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多热源并网供热项目建议书(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热节能 及蓄热调 中益能 峰扩容技 术
技术篇
9
“求同存异”建立我们的竞争壁垒
■ 中益能的技术优势 • 中益能的蓄热技术已经在石家庄和包头的城市移动供热项目上得到验证 • 中益能的系统集成能力在包钢余热利用项目规划上也得到了发挥,解决了钢铁行业低 品位工业余热的回收和稳定供暖存在几大技术问题,包括稳定性、结垢、堵塞、腐蚀、 磨损。 ■ 技术竞争、合作 • 蓄热节能在供热领域与热泵、调峰扩容等技术有很好的互补性,不同技术流派之间通 过蓄能技术链接优化,开拓了较大合作空间 • 相变蓄热技术在供热体系中的定位,通过城市供热项目联合规划设计将其他技术(吸 收式热泵技术、压缩式热泵技术)整合到中益能的综合节能解决方案中,实现合作共 赢。 ■ 技术实施、推广 • 如果将中益能的城市综合节能方案落地实施,需要多个一级EPC厂商和不断培养优秀的 供热运营管理队伍。 ■ 竞争壁垒 • 与其他已经拥有运营经验的公司相比(盾安、清华同方等),中益能在运营经验方面 需要快速追赶、建立竞争壁垒。
国内外余热利用对比 (回收率 %)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利用现状 (回收率 %) 以钢铁为例,我国低温余热 回收程度极低(低于1%)
火电机组排汽循环冷却低温余热资源规模最大、稳定性最佳
2014/9/22
行业篇
3
治理大气污染要求各地政府严格淘汰小型燃煤锅炉 为清洁能源比如低品质工业余热、太阳能、水(地)热能使用提供了契机
主要风险
2014/9/22
模式篇
7
中益能合作平台打造 “绿色多热源互联”集中与移动综合供热模式
模式篇
8
目前用于余热回收和热网升级的主要有螺杆膨胀机、吸收式热泵、相变蓄热三种技术 在技术原理及盈利模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前两种常规技术已在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
当前城市供热的绿色升级正处于“圈地”阶段,竞争尚不激烈,有实力的企业正在以BOT或者EMC方式战略切入
绿色多热源并网供热集成 技术逐步得到验证和推广
①价格管制而成本波动: 传统模式,下游取暖费政府定 价,上游煤价市场化,盈利能 力受挤压,长期依赖政府补贴 ②国有体制的弊端: 大部分传统供热企业都隶属国 资体系,体制的弊端进一步制 约了供热效率、运营效率和盈 利能力 ③热源与热网的分离: 拥有热网的供热公司缺乏替换 低成本清洁热源的技术和动力
当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以煤炭为热源的供热区域超过80%
未来我国将形成热电联产为主,多种清洁能源并网,调峰锅炉房为辅的集中供热局面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大城市居民采暖除有条件采用可再生能源外基本实 行集中供热,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背压式热电或集中供热改造,提高热 电联产在集中供热中的比重
创新供热模式—利用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进行多热源并网绿色供热 一方面,热源成本和供热能耗的降低改善了传统模式的经济性; 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也满足了政府对于节能环保要求
2014/9/22 行业篇 2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余热尤其是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程度低
中国低品质工业余废热和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但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 绝大部分60-120度的余热都排掉了,回收利用在城市供热行业的空间很大。
1、专业化设备制造商 2、双良、清华同方等 同类节能机构 3、专业化设计院
1、建立10人以上 专业项目经理队伍 2、多家专业施工 队伍 3、合格供应商 4、建立质量体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关系
1、以现有项目积 累经验。 2、向热力公司挖 掘人力资源 3、建立运营质量 管理体系
1、已有移动供热 运营经验和队伍 2、与包头热力、 北京博创家和建 立人力合作关系
EPC
华源泰盟、开山股份 无需初始投资,一般在 1-2年内结算 向项目的投资方收取总 包建设费用
设备销售
华源泰盟、开山股份 无需初始投资,当即 结算 向项目的投资方或总 包方获得设备盈利
初始投资
收益来源 项目回报期 合作方
