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巩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
朝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前秦的建立者属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 )
A、鲜卑
B、羌族
C、氐族
D、匈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技取得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确立我国后世农历基本框架的是:( )
B、《大明历》
C、《太初历》
D、《石室星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女史箴图》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王羲之-书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女史箴图》
B、《兰亭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贾思勰——《伤寒杂病论》
B、张仲景——麻沸散
C、祖冲之——《齐民要术》
D、蔡伦——改进造纸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课堂上,同学们做了有关“三国故事”选项的游戏,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
B、张仲景
C、杜甫
D、曹雪芹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赤壁之战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 )
A、秦汉时
B、隋唐时
C、两宋时
D、明清时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

“他”是( )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今浙江的乌镇(下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 )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祖冲之
D、王羲之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大家喜爱的著名歌手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
A、雕塑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石窟艺术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北方人口南移的主要方向分三条线路,其中,中线移民进入到今( )
A、巴蜀地区
B、两广地区
C、两湖和江西
D、江浙地区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

世界上第一次把π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顾恺之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______》,他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称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1)“医圣”张仲景著有《______》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神医”华佗观察动物的活动姿态,创制了一套“______”用来锻炼身体。

(3)“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______的著作。

【答案】:
【解析】:
第20题【问答题】
指出下列材料中的错误,并给出理由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十套《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的历史节目,小敏很喜欢看,时不时在课后“品”起三国。

小敏说,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统一了国家,奠定了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

以上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理由: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综合探究:古往今来,梦想成真,是每个人毕生不倦的追求。

不同的是,政治家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梦想,普通人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梦想。

梦想可以不同,但都以成真为追求目标。

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符合时代潮流,还须有高瞻远瞩的智慧。

用自己的智慧,制定实现梦想的方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最终梦想成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

……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

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帝曰:“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材料一中,商鞅正确把握了战国时代的脉搏,在秦推行新法。

请结合所学说说商鞅推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始皇口中“天下初定”指的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说说秦始皇所述的是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
材料三和西汉实行的一项国策有密切关系,为实现“大一统”的梦想,汉武帝用自己的智慧,制定实现梦想的国策,使自己的梦想步步为营,不断向理想的彼岸迈进,你知道这是什么国策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项国策实行的影响。

北魏统治者根据时代发展和具体情境,调整策略,进行改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梦想。

请你指出材料四中的“正音”指什么?这次改革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结合以上的四则材料请你来说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努力?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毛泽东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

那么曹操的作为奠定了材料一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另外②③两个政权分别是什么?出现三国鼎立这种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是哪一次?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哪些?
【答案】:无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

这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你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对待?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计谋,请你说出几个来。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名称。

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答案】:无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

请说出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水利建设成就。

技术的改进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哪一耕作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西汉时期,我国开始种植很多新的农作物,如葡萄、胡桃等。

它们是经哪条道路传人内地的?
古人还非常善于总结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一部农书?该书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回答两点)
当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对此你可以提出哪些宝贵的建议?(回答两点)
【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