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48 分)
1. 战国后期,秦国建筑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到现在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达成,主假如由于
A.公田制度渐渐完美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畅达
D.国家组织能力强盛
2.西汉早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华;此后董仲舒的儒家学说
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样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表现这类特色的主要要素是
A.王国权力强盛
B.百花怒放场面的持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3.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冷静,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
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荣华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表现的要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4. 研究表示,明朝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朝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示清朝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天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显然废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钱币
5.1898 年,一份英文报纸报导: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此刻正保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
风趣剧,一到适合的时候,便公然宣告他的死讯”。
这则报导能够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遇到社会宽泛支持
B.清政府增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找寻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成变法活动
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
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全部权更改极为屡次
B.农业生产收益不足挂齿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广泛
7.19 世纪六七十年月,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公司的做法,在通商口
岸较为流行。
这一做法
A.致使民间设厂热潮场面的出现
B.有益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场面
8. 1916 年 1 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品高,斯国家之人品亦高。
个
人之权稳固,斯国家之权亦稳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
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评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流传马克思主义
9. 20 世纪 30 年月中期,《新中华》载文:“此刻你随意拉住一个稍稍留意中国经济问题的
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怎样,他就绝不踌躇地回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 这能够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知趣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快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惹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获得流传
10.图 4 是 1953 年创作的年画。
该作品
图 4《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述了农民参加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表现了“双百”目标倡议的创作精神
D.倡议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11. 16 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独一的领袖。
17 世纪六七十年月,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告推行宗教自由,重申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旨
在
A.促使崇奉自由B.稳固君主立宪
C.增强专制统治D.落实《权益法案》
12.恩格斯在评论某一文学艺术派别时说:“除细节的真切外,还要真切地再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派别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候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13. 1947~1948 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对饥荒,美国政府拒绝供给救援,由于有人指
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应出
A.三权分立系统存在重要缺点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争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涉增强
14. 20 世纪 70 年月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匀增添率由 2.6%降落到 1.3%,物价上涨了 1 倍。
1981 年,密特朗到任总统后,推行包含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降落
C.推动了通货收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15.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凡是致富,而好人常常贫困;可是,我们不肯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产互换,由于道德是永久存在的,而财产每日在改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益同等
C.抨击贫富差异
D.拥有人文精神
16.1847 年 6月,正义者联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联盟,以“全球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
号取代“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联盟的目的是:“经过流传财产公有的理论并赶快地求
其实现,令人类获得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联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出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17.传统看法以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起源地,是由于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
件;此后有研究者以为,其主要原由是英国成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
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要素。
据此可知,对于工业革命第一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看法
B.跟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18.图 8反应了 1945~1975年间联合国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状况,这表示
A.第三世界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增添
C.世界易范明大
D.地区化的加
19. 1989 年,《真谛》表文章:“假如在早期我基本上指的不过正社会体制的部分歪曲象,不过完
善去几十年形成的、已完整定型的制度的那么,在我,必根本改造我的整个社会大厦:从基到上建筑。
” 表示戈巴夫改革()
A.全否认的社会制度
B.追求成立社会主市
C.全否认了划系统
D.全面促了社会主建
20.日本国NHK台、邦德国国路都是本主国家国企或公司,它反应了二后本主公民的展。
合所学知,我能够得出二后本主
展的哪一主要特色()
A.本主国家加公民的鼎力干
B.本主国家全面行国有化,成立国
C.本主国家大政府开销,社会生
D.本主国家开始重限制私有企的展
21.《欧洲史》中:“⋯⋯ 梭治者与被治者之有契,即‘社会契’,如果治者不执行任,被治者就有契已被除,他就不用忠和听从
治者。
”由此可,梭主()
A.三分立B.开通制
C.君主立D.恪守公共意志
22. 1876 年城世博会浩大开幕,是美国初次世界博会。
在次展会上,美国要
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工国家的兴起,明它已走出欧洲工国的暗影。
能明当
美国成新工国家、走出欧洲工国暗影的最新展品是()
A.机床B.机C.汽D.
23.工革命前,英国井里使用蒸汽筒抽水。
1765年,维修筒的瓦特了然一种
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助下,于改制成“全能蒸汽机”,并宽泛使用到工域。
程表示,第一次工革命期生域的主要明造()
A.源自于践B.依于科学理的打破
C.取决于金保障D.受益于各宽泛参加
24. 1898 1908 年,法国流行野主画,派画家了非洲及大洋洲雕琢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介加索。
而加索改造了原始并用其摧了古典画。
反应出()
A.返璞真是代的追求
B.代画派拥有共同源
C.代主有反理性的特色
D.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二.资料(共 3 小)
25.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 25分)
中国基社会治理史悠长。
改革开放此后,村民自治成中国万民的大造。
资料一
宋朝一些地方行制度,其功能主假如善,拟订行道德教化,并成立民和有关的制度。
明清期,宣“圣”成最重要的内容。
当,由地
方官吏宽泛推行制度,立,每个月招集百姓宣、教化。
康熙九年布了必宣的《上十六条》,
内容包含“重桑以足衣食” “ 子弟以禁非”等。
——据开道《中国制度》等
资料二、
清末,人“地方自治者,今世界立国之基⋯⋯于救亡之事,至切要”。
1909年,清政府布《城地
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概按行政区区分城和两,立事会决机关,由民互充当。
——据海主《中国近代通史》
资料三
20世 80年月后,村民自治快速展,到1997年末,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会的村干
部由村民直接生,大多半村有90%以上的民参加了。
1998 年布了《中人
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乡村基层社会的民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依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到明清期间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踊跃作用。
( 12分)
(2)依据资料二并联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 9分)
(3)依据资料三并联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4分)
26.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 12分)
资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版于 1719 年,此中很多情节反应了世界近
代早期的重要历史现象。
小说梗概以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盼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创办了栽种园,
看到当地缺乏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
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栽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竟然“过得很富饶”。
宗教崇奉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他人的帮助和教育下,经过自
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
此后,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 ,岛上居民也有所增添,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归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联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应的近代早期重要
历史现象,并概括和评论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求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
现象的概括和评论正确全面。
)
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 15 分)
资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同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
占绝大多半。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深重,多次采纳举措
进行改革,最后以30 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
很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
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衰败,生活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 年,明治维新的元勋西乡隆盛在多半士族的拥护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反叛,对政府组成严重威迫。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8 个月,以政府的成功而结束。
武士阶级渐渐消
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先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
由。
(8 分)
(2)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7 分)
河北辛集中学2017 级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答案
一.客观题
1-5 DCBCD 6-10 CBBDD 11-15 CCBAD 16-20 ABAAA
21-24 DDAD
二.主观题
25.(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添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觉建
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建立。
踊跃作用 : 有益于保护社会次序,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有益于发展生产,促使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流传。
(2)内忧外祸;西方民主思想流传;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系统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
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6.略
27.( 1)作用:先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挡反对权力。
原由:先期: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菲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涉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撤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计困难。
(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固;有益于改革的推动;有益于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