热源企业、设备商、规 划设计院、工程建设方
EPC总包商、设备零 部件采购商
主要优势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 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实施细则》
“十二五”时期形成7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要求2015 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部淘汰每小 时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2017 年淘汰35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或集中供热
《李克强总理 政府工作报告》
竞争对手
1、分散的送热水车队伍。 2、盾安、清华同方、中 节能 3、各地供热公司 4、5大电力公司设立的节 能公司
核心SWOT分析
S:中益能技术团队规划 的城市整体能源综合利 用解决方案具备前瞻性; 中益能顾问团队对供热 行业经验丰富; W:目前缺乏实际项 目经验支撑;团队 (市场开拓、系统集 成、项目建设及运 营)需要快速搭建 O:目前工业余热整 体利用率较低、市场 空间广阔; T:多类竞争对手参 与竞争:电力集团具 备市场开拓优势(涉 及民生,政府更加放 心),民营力量竞争 对手已经,实现部分 区域的项目拓展运 营,未来在跑马圈地 进程中将面临竞争
包头环保局局长访谈
2014/9/22
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 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深入实施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
2年内关闭包头市全部燃煤锅炉,用绿色多热源集中供热网替代
行业篇 4
我国城市供热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以当地政府热力公司为主,潜在参与者借助 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契机切入城市供热,并积极争夺工业余热“出口”
中益能“绿色多热源并网供热”项目建议书
绿色多热源并网供热(技术集成)拥有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
区域燃料锅炉供热的持续 经济性受到挑战 持续增长的供热缺口严 格的节能环保要求为绿 色供热升级提供契机
①供热缺口存在: 过去几年城市供热基础设施投 资明显滞后于房地产开发,供 热管网不完善、热源不足,使 得城市集中供热能力不足,为 绿色多热源并网供热集成技术 提供了刚性需求。 ②环保节能要求: 环保节能政策要求各地政府严 格淘汰小型燃煤锅炉,为工业 余废热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 提供了契机 ③供热经济性要求: 一次能源价格上涨为供热采用 工业余废热和可再生能源提供 市场条件
2014922行业篇利用低温余热进行城市集中供热能够满足产业链各方诉求目前在商业模式层面已具备推广条件模式篇bot直接供热emc卖热epc设备销售市场中现有的商业模式包括botemcepc设备销售几大类代表企业盾安环境中节能华源泰盟开山股份华源泰盟开山股份初始投资投资金额高除设备投资外可能还需要新建城区一级管网投资投资金额较高主要为设备投资可利用现有城区一级管网资源无需初始投资一般在12年内结算无需初始投资当即结算收益来源直接面向用户收取供暖费接口费通过与热源企业分成和向热力公司出售热量向项目的投资方收取总包建设费用向项目的投资方或总包方获得设备盈利项目回报期5年左右510年政府热源企业用户epc总包商热力公司热源企业epc总包商热源企业设备商规划设计院工程建设方epc总包商设备零部件采购商主要优势长期稳定现金流一般30年有竞争壁垒绑定热源企业掌握管网资源长期稳定现金流一般20年避免向终端用户收费的风险初始投资金额需求较小能够较快地进行跨地域复制初始投资金额需求较小能够较快地进行跨地域复制主要风险用户收费端风险热源企业搬迁限产风险热力公司拖欠费用风险热源企业搬迁限产风险盈利水平存在波动
长期稳定现金流(一般 长期稳定现金流(一般20 初始投资金额需求较小, 初始投资金额需求较 30年)有竞争壁垒,绑定 年),避免向终端用户收 能够较快地进行跨地域 小,能够较快地进行 热源企业、掌握管网资源 费的风险 复制 跨地域复制 用户收费端风险、热源 企业搬迁/限产风险 盈利水平存在波动; 热力公司拖欠费用风险、 盈利水平存在波动; 热源企业搬迁/限产风险 行业告别高速增长期后, 行业告别高速增长期 后,市场空间萎缩 市场空间萎缩
保险合同
项目建设 工程规划 施工设计 核心设备生产 其他设备采购 安装调试 验收交接 项目运营 余热用户开发

余热采集、储存、配送和供应
设备造作、维护、大修、升级、改 造、替换 委托收款
战略篇

▲ ◎ ● ●
