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材料扶贫经验交流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材料扶贫经验交流材料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篇一
近三年以来,某某乡严格按照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苏区振兴发展的头等
大事真正落到了实处,采取产业大户带产业小户、产业强户带产业弱户等
办法,推动产业扶贫,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户为核心,扎实有序推进扶贫
开发工作,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先进典型事迹如下:后来,在某某某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精准到户的扶贫开发政策下,对王春盛家的养殖蜜蜂产业进行扶持。

该户目前的蜜蜂养殖规模近
60箱,每箱蜜蜂的蜂蜜年产量约50斤,每斤蜂蜜的单价约25元,除去
每箱蜜蜂的成本120元,年产值大约6.78万元。

就单单养殖蜂蜜这一项
就已经让他脱贫致富了,到2022年底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家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家用电器也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私家车
也买了。

目前,垄下村的养蜂规模发展迅速,全村养殖蜜蜂近600箱。

王某某
还成立了养殖蜜蜂协会1个,带领农户20多户,60多人进行养蜂致富。

这20多户有的已经脱贫致富了,有的正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像这样能
扶持的产业我乡还有油茶、黄花梨。

我们相信在某某乡党委、政府的扶持
下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某某的产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精准扶贫政策下
涌现的典型事迹也会越来越多。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篇二
某某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

近年来,我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
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加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使全镇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12个市级贫困村。

在市委组织部定点帮扶和全市“千村脱贫工程”的带动下,截止目前已有某某、某某、某某3村接受并通过了市级整村脱贫村验收,新启动的某某等4村正在全面建设中,并于2022年启动某某等5村整村脱贫工程,规划于2022年全面完成12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任务。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促使农户脱贫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小组,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制定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帮扶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镇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与贫困农户结对定点帮扶。

(二)加大扶贫培训力度促进农户致富
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培训内容紧贴生产实际,突出基本技能和先进实用技术,注重培训效果;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基本实现了输得出,稳得住,逐步脱贫致富目标。

(三)实施易地扶贫工程改善农户条件
严格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坚决执行“责任到户、搬迁到人”的运行机制,建成了两个集中安置点。

特别是某某坪的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农家庄园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
山避暑圣地。

很好的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结合万元增收工程增加农户收入
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主动积极引导农户结合自身实际,找好增收
门路,制定发展路子;采取发展大户,带动小户,户户联合、共同发展等
方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取长补短;让农户了解政策、吃透政策,不
花冤枉钱,不走冤枉路,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户收入。

在市委组织部的有力帮扶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扶贫办
的正确指导下,某某镇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我们也充分的认识到
扶贫形势依然严峻,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镇会在
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措施,攻坚克难,扎实走好每一步,奋力跨过
每道坎,将扶贫工作纵深推进,确保扶贫工作任务的圆满实现。

谢谢大家!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篇三
几年来,扶贫工作队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抢抓机遇,积极投
身于某某某某的脱贫致富,专注于某某某某的繁荣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
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发展之路。

一、扶贫之花结硕果
自某某某某集团定点帮扶某某某某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夯实基础工程,顺势
推进产业发展,某某某某村发生了可喜变化,正沿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向前
迈进。

生态文明村庄建成。

某某某某村在某某某某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实干苦干建设美好家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以“治脏,
治乱,治差,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改圈”为目标,大力实施“美化,净化”工程,着力打造“秀美村庄”。

几年来,清路障12公里,清沟渠
淤泥3000米,建沼气池10座,安装52台多功能节柴热水灶,改水7个、改厨60间、改栏40间、改厕65间;完成115户“穿衣戴帽”的农房改造
工程;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使某某某某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村庄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

某某某某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省巾帼
文明示范村和市、县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一个富裕、文明、幸福、祥
和的新某某某某正在映入世人的眼帘。

二、成功经验
深入剖析某某某某集团帮扶某某某某村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用“四
个一”来总结。

建强一个好班子——引领发展。

“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
键看干部。

”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

一直以来,扶贫工作
队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
配合下,把责任心、工作和带头能力强的人选入村支两委,并每年培养年
轻党员和后备干部;同时,注重干部的培训,每年采取以会代训、选派和
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游步道与农家乐建设经验,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增强致富能力。

几年来,在某某某某集团工作队的
帮扶下,某某某某村村支两委先后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大户农户”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同时,利用某某某某
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茶叶和农家乐产业,支部书记符星艳、支部委员符星龙带头发展农家乐,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农家乐增至6家;村主任吴显本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带动群众种茶,增加茶农收入;村妇女主任积极养蜂,蜂群达45箱,年增收2万余元;村委会委员、养蜂大户张忠美被称为“采花大盗”,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某某某某村发展养蜂户25户,仅蜂蜜就增收40万元以上。

