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基础训练试题 人民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基础达标
1.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
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①1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
从示意图看,机制纱逐渐发展,而机制纱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两种。
故选A项。
答案: A
2.(2014·泉州市质检)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
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
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及特点,材料的大意是说民族资本家不仅要向外国人购买设备,还需要外国人的技术,因此体现了对外国资本的极大依赖性,所以选C项。
答案:C
3.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称其为“英雄”的主要依据是( )
A.为挽救民族危机放弃仕途
B.提出“实业救国”兴办实业
C.提出“教育救国”大搞教育
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晚清状元张謇毅然放弃仕途,兴办实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D
4.(2014·惠州市调研)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为便于经济掠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了一些企业,这类企业当时主要有印刷、船坞、船舶修理等业。
这带来的新变化是( ) A.便利列强经济侵略
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
C.自然经济瓦解
D.激化了中外之间的民族矛盾
解析:外国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了一些企业,给中国带来阶级结构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工人阶级,也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
答案:B
5.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 ) A.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
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中国出现近代工业
D.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
解析:解题角度为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利用特权从中国收购原料,同时倾销商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6.如果有人在19世纪50—70年代建立了一个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可以判定他的企业和阶级性质是( )
①封建官办企业——封建官僚②洋务企业——洋务派
③民族工业——民族资产阶级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外国资本家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19世纪50—70年代采用大机器生产的企业有三类,一是洋务运动中封建官僚创办的封建官办企业,即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民族工业;三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A
7.(2014·茂名市模拟)“几家早期的民族资本纱厂,包括上海的华新、裕源和裕通、宁波的通久源、无锡的广勤等都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有密切关系,广勤纱厂创办人杨宗瀚曾主持过上海机器织布局。
……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
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
”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洋务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洋务企业为民族企业培养了管理和技术人才
C.民族企业普遍存在官商勾结现象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诞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找材料的关键词“都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有密切关系”,创办的企业在上海、宁波、无锡、广州等地,说明A、C、D三项符合材料的解读,只有C项错误。
从材料中没有看出官商勾结的现象。
答案:C
8.(2014·汕头市质检)近代《青浦县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
”这表明( )
A.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存
B.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
C.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D.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礼教鲜存矣”主要反映在思想方面。
答案:D
9.如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
分析图片可知1843—1847年英国输入中国的产品呈增加趋势,且增加幅度较大,其原因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五口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而1848—1852年呈下降趋势,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答案:B
10.(2014·延边质检)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A.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
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能够得出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和上海对外贸易均快速增长,但上海增速更快,远远超越了广州,造成了近代中国外贸中心的直接转移,所以A项表述最符合题意,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鸦片战争后广州经济仍然较快发展的史实。
答案:A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运到宁波。
材料二自厂完工以来,该厂便全年日夜开工……并聘请了日本的几个工程师和技师……还想要从事纺纱。
该厂已自英国买了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及锅炉。
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公司”使用的设备和机器都是外国制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三,分析该公司濒于停业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解析:第(1)问的关键在于解读材料,了解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占有巨大优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第(2)问分析原因,主要从中国民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力来说明。
第(3)问关键在于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的
根源。
答案:(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依赖于外国。
(2)该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经营管理落后,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导致其濒于停业。
(3)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经营方式落后,规模较小,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发展困难重重;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素能提升
1.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
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时英国对华贸易正处于逆差的状态。
这一时期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生丝和药材等,而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
答案:C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本题考点是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