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综合练习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综合练习岳麓版必修2
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士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2.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A.注重农时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4.“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棉纺织业
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6.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B.中国古代瓷器精品大部分出自官窑
C.唐朝时青花瓷、彩瓷大量行销海外 D.清朝时期生产的珐琅彩闻名中外
7.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A. 唐朝初期
B. 北宋晚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8.“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 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
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 D.宋代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9.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材料强调了
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10.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1.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
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
12.秦奋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

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13.学者贝尔·布尔让对某一时期英国的全部工业活动进行了如下分类。

这一时期应是(一)形同星云的无数家庭作坊(二)位置分散、但互有联系的工场
(三)集中的制造工场(四)拥有机器设备以及用水和蒸汽动力的制造厂A.13—14世纪B.14—17世纪C.15—18世纪D.19—20世纪14. 有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5.“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据此应给予正面评价的历史现象是
A.明清禁海政策
B.义和团运动
C.世界市场形成
D.斯大林模式
16.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 876年,《河流防污法》。

其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17.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铁路矿务局D.福州船政局18.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1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

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晚清政府的自救
B.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20.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
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1.有史学家指出:“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列史实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市场交易由官府直接篮管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纸币在商业活动中流通④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此观点的依据是
A.地理大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B.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各国联系
D.西葡殖民扩张,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23、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
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的发展趋于平衡
24、有人评价赫鲁晓大“是徘徊在新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5.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26.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

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征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27.1933年,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B.整顿银行C.实行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
28.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9. 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

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A.管理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
30.“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

”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1.结合下图,判断出现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3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34.2007年发生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在几个月之内殃及世界,酿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

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C.经济区域集团化影响世界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5.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

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1-5 DDCDA 6-10 CCABB 11-15 CDCCC 16-20 ABADD 21-25 CADDD 26—30 CCCBB 31—35 CBC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