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的界定、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以内,可加页)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精神,文件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蒙学教育,将对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内将重塑民族道德体系,对外逐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内蕴丰富的德育因素。

对其加以发掘,融入到中小学德育活动当中,容易发挥出德育实效。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节日活动中,既易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促进学生对传统美德、价值的认同和习得。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周期性重现、民俗活动丰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的特征,易于吸引中小学生参与节日教育,便于对中小学生进行长期稳定的情感陶冶。

同时,经由节日“饮食、活动”到“传说”再到“信仰”的体验路劲,能产生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这是对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因“说教多,体验少”而导致的德育低效的一种有力突破。

为了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落实“十八大”文件精神,我市在传统文化教育、节日主体教育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素材,急需提炼升华,为此,开展《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当其时。

课题界定:中国五大传统节日研究,主要指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五大节日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每一节日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不同层面,围绕具体的节日活动、饮食、传说、信仰等四个要素提炼了五大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及主题价值。

省内外研究与创新之处:在全国范围来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教育的研究颇多,特别是自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运用传
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有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贯彻传统节日教育以来,传统节日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掀起了又一轮热潮。

与这些研究相比,本研究取得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从理论认识上,明确提出将传统节日教育作为解决因“说教多、体验少”导致的德育低效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二是在实践探索方面,将要构建从小学到初中渐进的完整的传统节日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包括主要目标、内容概要和建议活动等,同时依循传统节日的饮食、活动、传说和信仰等要素,制作五大传统节日的视频资料,为一线教师教学和组织活动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总之,本研究在挖掘传统节日中的德育资源,特别是推动其现实化方面有明显突破,所确证的经由“饮食、活动”到“传说”再到“信仰”的传统节日教育体验路劲,是对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过程中“说教多,体验少”的一种针对性较强的矫正。

研究目标: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内蕴的德育因素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形成以节日为载体,以班会为主渠道的沈阳市中小学主题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系列集,进而探索沈阳市中小学传统节日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研究内容:
1.研究中国传统节日内蕴的德育因素。

2.从中国传统节日内蕴的德育因素中剥离出适合作为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内容。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将其落实于沈阳市中小学传统节日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运用文献法来研究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德育资源,搜集和整理有关的文献、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了解我市中小学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与人格培养等方面的现状。

3.经验总结法:
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做法和经验,提升理论高度,总结出可以推广和借鉴的优秀成果。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30日)
1.成立课题组,确定人员,明确分工。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课题研究内容。

3.组织调研,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了解我市中小学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与人格培养等方面的现状,科学分析现状存在的原因,为探索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施阶段(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0日)
1.整体部署,分步推进。

整体制订课题实施细则、计划,深入实践,具体实施,理论联系实际,普遍开展探讨、形成阶段性研究理论。

2.项目引领,策略跟进。

依托课题研究大力探索沈阳市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策略,运用课题研修、典型引路、现象探析等系列化教研,推进传统节日的深入实施。

3.加强培训,扩大影响。

通过加强培训,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根基,汲取民族智慧,用中国特有的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觉悟,把国学教育作为沈阳市新时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新的着力点。

4.过程督导,注重实效。

把传统节日教育的研究实施成效列入德育研究工作的考核项目,对于课题研究,进行有效引导、规范。

同时便于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统一实施,统一评估。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4月1日)
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构建有效并易于操作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成果交流、经验推广,整理出以节日为载体,以班会为主渠道的沈阳市中小学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系列集,视频资料,写出研究报告,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