今年,村支部委员符星龙和新吸收进来年轻干部孟晖借助生态旅游的东风,分别组建了某某某某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某某某某农产品开发公司,破解了村民产销难题,为群众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目前,某某某某村的村支两委干部个个有产业,人人都是致富带头人。

筑牢一个好基础——打好底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

扶贫工作队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村情,立足长远,实施了“五通”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某某某某村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一是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衔接,修桥铺路改善行路难问题。

先后完成洪千公路改造、消防通道建设、洪水坪滚水坝和37公里长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整修以及危桥改造。

二是积极与部门协调,解决水电难题。

争取电力部门投资,完成全村10个村民小组170户农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

同时实施了千塘湾饮水工程,并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问题。

三是积极与企业部门沟通,缓解了通信信息困难。

在县政府的协调下,协调争取移动公司投资60余万元拉通了从洪水坪基站至千塘湾基站近8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在某某某某村修建了三座移动通讯基站,移动通讯覆盖全村90%区域,结束了某某某某村无通讯信号的历史。

另外,争取到县广播电视政策支持,全村186户全部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机,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创新一种好机制——激发内力。

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力,自身内力是
关键。

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创新“治富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培训机制,围绕茶叶、养蜂、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及种养殖
等内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等
形式先后举办养蜂技能培训、旅游知识等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
村民致富技能;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干部、组长和群众代表,到官庄镇海沙坪、沐濯铺村、望城光明村和宁乡关山村等扶贫开发工作典型示范点参观
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信心,激发创业热情。

同时,创新
扶贫新机制,根据实际,加大对两项制度衔接户的扶持力度,围绕茶叶、
蜂蜜和农家乐三大产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扶贫对象户发展三大产
业相关的种养殖业,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到某某某某蜂业有限
公司进行参股分红,为扶贫对象户脱贫致富引好路。

另外,努力搭建航海
专业人员就业平台,通过穿针引线,建立江苏鑫海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与某
某某某县三维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训、就业合作关系,进行人才培养和输出,提高某某某某人才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扶贫机制创新,实现
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三、经验启示
某某某某集团帮扶某某某某村以来,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走出了一
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其经验对于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快速发展有重要
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合力“联”动,是贫困地区“转变”的重要措施。

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合力是关键。

扶贫工作不是一个扶贫工作队的事情,而是牵涉到社会
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只有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这样才能达到
最大的效果。

某某某某集团定点帮扶某某某某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积极整合当地政府、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把效
力发挥到最大化;在产业发展上,积极联合涉农部门,争取政策、项目、
资金上的支持,为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在人员培训上,争取农办、科协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农民素质提升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在扶贫
宣传上,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名人、名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为扶贫
工作争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更大支持。

正是因为某某某某集团扶贫工作队整
合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强有力的合力,使某某某某村飞跃式发展。

找准“特”色,是贫困地区“思变”的观念引擎。

一般来说,条件贫
困地区往往资源贫乏、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缺乏农业竞争优势。

剖析某
某某某集团扶贫开发的之路,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秉赋,善于变资
源“劣势”为比较优势。

某某某某村山高路远,交通落后,但森林植被良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就是它的比较优势;随着
某某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气的提升,徒步、溯溪、探险、攀岩等户外
活动的生态游、探险游的兴起,山高路远、交通落后又是它的特色优势;
扶贫工作队借助旅游的东风,突出区域特色,围绕农家乐、蜂蜜、茶叶三
大产业做文章,促进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农业转变。

在此基础上,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改变通行条件,打开“山门”,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进
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创建某某某某生态品牌、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蜂业
有限公司和农产品开发公司,使农业效益大大提高,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
的成功转变。

强化“带”动,是贫困地区“蝶变”的关键环节。

“强村背后有能人”。

某某某某村能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很大程度
归功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

某某某某村支书符星艳、村
主任吴显本、村支部委员符星龙、村委会委员张忠美、村妇女主任都是有
头脑、有见识的基层干部;2022年来,在某某某某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
下,带领群众修路铺桥、抬杆架线、找水源、修水池,身先士卒;同时,带头开办农家乐、种茶叶、养蜜蜂,身体力行;组建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公司,解决农民的产销难题,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激发“创”业,是贫困地区“求变”的重要保障。

真正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依靠工作队,重要的是充足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自己双手和聪明才智,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某某某某集团帮扶某某某某村的实践,从培育茶叶产业到发展农家乐、蜂蜜,从修路到引水、建池、建房,从规范农家乐到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都是一步步“创”出的结果。

实践证明,某某某某村民富村变,正得力于全村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得力于某某某某集团扶贫工作队在农民培训上的加大投入,以及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技能、崇尚科学、强化修养,造就了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构筑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有力的基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