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27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27例
摘要】目的: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3年
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跟骨粉碎性骨折27例,男性25例,女性2例,年龄21~54岁。

平均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

2例合并L2椎体压缩性骨折。

根据Sandes分型,Ⅱ型15足,Ⅲ18足,Ⅳ3足,手术均采用闭合复位跟骨外侧
改良“L”型切口,跟骨锁定钢板固定。

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无切口皮肤并发症,跟骨痛2例,骨折愈合3~6个月,平均4个月。

结论:经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术后并
发症少,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跟骨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089-02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骨折,多为高处坠落的轴向暴力所致,占全身骨
折的2%,约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大部分为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
骨骨折的75%[1]。

跟骨骨质以松质骨为主,采用普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移
位的关节内骨折常发生螺钉松动、脱出及关节面复位不满意等并发症,锁定加压
钛板在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组对跟骨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关节移位
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36足),男25(33足),女2例(3足),年龄21~54岁,
平均37岁。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5例,交通事故2例,右侧28足,左侧8足,均为闭合性骨折,2例合并L2椎体压缩性骨折。

根据Sandes分型,Ⅱ型15足,Ⅲ18足,Ⅳ3足,手术至受伤时间为3~7天,平均4天,术前摄跟骨轴侧位X
片及CT扫描。

1.2 治疗方法
复位与固定:本组在麻醉成功下闭合复位,采用2卷消毒绷带,紧贴跟骨内
外侧,用腹腔自动拉钩加压挤压跟骨,纠正跟骨横向移位,恢复cissane角,同
时跟骨结节处纵向穿入一枚斯氏针向下牵引,恢复Bohler角,横向挤压跟骨,恢
复跟骨其宽度及后足外翻3°~5°,负重轴线,沿跟骨轴向穿入一枚斯氏针,恢复
其跟骨高度,将斯氏针穿入距骨临时固定,距下关节骨缺损处以自体松质骨或人
工骨植入,C臂X线透视跟骨轴侧位片,观察骨折对位对线及关节面平整恢复情
况良好。

1.3 手术方法
采用跟骨外侧改良切口[2],切口起于外踝上3cm,跟线前缘到第五跖骨基底
部近侧1cm,将横向部分移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水平上方1cm处,纵形切
口避免损伤腓肠神经,转折处切口圆滑,横向切口部分注意腓骨长短肌腱,将皮
肤连同平皮下组织一次性切开达骨膜,紧贴跟骨外侧壁,右下向上钝性剥离皮瓣,显露至跟距关节前方并用3枚直径2.0cm克氏针从全层皮瓣下方钻入腓骨头、距
骨及骰骨,向上折弯克氏针,将皮肤掀起固定,充分显露跟距关节、跟骰关节,
跟骨外侧壁及后关节面,将跟骨锁定钢板平放跟骨外侧固定,冲洗后间断缝合皮肤,留置皮片引流,加压包扎。

1.4 术后处理
术后踝关节中立位高分子夹板固定,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水平,放置引流于
术后48小时拔除,术后二周或伤口愈合后开始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三周拆线,术后三个月根据X摄片显示骨折有骨小梁通过后开始逐渐负重行走。

1.5 效果评价
按照Mang 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足功能进行评估[3],其中疼痛45
分,功能评价40分,外观和活动分别为10分和5分,≥9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一般,<50分为差。

2.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

术后切口均1级愈合。

2例术后一年左右出现行走时跟骨疼痛,无骨髓炎、腓肠神经损伤骨折不愈。

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个月。

3.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前对跟骨骨折的治疗趋向于以手术治疗为主,特别是跟骨移位的关机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已逐渐成为共识[4],治疗跟骨骨折是应在软组织肿胀明
显消退皮肤出现皱纹皮纹征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伤后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挛缩,骨折端纤维肉芽组织生长,超过10天后进行手术将大大增加哆开感染及骨
折复位难度增大。

本组病例均在3~7天内进行手术,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哆开。

3.2 复位的技巧
Bahler角度恢复与否是评价跟骨骨折复位效果的重要指标,跟骨骨折复位需
要重建跟骨形态,恢复跟骨的宽、高度,恢复距下、距后关节和跟骰关节面平整,恢复跟骨轴位力线。

本组病例术中采用2卷消毒绷带,紧贴跟骨内外侧,用腹腔
自动拉钩加压挤压跟骨,纠正跟骨横向移位,恢复cissane角,同时跟骨结节处
纵向穿入一枚斯氏针向下牵引,应绷带柔软,接触面大,腹腔自动拉钩挤压力量
均匀,减少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恢复了跟骨的横向移位、宽、高度。

再沿跟骨纵
轴穿入一枚斯氏针进行撬拔,恢复并固定于距骨,经C臂X线透视跟骨轴侧位片Cissanr角和Bahles角均恢复。

再切开皮肤进行内固定治疗,缩短了手术时间。

3.3 手术入路的选择
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野显露及内固定效果至关重要,选择手术入路的原则是
将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降至最低以保护血运使骨折获得良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
固定。

如果用经典“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固定效果好,但软组织损伤大,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早期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疗效[5]。

本组采
用跟骨外侧改良“L”行切口,并用三枚直径2.0cm克氏针分别固定于腓骨头、距骨
及骰骨,向上折弯克氏针,将皮肤掀起固定,充分显露跟距关节、跟骰关节,跟
骨外侧壁及后关节面的骨折块,避免使用拉钩牵拉皮肤过度,发生皮肤坏死可能。

本组病理无一例皮肤坏死。

3.4 内固定器材的选择
内固定的选择应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

治疗跟骨骨折时主要根据软组织损伤
的情况选择固定器械,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尤其是塌陷性骨折。

本组均采用跟骨锁
定钛板治疗跟骨骨折,它不仅具有加压、保护、桥接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其他钛
板不能达到的角稳定性及拉拨能力,螺钉贴在下面的锥形螺纹与钛板孔上的对应
螺纹吻合,可使螺钉与钛板、及骨骼有效的固定在一起,它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
容性,切口局部组织反应小,并具有良好的塑形,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及功能锻
炼[6]。

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及拔钉现象。

跟骨粉碎性骨折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型切口,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有利于骨折
早期愈合和功能锻炼,早期不易发生切口感染、哆开及皮肤坏死,晚期未发现骨
不连及钢板断裂拔钉现象,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是一个有效的治疗
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明建,王志杰,邹云雯,等.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
31(4):335-338.
[2]阿良,陈宾,赵忠海,等.跟骨骨折外侧延长切口不愈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矫形外
科杂志,2008,16(22):1749-1751.
[3]董玉金,童致虹,陈铁慧,等.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4):315-319.
[4]校佰平,李明,王邦荣,等.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骨伤,2009,22(12):897-898.
[5]张伟良,马晓.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不良原因分析[J].中国骨伤,2008,21
(8):589-590.
[6]俞光荣,燕晓宇.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134-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