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3《惨烈的四年战事》word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选修3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备课人毕晓黎
教学目标:
课标: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一战的战场、战线及主要战役,一战的结果及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图示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萨拉热窝事件”片断,设问:这段影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热血青年就是普林西比(图片),但是他绝不会想到,他的行为引发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场世界大战。

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十项十分苛刻的条件,虽然塞尔维亚极力忍让表示接受大部分,奥匈还是以未接受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

大战由此爆发了。

讲授新课:设问:普林西比是战争的始作俑者么?萨拉热窝事件是不是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一节的内容,总结原因,指出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是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矛盾的具体表现,只是大战发生的导火线。

一、原因:
1、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5、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发生的原因: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列强纷纷插手扩张势力。

而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

(2)产生的影响: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刻意挑起战争,而打着泛斯拉夫主义旗号扩张的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法、德、英等欧洲大国则因各自盟国的关系参加战争,一战全面爆发。

二、经过:
1、开始: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大国纷纷加入。

2、相持:从马恩河到凡尔登的消耗战
(1)主战场及战线:欧洲成为主战场;形成了三条战线:英法对德的西线;俄国对德奥的东线;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南线。

(2)战争中心的转移:
①1914年,西线是中心,马恩河战役。

1905年德国早已制定了两线作战、速战速决的“施利芬计划”,施利芬当时是德军总参谋长。

计划的特点是右翼兵力占百分之九十,左翼只有百分之十的兵力,但在实际作战中当时的总参谋长毛奇不断修改计划,削减右翼兵力,使德军被动。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

由一战爆发起,德军成功地侵入比利时和法国东北,兵分两路攻入法国,但是在9月5日,法国第六军向进攻巴黎的德军反击,防止法国的首都被德军占领,法军还征用了600辆出租车向
前线运兵。

德军被迫在9月9日至13日撤退,实质上宣告德军的施里芬计划破产,从此转入堑壕战即阵地战。

②1915年东线是中心,德国想要先打败俄国,但俄国国土辽阔,短期内无法取胜,因此东线陷于僵持状态。

③1916年,西线再次成为中心。

两场重要战役,一是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惨重,接近一百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但是仍然没有一方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二是索姆河战役,这次战役中英军使用坦克,使德军一时惊慌失措。

这两年多来的消耗战,越来越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性,使战前人们的狂热心理逐渐被击得粉碎,各国都出现了反战的浪潮。

3、转折:美国参战,苏俄退出
(1)美军参战:出示威尔逊总统的图片和发言,让学生总结美国政策的变化。

威尔逊在大战爆发时宣布美国中立,使美国“免受痛苦与灾难”,参战时又说美国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说明美国由中立逐渐转变立场,最终对德宣战。

设问:美国为什么会改变政策?
原因: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利益将受到很大损失;②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形势有利于同盟国;③德国采取无限制潜水艇战,成为美国参战的契机。

作用:①美国参战大大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善了协约国的经济实力,使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协约国集团一方;②在美国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的阵营;
(2)苏俄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