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4(共6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沼泽的合 理利用与保护
3、土地资源 开发与商品粮 基地建设
1、黄土高原 的综合治理
2、华北平原 洪涝、旱碱 的治理
3、南水北调 问题
1、长江水 1、热带生
资 源的利 物资源的
用
合理开发
2、亚热带 与利用
山地的开发 2、充分发
利用
挥热带土
3、红壤的 改良与利用
地资源的 综合潜力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地理要素 及人类活动联系
水平较高
较慢
思想观念开放,经济竟争 思想观念保守,经济竟争
有危机感、紧迫感
的危机感、紧迫感差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地域差异。近代 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改革开放首先在沿海起步,东部地区首先接受海 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经营方式
3、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与发展
基础设施 最好,城 市化水平 和科技水 平最高
高原、盆地(吐鲁番盆地)
海拔高、差别显著
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燥, 气温年、日较差大,多大风
草原、荒漠,生 物种类少,土壤
肥力低
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河流短小、内流河, 湖泊多咸水湖,雨 水、冰雪融水补给
人类活动较弱,农业缺水
E、青藏高寒区自然地理要素及人类 活动联系
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高寒, 多晴天,风大,水汽少
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比较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最重要农业区 (种植业)
密集
发达
发达
经济重心移入 /开放早
影响程度: 经济文化:
深刻 发达
畜牧业、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较稀疏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很稀疏
水平居中
不便
较滞后 经济重心移出 /开放晚
很滞后 经济欠发达 /开放更晚
微弱 落后
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法
高寒草甸草原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处 内陆
四周 多山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风力作用强 烈
多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 多内流河和内陆咸水湖 风成地貌广布
三.青藏高寒区
请说出该区包含的主要地形单元 并概括该区地形地势特点
温带荒漠 高寒荒漠
C
季雨林
D
A 北
B
南
土壤差异
黑土、 灰化土、暗棕壤
黄土、 棕壤、栗钙土
红壤、 黄壤、黄棕壤
C
砖红壤
D
A 北
B
南
农作物及作物熟制
春小麦
A
一年一熟
北
旱作,冬小麦,一
年两熟/两年三熟
水田,水稻 一年两到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 作物;一年三熟
B C
D
南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还有……
南__米___、北__面___;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盆地为主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一年两到三熟、水
重要的商品 红壤
田、水稻、柑橘、
棉产区
商品粮、棉产区
邻近日均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多低山、 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季相变
丘陵
化不明显,如
热带季雨林
土壤淋溶 性强
一年三熟、橡胶、 油棕等热带经济作 物、水田作物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本节知识结构
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
二 自然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三 经济区域差异
三大经济区 三大经济区的内部差异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区
请说出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区 位于哪级阶梯?
请说出该区包含的主要地形单元 并概括该区地形地势特点
请说出该区的干湿状况
温带荒漠 高寒荒漠
高寒草甸草原
请说出该区的植被特点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温带荒漠 高寒荒漠
高寒草甸草原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运用因果关系记忆:青藏高寒区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风 力大
高寒气候
寒冬荒漠广布
逐年增加 降低
降低
3、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干旱区、高寒区,不利于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 农业的发展
开放,有便利海运,有利 距海远,长期封闭,不利
于发展开放性经济
于发展
产业结构较优,二、三产 一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
业远大于一产业,生产力 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
业发达
洪水决口泛滥E、长 扩大对外贸易
D、交通以铁路、河 江中游洪涝问题F、
运为主,有边境优势 长城沿线风沙问题
A、沿边经济有较
发展较落 大优势
后
B、资源丰富,尤
其是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
A、工农业基础较薄 A、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 弱,科技文化教育 发展绿洲农业,改善生态环 不发达,交通落后B、境,发展林牧业B、发展交通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 运输,发展边境贸易,扩大 化严重,西南地形 旅游创汇C、开发能源矿产, 崎岖,交通不便 建设动力基地
3 中国三大自然区 的内部差异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东部季风区,地处我
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
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 濒
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
茂盛;河湖众多,绝大部
分地区属于外流区。。。
东部自然区的内部亚区
A、主要的农业基地 A、能源原材料不足
B、最主要的工业区 B、北淡水资源短缺
C、交通便利海运优 C、城镇密集区有环
D、经济国际化程度 境污染
高
E、D、大江大河下游涝
科技文化水平高
年汛期防洪问题突出
F、城市分布最密集
A、发挥沿海优势建设人才、
信息、外贸国际金融、海洋 开发基地B、发展第三产业 和集约化农业C、发挥技术
广泛分布高寒荒漠, 少成熟土壤
水热状况随 海拔变化
2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异比
较 农 业 活 动 差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灌溉 农业
河谷 农业
异比 较 农 业 活 动 差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异 比 亚热带季风气候
较
热带季风气候
交
通
差
中国百万以上城市分布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比较聚落差异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高0-11
青藏高寒 随海拔高 其体现出
区海拔高 度而变化 来的地域
低跨度大, 内部自然
的温度、 水分状况
低