14
战略篇
15
战略篇
16
从热源分布角度:未来我国将形成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暖局面 从参与主体角度:借助余热资源和资金优势,未来热电联产企业将直接进入城市供热运营;
2014/9/22
行业篇
5
利用低温余热进行城市集中供热能够满足产业链各方诉求 目前在商业模式层面已具备推广条件
模式篇
6
市场中现有的商业模式包括BOT、EMC、EPC、设备销售几大类
技术路线 代表企业 盈利模式 主要适用温度 运行持续稳定性 技术经济性和回收期 业务拓展情况
螺杆膨胀 开山股份 机
发电——利用工业企业的中 主要利用100-200度 能够基于余热产生 以设备制造为 量进行自动发电调 低温余热进行发电,将发电 的蒸汽,最低能利 基于热源的温度存在一定差 主,EMC模式为 整,但无法对间歇 异 150 度蒸汽:2-3年, 100 度 辅 , 预 计 1 4 年 重新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运 用72度的低温余热 性热源进行存储, 以下蒸汽:4-5年 设备订单8-10亿 营,节约其外购电费成本, 发电,但经济性一 无法实现发电的调 元 获得经济性 般 峰功能
1、项目所在地热力 公司
战略篇
12
平台目标下的战略路径
战略篇
13
项目不同阶段相关方配合
阶段 项目研发 工作内容 政府特许权合同 项目公司股东协议 余热采集合同(热源端) 项目融资合同 EPC合同 运营合同 投资平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规划设计院 ◎ 设备生产平台 运营平台 ▲
供暖 —— 利用汽轮机打孔抽 利用两部分蒸汽: 通过多台热泵实现 气直接换热和利用热泵技术, EMC方式投资,静态投资回 以 B O T 为 主 , 用150度以上的抽汽 吸收式热 汽轮机冷凝余热回 通过抽气将30-40度的低温循 30-40 驱动热泵将 度 盾安环境 收期大约是4-5年,IRR一般 EMC为辅,在手 环冷却水提高到 60 度以上释 泵 收,通过抽汽换热 的低温水升温后供 订单约60亿元 大于20% 放热量,用于集中供暖,替 调峰 热 代燃煤锅炉 EMC方式进行余热回收和调峰 目 前 利 用 移 动 供暖、供生活热水 —— 将工 由 于 相 变 蓄 热 介 质 相变蓄热介质本身 扩容,通过回收钢铁、电力、 供热回收余废 业企业的中低温蒸汽进行回 的 物 理 特 性 , 需 要 具备储能技术,能 化工行业余废热替代供热锅 热 替 代 锅 炉 供 收存储,利用蓄热材质的相 80 度以上的热能, 够实现间断性、波 炉,投资回收期一般低于3 年, 应生活热水和 变特性,存储和释放热量, 供水温度稳定在 75- 动性、太阳能等低 IRR 20% 长期运行 大于 。移动 应 急 供 暖 项 目 实现用工业余废热替代锅炉 80 度,低温余热需 品质热能存储利用, 供热采用租赁方式:视热源 已 覆 盖 多 个 城 进行集中供暖、生活热水, 通 过热 泵回 收升 温 具有蓄热调峰扩容 的距离和管网情况而定,一 市 , 已 逐 渐 形 应急保障供热 后蓄能 功能 般IRR高于20% 成行业
1、与政府沟通、 协调能力。 2、一流法务合同 3、钢铁、电力、 化工行业开拓热源 4、供热市场1亿平 米 1、联合多行业设 计院提供规划设 计。 2、 3年内获综合 甲级资质
现状
1、移动供热10个 城市运行 2、钢铁行业低品 质余废热回收利用 示范工程(包钢) 3、有意向城市绿 色供热5个 拥有利用多行业工 业余废热、污水源、 太阳能等,解决85 度以下用热需求相 关技术和大温差及 蓄热调峰扩容等关 键技术 1、已与中冶建立 互信施工框架 2、已与部分设计 院建立工程监理关 系 3、项目经理不足
①工业余热回收: 中高温余热回收在我国水泥、 钢铁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余热资源利用正进入低温时代。 ②低温余热回收技术: 螺杆膨胀机、吸收式热泵、蓄 热技术等多项新型技术已逐步 成熟,用于供热的经济性也持 续提高。其中: 吸收式热泵和蓄热技术已在包 头、太原、银川等城市供热领 域有运营项目,水源热泵则利 用地热和污水源进行区域供热 和供冷、城市生活热水
技术篇
10
广阔市场及行业格局背景下,中益能平台战略目标
成为一家“专业的城市绿色能源供热方案总包商”
核心竞争力
市 场 开 拓 能 力
规 划 设 计 能 力
项 目 管 理 能 力
运 营 管 理 能 力
战略篇
11
中益能平台核心竞争力分析
目标
市 场 开 拓 能 力 规 划 设 计 能 力 项 目 管 理 能 力 运 营 管 理 能 力
BOT/直接供热
代表企业 盾安环境 投资金额高,除设备投 资外,可能还需要新建 城区一级管网投资 直接面向用户收取供暖 费、接口费 5年左右 政府、热源企业、用户 EPC总包商
EMC/卖热
中节能 投资金额较高,主要为 设备投资、可利用现有 城区一级管网资源 通过与热源企业分成和 向热力公司出售热量 5-10年 热力公司、热源企业、 EPC总包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