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三中20 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2.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它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在有云的夜晚,我们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A.月亮B.地面C.云D.星
3.从第3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
A.1s B.2s C.3s D.4s
4.皮球从3m高处竖直下落,又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4m B.3m、1m C.3m、2m D.4m、2m
5.一辆汽车向东行驶了30km,又向西行驶了40km,则汽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是()A.70km,向东B.70km,向西C.10km,向东D.10km,向西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7.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由此可知()
A.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B.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
C.a与△v成正比D.a与△t成反比
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9.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2日19点30分,中国选手劳义在广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10秒24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历史上首次获得亚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劳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00米中的()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10.如图为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A.A出发时间比B早5s
B.15s末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10s末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D.1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m
二.双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B.时间C.路程D.加速度
1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它的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却可能增加
B.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就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不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D.在市区对汽车限速,不得超过60km/h,这是指平均速度
14.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 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位移相同
B.三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
C.A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物体平均速度最小
D.A物体通过的路程最大,B、C通过的路程相等
三.实验题(本题共1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用手拉动纸带,所得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则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填“较大”或“较小”).
16.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一个质点在x轴上做单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1 23 456 7 8 9
x/m 24 68 8812 172024
求(1)质点在前5s内的位移;
(2)质点在第6s内的路程.
18.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 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19.某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5m/s均匀增加到25m/s.
(1)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如果此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又均匀减为零,求这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旋转可言了,所以A错误.
B、研究车轮的转动是,不能把车轮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转动可言了,所以B错误.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把运动员看成质点的话,也就不会翻转了,所以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它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在有云的夜晚,我们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A.月亮B.地面C.云D.星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考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答:解:参考系是研究运动时来当作参考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抬头望明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为云.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运动的相对性和参考系的选择问题.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
3.从第3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
A.1s B.2s C.3s D.4s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理解时间坐标轴中各点及各段的名称,即可正确找出所对应的时间.
解答:解:3s初是指2s这一时刻;而4s末是指4s这一时刻;故从第3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2s的时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坐标轴的认识,要明确各点及各段的正确称呼.
4.皮球从3m高处竖直下落,又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4m B.3m、1m C.3m、2m D.4m、2m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
解答:解:由题,皮球运动的起点距地面3m,终点距地面1m,则皮球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3m﹣1m=2m.皮球通过的路程S=3m+1m=4m.
故选:D.
点评:位移大小等于起点与终点直线距离,关键确定物体的初位置与末位置.简单问题,不应出错.
5.一辆汽车向东行驶了30km,又向西行驶了40km,则汽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是()A.70km,向东B.70km,向西C.10km,向东D.10km,向西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解答:解:一辆汽车向东行驶了30km,又向西行驶了40km,则汽车位移的大小x=30﹣40=﹣10km,负号表示向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考点:速度.
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即为速度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 错误;
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
C、位移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而速度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所以不相同,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大小均不改变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注意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是矢量.7.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由此可知()
A.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B.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
C.a与△v成正比D.a与△t成反比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的定义采用比值法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数学知识分析a的方向与△v的方向,分析时抓住时间是标量,没有方向.
解答:解:A、B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时间△t是标量,没有方向,a与△v都是矢
量,根据数学知识可知a与△v的符号相同,而矢量的符号表示方向,所以a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B错误.
C、D加速度的定义式a=采用比值法定义,定义出的a与△v、△t无关,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对于物理公式可借助数学知识来理解其意义,本题关键要掌握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总位移一定,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列式求解出总时间和总位移的表达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总时间一定,设总位移为2x,则前段位移所用时间,
后一段位移的时间为
由==km/h=40km/h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平均速度表示对应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一定要明确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对应,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不同.
9.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2日19点30分,中国选手劳义在广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10秒24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历史上首次获得亚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劳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00米中的()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00m比赛是在相同的位移内比时间,也就是比较平均速度.
解答:解:100m比赛是在相同的位移内比时间,时间短的胜,即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相同位移内比时间,实际上比较的是平均速度.
10.如图为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A.A出发时间比B早5s
B.15s末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10s末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D.1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的大小,直接读出物体出发时间的关系.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比较位移关系.两图线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解答:解:A、由图看出,A出发时间比B迟5s.故A错误.
BD、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可知,图象与t轴所围得面积表示位移,所以15s内A的位移为x A==100m,B的位移x B=10×15=150m,所以15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
大50m,故BD错误;
C、10s末,A的速度为10m/s,B的速度为10m/s,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速度图象问题,主要抓住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交点表示速度相等数学意义来分析理解.
二.双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B.时间C.路程D.加速度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解:AD、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D正确.
BC、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路程、时间都是标量.故BC错误.
故选:AD.
点评:矢量与标量明显的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基础题.
1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它的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却可能增加
B.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就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不变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
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答:解:A、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A正确;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变化的时间,故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以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D.在市区对汽车限速,不得超过60km/h,这是指平均速度
考点:平均速度;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
解答:解: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不能说成路程就是位移,因为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A错误.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x=.故B正确.
C、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轮船的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限速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路程与位移的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以及掌握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
14.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 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位移相同
B.三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
C.A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物体平均速度最小
D.A物体通过的路程最大,B、C通过的路程相等
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物体通过的位移等于纵坐标s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解答:解:
A、由图可知,t0时刻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故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三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C错误;
B、由图象知A通过的路程最大,B路程最小,故B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要理解掌握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率不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1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交流(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用手拉动纸带,所得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则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较小(填“较大”或“较小”).
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原理,能通过纸带分析纸带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交流电源.
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用手拉动纸带,所得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则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故答案为:交流;较小
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16.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专题:实验题.
分析:纸带实验中,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可以通过刻度尺测出位移,建立坐标系即可知道位置,可以用平均速度描述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比较相等时间内位移大小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解答:解:A、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2秒,位移可以通过纸带测量出来,故A正确;
B、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描述,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即可求出,故B正确;
C、在某些时刻的速度即为瞬时速度,无法确定,故C错误;
D、若距离相等,则为匀速;不等,则非匀速;越来越大,则加速…等等,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纸带实验的相关知识,知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可以通过刻度尺测出位移,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一个质点在x轴上做单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1 23 456 7 8 9
x/m 24 68 8812 172024
求(1)质点在前5s内的位移;
(2)质点在第6s内的路程.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解:(1)0时刻位置坐标为:X1=2m,5s坐标为X2=8m,所以前5s内的位移:△X=X2﹣X1=6m
(2)第5s末的坐标:X3=12m,第6s末坐标:X4=16m,第6s内的位移:△X′=X4﹣X3=4m,由于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路程也为4m.
答:(1)质点在前5s内的位移为6m;
(2)质点在第6s内的路程为4m.
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要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的不同.
18.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
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分别求出汽车最初2s内和4s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
4s内的平均速度.
答: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12.5m/s、15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19.某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5m/s均匀增加到25m/s.
(1)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如果此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又均匀减为零,求这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1)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有v0=5m/s,v t=25m/s,t=10s,
则a=.
a为正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2)对于刹车阶段:v0=25m/s,v t=0,t=2s,
则,
a′为负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答:(1)汽车在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这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12.5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