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1.1.1从生物圈到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高一_____班姓名学号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学习目标:
⒈复述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和分类(初中七年级第四章)
⒉说出课本4个实例中细胞的具体生命活动
⒊从三个层次的生物说明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⒋▲概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成,分析不同生物的结构层次差异
⒌▲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辨析为什么病毒不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课前预习&讨论:
你对高中生物这一新学科的认识:⑴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⑵前景:你相信“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说法吗?⑶学好高中生物有什么用?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一)非细胞生物----病毒: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完成复杂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是一类很特殊的简单生命。
故常用活鸡胚来培养病毒,切记不.
能用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
⑴结构:没有细胞,外壳是____________,内有_________物质(可能为DNA或RNA)
⑵生活方式:过_________生活
⑶分类:①按寄生对象划分为________病毒,________病毒和______病毒(噬菌体)
②按遗传物质类型可分为_______病毒和_______病毒。
③按结构分:无包膜病毒、有包膜病毒(从细胞释放时带有宿主的部分膜结构)
⑷举例: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还有噬菌体、乙肝病毒等。
讨论:将上述病毒按上述分类进行归类,并了解P2:问题探讨
(二)细胞生物:
1.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和功能
..........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思考1:(P4讨论1)说出草履虫有哪些生命活动(≥4个)?
思考2:有哪些类型的单细胞生物?请举例说明。
2. 多细胞生物:细胞是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相对独立,又协调完成整个生
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
思考3:(P4讨论2)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细胞开始的,胚胎发育过程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在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4:(P4讨论3)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思考5:(P4讨论4)HIV与AIDS有何区别?HIV破坏何种细胞?AIDS死因为何?
讨论:
⒈试举例特定细胞受损导致疾病情况。
⒉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⒈阅读课本P5的图1-1,辨别地球上生命系统几个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
①________: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________:由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相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联合构成的细胞群。
③________: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能完成一定生物学功能的结构。
④________: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
⑤________: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独立生物体。
⑥________: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⑦________: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⑧________________: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讨论:⒈列举几种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高等植物的组织、器官有哪些?
概念: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键词是什么?
⒉将乌龟换成人、松树、草履虫等其他生物,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否有变化?
⒊※一个分子、原子是否也是系统?是不是生命系统?为什么?
⒋分析下列内容分别属于什么生命层次?
A、一块草地上的全部狗尾草()
B、一块草地上的全部草()
C、一块草地上的全部生物()
D、一块草地上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E、一个大肠杆菌()
F、一个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G、一个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⒌课后练习:P6
目标检测:(答案均写在序号前)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C、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与核酸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结构中有生命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DNA)B.生物大分子C.独立的禽流感病毒D.人体的心肌细胞
3、下列不能看作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人的身体
B、培养基上滋生的细菌和真菌
C、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D、发生水华的池塘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等生物
B、多种有机大分子的集合体
C、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D、由多个细胞形成的生物体
5、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完成运动、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基础
是:A、具有纤毛B、具有细胞核C、具有完整的细胞D、具有伸缩泡
6、人的一颗牙齿属于: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都不是
7、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各种生物所组成的是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多个种群
8、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自放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
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已知草原未分区,绵羊与山羊无杂交后代)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两个种群
D. 八个种群
9、下列哪个选项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
①水分子②石头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④变形虫⑤病毒⑥生物圈
⑦恐龙化石⑧蛋白质⑨跳动的心脏⑩运输营养的筛管
A.①③⑥⑧⑨
B.②④⑥⑦⑩
C.⑤⑥⑦⑧⑩
D.③④⑥⑨⑩
1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C.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11、根据下图显微结构回答问
题:
⑴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
构成的简单生物,
二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
式直接进行。
在其组成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不存在等层次。
⑵从生命系统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河流中,所有的绿眼虫构成一个;绿眼虫和变形虫等各种生物构成一个;整个河流构成一个。
课后练习提示:
⒈植物为了从根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到茎和叶,会形成导管。
导管是由植物细胞细胞壁纵向加厚,在死亡的过程中,两端形成孔洞,彼此相连而形成长的导管
⒉植物有部分长条形细胞发育成木纤维,其细胞壁会不断加厚,最终失去细胞质和细胞核,对根茎叶起支持作用。
⒊拓展题提示:一般认为,病毒属于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但只有寄生在细胞内才表现出生命活动,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
补充:初中所学的简易显微镜及其使用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标本放在玻片上)。
中央有通光孔,两边为压片夹,用于
固定所观察物体的玻片。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更换
光圈对准通光孔可调节光照的强弱。
(有些显微镜通过拔片实现光圈连续变化大小)
反光镜:可转动调节方向对光,和光圈配合
使用,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照。
视野:指通过目镜看到的虚像所反映标本的实际平面大小,低倍镜下视野较大。
一、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㈠安放:置于左前方(便于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画图),装好镜头。
㈡对光:1. 光圈:一般用大的光圈。
观察透明的标本时,用小的光圈使视野稍暗些。
2. 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对光;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对光。
(可先将一块玻片置于通光孔,当看到有一束明亮光线照射于其中时即可)
㈢观察:1.安放标本: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肉眼注视下将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正中央。
2. 低倍镜观察
⑴头侧在一边,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到接近装片(约0.5cm)为止。
⑵左眼向镜筒内注视,一边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⑷在低倍镜下将最佳观察目标移至视野正中央。
目镜
3.高倍镜观察
⑴在低倍镜下清晰的观察到物像的前提下,直接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
⑵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二、讨论:
㈠成像原理:经目镜、物镜二次放大后成的是上下左右全反的虚像。
物镜
思考1.装片移动:低倍镜视野中左上角的观察目标要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如何操作?
思考2.简单的文字或字母(如“上”、“P”、“0”等)在显微镜下观察是何形状?
㈡放大倍数:指对物体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
......的放大倍数。
思考3. 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思考4.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思考5. 放大倍数大小与焦距的关系(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思考6. 放大倍数与视野明、暗的关系
㈢异物位置的判断:显微镜下观察时,常常看到一些脏的异物,它们常见的位置为装片上、目镜上或物镜上。
思考7.采用什么简单的办法可区分这三种异物?
三、实验设计:各小组自由选择各种材料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参考实验手册
参考答案:
1.BDCCC BACDC
11.⑴单细胞繁殖组织、器官、系统⑵种群群落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