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羊精液品质差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69/ki.2095—9737.2019.12.023
种公羊精液品质差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栾传东
(黑龙江省富锦市锦山镇农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富锦156H2)
摘要:种公羊的生产目的是获得更多优质的精液,而优质的精液是获得大量优质羔羊的基础。

影响种公羊精液晶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种公羊的先天因素、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

这些因素均会引起种公羊的精液晶质下降,导致射精量减少、畸形率和死精率增加、精子的活力下降等,需要掌握引起精液話质下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种公羊精液的品质。

现对种公羊精液品质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种公羊;精液話质;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环境;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6.3文献标识码:B 1种公羊精液品质差的原因分析
1.1先天性因素
如果排除饲养管理、环境、饲料等因素的影响,有个别种公羊的精液品质不佳,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仍没有改善,则认为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是先天不可逆因素造成的。

其中先天性不可逆因素表现在其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如两侧睾丸不对称,这类种公羊需要及时的淘汰。

1.2日粮营养因素
种公羊形成精液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并且种公羊保持旺盛的性欲也和营养因素密不可分,如果长期的饲料不足、饲料的种类单一,会引起种公羊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者缺乏,造成种公羊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出现功能不全,性成熟推迟,导致种公羊生精能力减弱,精液的品质下降。

饲喂不足会影响到种公羊的精液品质,如果饲喂过量对于种公羊也不利,种公羊营养过剩,体况过肥,会影响其运动能力和配种能力。

1.3管理因素
对种公羊的管理不到位是导致精液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如养殖环境恶劣,种公羊长期生活在阴冷、潮湿、卫生条件不佳、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性欲低下,易感染疾病。

种公羊运动量不足会出现体质下降,光照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饲喂不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046—01
当,如饲喂种公羊发生霉变的饲料会影响种公羊生殖机能的发挥,导致繁殖障碍的发生,从而使精液的品质下降。

种公羊发生应激反应对其影响很大,如养殖环境突然发生改变,突然换料,种公羊受到惊吓等,都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影响到精液的品质。

1.4温度因素
环境温度对种公羊精液品质影响极大,这也是一年四季中夏季种羊的繁殖率要比其他季节低的原因。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当外界的温度超过睾丸自身调节温度的范围后,会导致睾丸的温度上升,造成种公羊精液品质急剧下降,待环境温度下降后,睾丸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精机能,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则会对种公羊终身的生精能力产生影响。

1.5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到种公羊的精液品质。

当种公羊出现生殖器官炎症时,如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后会发生生殖器官炎症,如细小病毒病、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等,会引起种公羊睾丸炎,导致死精数量增加,精子的畸形率高;当种公羊患有慢性的消耗性疾病时,种公羊的体质下降,繁殖性能下降而影响到精子的质量;而当种公羊患有营养性代谢病,如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当多种营养物质长期的供应不足或者过多时都会导致种公羊的性欲低下,死精、畸形精子(下转48页)
收稿日期:2019-08-07
作者简介:栾传东(1976-),男,黑龙江富锦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每天都要保持羊群有适量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和性欲,提高繁殖力,还可以避免妊娠母羊发生难产。

做好母羊的繁殖管理工作,尤其要注意初产母羊初配年龄的选择。

母羊一般在7〜8月龄时达到性成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母羊可以参与配种,此时母羊各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全,过早的参与配种,会影响到胎儿和自身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到终身的繁殖性能。

所以应选择母羊在体成熟和性成熟都完成后再参与配种。

另外,母羊的体重与排卵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1kg,排卵率提高2%左右,因此,要保持母羊适宜的体重,一般要求母羊的体重在40kg时配种为宜。

4规范配种
目前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种公羊的利用率得以提高,还减少了种公羊的饲养量,降低了养殖成本,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并且还不受地域的限制,可显著提高配种受胎率,产羔数也有所提高。

但是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配种方法,需要配种人员掌握规范的方法,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并且还要求输精人员认真、细心、严谨。

如果人工授精操作技术不规范,不但会影响到配种效果,还易导致母羊患生殖系统疾病。

因此,要
(上接46页)数量增加,活力下降。

如蛋白质供应不足,能引起睾丸发育受阻和睾丸生精机能发生紊乱,使精液量少质差;维生素A缺乏时,睾丸黏膜发生角质化;维生素E缺乏时可引起睾丸萎缩而不育;矿物质如缺锌、猛都能使睾丸生殖上皮退化,造成精液品质不良,缺磷会引起睾丸性能不全,从而使繁殖力减退。

2提高种公羊精液品质的措施
2.1加强选种育种
做好种公羊的选种和育种工作,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繁殖力好的种公羊,并且在羊的培育过程中要将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繁殖机能较差的种公羊及时的淘汰,并做好种公羊后代的鉴定工作,以保证优良的种源。

2.2合理饲喂
加强种公羊不同阶段的饲喂,不同阶段的种公羊对营养的需要量不同,在非配种期以保持良好的体况为主,不适合过量饲喂,以避免种公羊过肥。

配种期到来前可以实施短期优饲,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对于提高精液的品质很有帮助。

规范人工授精技术。

在人工授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输精室和羊体的清洁和消毒,输精时所用器械也要严格的消毒,在正式输精前还需要做好精液质量的鉴定工作。

输精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

5羔羊培育
羔羊培育关系到羔羊的成活率,包括羔羊出生前的培育和出生后的培育工作。

出生前的培育主要指母羊成功妊娠到出生前的这段时间,此时饲养的目的是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要根据母羊在不同的妊娠阶段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胎儿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长发育。

还要加强管理,避免母羊发生流产、早产、难产、产死胎和弱胎,从而提高母羊的繁殖成活率。

母羊出生后的培育主要是指羔羊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此阶段的重点是做好初生羔羊的护理工作,以降低成活率。

羔羊在哺乳期以吃奶为主,母乳是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加强喂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以提高哺乳母羊的泌乳量和乳汁的质量。

羔羊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需要及时的补饲,一方面可以补充营养,另一方面可以使母羊及早的锻炼采食固体饲料,对于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利。

要注意任何一个阶段,都要给种公羊提供全价优质的饲料,保持饲料的多样化,以满足种公羊的营养需要。

要合理的饲喂种公羊,保证饲料的质量,不饲喂发生霉变受到污染的饲料,也不轻易的更换饲料,以免产生换料应激。

2.3加强管理
做好种公羊日常的管理工作,给种公羊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温暖、干燥。

做好夏季的防暑,冬季的降温工作。

避免环境高温引起种公羊发生热应激反应。

另外,要尽可能的避免种公羊发生应激反应,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避免让种公羊受到惊吓。

提高配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掌握专业的人工授精技术,做好消毒工作。

2.4疾病预防
定期对种公羊进行驱虫保健工作,合理的使用驱虫药。

加强养殖环境和羊体的消毒工作,并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如羊四联苗、羊痘、布氏杆菌、细小病毒、乙脑等疫苗。

当羊患病时要及时的治疗,并做到合理用药,以保持精液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