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激素的调节-胡启武新课导学案-推荐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生物导学案
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海南省海口华兴学校 胡启武
(疑难交流:QQ252341159)
学习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3. 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和激素分级调节的模型。
4.探讨动物激素调节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学习过程
【资料分析】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阅读课本资料并回答:
1.沃泰默的解释:
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结果→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结果→
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结果→ 沃泰默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
这种实验现象不是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而是_________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静脉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____________素化学调节的结果。
【自主学习】
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
1.激素调节的概念:
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_______
__________(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这就是激素调节。
2.阅读课本图2-8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完善下表内容: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
性质腺体
激素
(含量异常病)靶细胞主要功能
甲状腺(缺I地甲病)
甲状腺激素
(幼年缺乏呆小症;
成年缺乏机能障碍,
过多甲亢)
全身
促进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
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
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氨基酸衍
生物肾上腺
髓质心脏、血
管、肝脏
促进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升
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
的形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类
固
醇全身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淋巴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形成和成熟
B细胞胰岛素
(缺乏糖尿病)全身促进细胞分解利用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抑制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为糖,使血糖降低。
胰岛
A细胞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使血糖升高。
生长激素
(幼年缺乏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全身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分泌
腺垂体
(前叶)
促性腺激素性腺促进性腺的发育和分泌
腺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促(雌、雄)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促进促(雌、雄)性腺激素的分泌
多肽和蛋白质类(不宜口服)
下丘脑分泌,神
经垂体(后叶)
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集合管
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合作探究】
怎样区别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巩固训练】
1.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分泌;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会引起胰液分泌。
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 )
A.这个顽固的神经反射仍然存在,是因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B.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2.定时给成年狗注射甲状腺激素,成年狗会()
A、食欲不振
B、身体消瘦
C、行动迟缓
D、身体臃肿
3.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直接相关的是 ( )
①白血病 ②镰刀形贫血症 ③糖尿病④呆小症 ⑤夜盲症 ⑥巨人症
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⑤⑥
【自主学习】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反馈调节
1.下图表表示正常情况下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请填表完善内容:
2.反馈调节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参见下图,讨论下列问题:
分泌
A细胞胰高血糖素
⑴饭后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结Array果怎样?
⑵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
调节的?结果怎样?
2.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右图)。
【巩固训练】
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2.
下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 h 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2~3 h 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 h 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自主学习】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寒冷等刺激…………………神经与激素调节枢纽
_____级激素调节
) _____级激素调节
甲状腺激素 _____级激素调节
↓+靶细胞
(代谢加快,增加产热,抵御寒冷)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
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定激素会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
【合作探究】
1.构建激素分级调节模型:
2.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⑴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于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请举例说明。
⑵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通过拮抗作用,使某一种物质的含量维持
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请举例说明。
3.利用动物激素调节知识,举例说明在生产中的应用。
【拓展点拨】
1、激素调节作用完成后即被灭活。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
4、所有激素的分布都是弥散全身的,但是起作用的细胞各不相同,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则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
5、激素分泌随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而体内激素水平维持相对
稳定则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反馈调节是激素分泌调节的一种普遍规律,其中主要为负反馈调节。
6、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几种常用方法
⑴切除法:也称减法。
切除有关内分泌腺、观察动物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得出结论。
如切除狗的甲状腺→未成年狗身体发育停止、成年狗食欲不振、身体臃肿、精神萎靡、行动呆笨。
⑵移植法:在动物体内移植一种内分泌腺,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⑶饲喂法:也称加法。
用含有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变化,要注意饲喂的激素是不需消
化液就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
如用甲状腺制剂饲喂蝌蚪,观察激素促进蝌蚪发育成青蛙。
⑸注射法:通常不能饲喂的激素通过注入动物体,观察其变化。
【巩固训练】
1.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2.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3.阉割幼兔以利育肥。
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性激素
D.胰高血糖素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
C.下丘脑能调节水平衡 D.下丘脑能合成多种促激素
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激素
B. 雌性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
3.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4.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激素分泌腺体生理作用
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②胰岛素胰岛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③催乳素性腺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第二性征
④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胰岛A细胞,②全身细胞,A胰岛素
B.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C.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 ①中间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使害虫种群数量明显降低的主
要原因是()
A. 性引诱剂使害虫抗药性降低
B. 性引诱剂使害虫变异速率加快
C. 性引诱剂与农药混合使用
D. 破坏了害虫的性别比例
7.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高。
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A.斐林试剂B.苏丹III染液C.龙胆紫溶液D.碘液
8.下图4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9.下列对胰岛素作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无法进入细胞
B. 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供能发生障碍,并且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多
C.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原合成减少,但细胞供能正常
D. 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10.下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
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无变化,结扎动物不产生糖尿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同
D.腺泡细胞的分泌物不含有激素,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11.下图为动物和人体内糖代谢示意图,其中a~h表示过程,①~⑥表示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和
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在0.8~1.2g/L的范围内,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细胞产生的和,这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属于作用。
(3)图中c和过程发生在细胞中。
(4)④为乳酸,g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此时组织细胞处于__________状态。
12.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激素都需要通过__________的运输,才能到达肝细胞等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2)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 ~ 6.1mmol/L。
经多次检测,某空腹时血糖浓度均高于9.8 mmol/L,此人可能患有病。
(3)与胰高血糖素合成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应用其功能联系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
以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
腺
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以鉴别病变的部位。
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注射前注射后
健康人1010~40
甲<1010~40
乙10~40>40
丙<10<10
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
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
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甲状腺 (萎缩或肿大)。
参考答案
【资料分析】
1.胰腺不分泌胰液 胰腺分泌胰液 2.神经 化学3.促胰液
【自主学习】
1.内分泌器官
2.肾上腺素
睾丸 雄激素
卵巢 雌激素
胸腺 胸腺素
胰高血糖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合作探究】
1.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并作用于靶细胞组织,调节生命活动。
外分泌腺:细胞分泌的物质通过导管到达外环境,如分泌消化液的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汗液的汗腺、分泌皮脂的皮脂腺。
鱼类和青蛙皮肤有粘液腺。
【巩固训练】1.C 2.B 3.A
【自主学习】
3.⑴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脂肪、某些氨基酸
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合作探究】
1.⑴饭后体内血糖水平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⑵运动使体内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2. 血糖升高
↙ ↖
胰岛B胰高血糖素
↓ ↑
胰岛素胰岛A
↘ ↗
血糖降低
【巩固训练】1.D 2.D
【自主学习】
实例二: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四、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靶器官、靶细胞
【合作探究】
1. 高级激素调节 中级激素调节 低级激素调节
下丘脑促甲状腺(或性腺)激素甲状腺(或性腺)→靶细胞
2
⑵例如胰岛素调节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共同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3.⑴人工养鱼,用促性腺激素注射雌鱼体内,可促进多排卵,提高繁殖数量。
⑵动物阉割去除性腺,有利于饲养动物的育肥。
⑶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巩固训练】1.A 2.A 3.C
课后练习与提高
1~5DDABB 6~10DABBA
11.(1) 消化 吸收 (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拮抗(3)肝(4)细胞质基质缺氧
12.(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体液 (2)糖尿(3)内质网高尔基体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3.(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增加
(2)下丘脑甲状腺垂体 (3)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