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下《我从哪里来》互联网搜索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发育各阶段的图片。
5.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来了解人的生育方式,掌握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从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中体验到妈妈的艰辛,懂得感恩母亲。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小组合作、自由探究,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六、板书设计:
精子 搜集
我从哪里来 受精卵 胚胎 婴儿 分析
卵子 大约十个月运用
七、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多次反复强调“体验”、“感受”,提倡引导孩子去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学中我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通过调查活动和课堂体验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从而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珍爱生命,学会感激。纵观整堂达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从而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孕育的问题
受精卵又是怎样形成胎儿的呢?【视频】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七个月胎儿图片【图片】九月胎儿图片【图片】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Ⅰ、学生讨论胎儿如何吸收母体营养
Ⅱ、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学校:外国语小学 姓名:杜世娟
职称: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小学街368号 261100)
(2)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1、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提问。
2、教师将问题总结为三部分:受孕、孕育、诞生。
3、引导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可查阅资料卡,可网上查询,可咨询老师
4、分阶段解决疑问
(1)受孕的问
青岛版科学六下《我从哪里来》互联网搜索教案“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我从哪里来》教案
作者单位:外国语小学
作者姓名:杜世娟
联络地址:小学街368号
邮政编码:261100
电子邮件:htwgyxx001@16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自己的出生证,向辛苦,看到新生儿的幸福。]
(3)游戏体验,传递亲情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并播放音乐。(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2、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视频播放:小鸡出壳过程。【视频】2、学生交流:小鸡从哪里来?
3、导入主题: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
4、学生自由讨论。
[设计意图:孩子们喜欢小动物,通过观看小鸡出壳的情景,将孩子们带入千姿万象的奇妙的生命世界,从而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我们从哪里来?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母子亲情,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我从哪里来”这个简单而又神秘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孩子。本课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了生命的由来,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生命观,掌握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验到生命的来之不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感受母子亲情。
5、出示“亲情纽带”要求:在4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在亲情纽带上绘图,写字,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6、小结:正是有了妈妈,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健康也是妈妈的心愿,让我们为了家人,好好的珍惜亲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体验孕妈妈的艰辛,旨在通过互动式的参与,让孩子进一步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学会感恩。]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最爱你们的妈妈,你们也一定会做最听话孝顺的孩子。课下让我们把获取的资料组合起来,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并送给你最亲爱的妈计意图:让学生将通过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再度获取的科学知识以及经历游戏体验后的感悟,动手整理下来,这样在培养学生整理资料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孩子们都有好奇心,也有不同的性探索取向。这部分的教学,采用听简洁而富有情趣的视频介绍,看形象直观的分解彩图,主要是深入浅出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恰如其分地进行性启蒙教育。]
(3)诞生的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
视频播放:胎儿分娩情景。【搜索】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把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想为他们做的事情都写在这条“亲情的纽带”上。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发育各阶段的图片。
5.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来了解人的生育方式,掌握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从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中体验到妈妈的艰辛,懂得感恩母亲。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小组合作、自由探究,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六、板书设计:
精子 搜集
我从哪里来 受精卵 胚胎 婴儿 分析
卵子 大约十个月运用
七、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多次反复强调“体验”、“感受”,提倡引导孩子去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学中我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通过调查活动和课堂体验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从而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珍爱生命,学会感激。纵观整堂达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从而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孕育的问题
受精卵又是怎样形成胎儿的呢?【视频】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七个月胎儿图片【图片】九月胎儿图片【图片】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Ⅰ、学生讨论胎儿如何吸收母体营养
Ⅱ、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学校:外国语小学 姓名:杜世娟
职称: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小学街368号 261100)
(2)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1、学生围绕主题自由提问。
2、教师将问题总结为三部分:受孕、孕育、诞生。
3、引导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可查阅资料卡,可网上查询,可咨询老师
4、分阶段解决疑问
(1)受孕的问
青岛版科学六下《我从哪里来》互联网搜索教案“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我从哪里来》教案
作者单位:外国语小学
作者姓名:杜世娟
联络地址:小学街368号
邮政编码:261100
电子邮件:htwgyxx001@16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自己的出生证,向辛苦,看到新生儿的幸福。]
(3)游戏体验,传递亲情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并播放音乐。(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2、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视频播放:小鸡出壳过程。【视频】2、学生交流:小鸡从哪里来?
3、导入主题: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
4、学生自由讨论。
[设计意图:孩子们喜欢小动物,通过观看小鸡出壳的情景,将孩子们带入千姿万象的奇妙的生命世界,从而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我们从哪里来?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母子亲情,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我从哪里来”这个简单而又神秘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孩子。本课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了生命的由来,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生命观,掌握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验到生命的来之不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感受母子亲情。
5、出示“亲情纽带”要求:在4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在亲情纽带上绘图,写字,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6、小结:正是有了妈妈,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健康也是妈妈的心愿,让我们为了家人,好好的珍惜亲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体验孕妈妈的艰辛,旨在通过互动式的参与,让孩子进一步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学会感恩。]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最爱你们的妈妈,你们也一定会做最听话孝顺的孩子。课下让我们把获取的资料组合起来,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并送给你最亲爱的妈计意图:让学生将通过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再度获取的科学知识以及经历游戏体验后的感悟,动手整理下来,这样在培养学生整理资料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孩子们都有好奇心,也有不同的性探索取向。这部分的教学,采用听简洁而富有情趣的视频介绍,看形象直观的分解彩图,主要是深入浅出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恰如其分地进行性启蒙教育。]
(3)诞生的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
视频播放:胎儿分娩情景。【搜索】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把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想为他们做的事情都写在这条“亲情的纽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