分异规律 主要表现
面貌差异 是导致内 为:垂直
性也有很 部差异的 地带性规
明显。
主导因素。 律。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高
河湖多,雨水补给, 主要为外流河、淡水 湖,绝大部分属外流 区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主,多农作物和人工 林。多森林土壤
气温随纬度 的变化
河湖少,高山冰雪融 水补给,多内流河、 咸水湖,多属内流区
自东向西:草原、荒 漠草原、荒漠;土壤 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 壤
降水随距海洋 的远近变化
多冰川、湖泊,多 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外流区兼备
A
南__船___、北_马____;
北
南__低___、北__高___;
南__尖___、北_平____;
南__繁___、北__齐___;
B
南__转___、北__直___;
C
南__经___、北__政___;
南__轻___、北__重___; D
南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平原广布 寒温带、温 三面环山 带大陆性季 呈马蹄形 风气候
m 荒漠草原及荒漠
m
黑钙土
等 降
荒漠土
水
东部旱作农业、西部畜牧业、 量 畜牧业为主,平原山地边缘可
有水源处灌溉农业
线 发展绿洲农业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 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气 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寒冻 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寒冻 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 多河流的发源地。。。。。。
少成熟土壤
内
寒冬风力作用强 众多
湖泊
、 外
流
冰川广布 源地
大江大河发
区 兼 具
1 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为主,海拔较低
高原和盆地,海拔 较高,但差别明显
高原山地为主, 海拔高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高寒气候,气温低,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风力强
4 总结拓展
A、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及成因总结
B、东部季风区自然地理要素及人类活动联系
湿润的季 风气候
森林为主 森林土壤
生物种 类繁多
海拔较低 西高东低 平原广阔
外流河,以雨水补 给为主的河流自西
向东注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C、东部季风区区域开发的主要问题
1、森林资源 的合理利用与 保护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东西跨度 大,内部西 自然面貌 也有很大 差别。
距离海洋 远近而变 化的干湿 状况是导 致内部地 域变化的 主导因素。
其体现出 来的地域 分异规律 主要表现东 为:经度 地带性规 律。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西
西北温带及暖 温带荒漠地区
中心高寒草 原和荒漠区
边缘高山峡谷区
低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自然景观随海拔升高而 地势的强烈抬升,水 发生明显变化,从高原 热状况随高度变化 边缘向内部,垂直变化: 繁-简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 冷干旱,植被由东南向 北为校完整的高原,东南 西北表现为:山地森林 为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高山草甸-高山草原 夏半年有印度洋、太平洋 -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 的水汽进入
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 产业
位于中国
腹地,承 东启西
A、能源、矿产丰富 A、铁路运输力不足 B、林牧农业发达, B、黄土高原水土流 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失C、东北森林过渡 C、有色金属、重工 砍伐D、黄河中下游
A、发挥资源优势,建成能源 和原材料基地,B、发展农业, 建成商品粮和农林渔业基地C、
加强东西向运输通道建设,
200mm
贺兰山 东
内蒙古温带
草原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高原、地面坦荡、山脉少
贺 兰
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山
距海较近,半干旱气候,夏季 一 深居内陆,干旱气候,降水少,
降水较多,冬季长而寒冷可达 带 光照丰富,温差大
5-7个月
,
多为内流区
2 内流区(额尔齐斯河除外),河 0 流多、短小
0
温带草原为主,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 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 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 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 显。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 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教材》P10图1-1-9)
东部季风 区南北跨 度大,内 部自然面 貌仍有很 大差别。
纬度位置 变化的气 温是导致 内部地域 变化的主 导因素。
其体现出 北 的地域分 异规律主 要表现为: 纬度地带 性规律。
南
东部自然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教材》P10图1-1-9) A 北
3200℃
4500℃ 秦岭
针叶林、针
阔混交林、 草甸草原
日均温≥10℃积温3200 ℃等值线
地壤肥沃 一年一熟、春小 如黑土等 麦、甜菜等,商
品粮、林业基地
平原、高原 暖温带大陆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两年三熟或一年
地势西高东 性季风气候
两熟、冬小麦、
低
旱作、棉产区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荒漠、草原和 高山草甸,动 物稀少,土层 浅薄、多冻土
海拔高
多大江大河源地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微弱
下一步
三 经济区域差异
1、三大经济区的划分
经济 划分依据 区域
三大经 济地带
差异 经济发展水
平、经济发
展速度
东部经济带 中部经济带 西部经济带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内蒙古、黑、吉、晋、豫、
鄂、皖、湘、赣
西部经济地带:
新、藏、甘(陇)、青、宁、 陕(秦)、川(蜀)、渝、 贵(黔)、云(滇)
东部经 济地带
辽、冀 京、津 鲁、苏 沪、浙 闽、粤 桂、琼
2、三大经济区的比较
16
41.1 最发达
27
35.7 较发达
57
23.2 较落后
最多(59%) 最多 最快 最快
较多(27%) 较多 较快 较快
较少(13%) 较少 较慢 较慢
地理位置差异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
自然环境的差异
气候、地形、植被、土壤、资源
人类活动的差异
工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化
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读图,试分析比较A、B 的自然环境差异。
西藏自治区 广东省 高原山地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高山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森林 草甸 荒漠 常绿阔叶林 季雨林 冻土 荒漠土 砖红壤 红壤 河流源头多冰川 外流河 多雨水补给 太阳能 地热等 矿产资源 能源缺乏
0℃ 800mm
淮河
B
C
7500℃
D
南
地形差异
三面环山 平原广阔
西高东低 高原平原为主
山地、丘陵 及平原为主
C
多低山、丘陵
D
A 北
B
南
气候差异
温带 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C
热带 季风气候
D
A 北
B
南
植被差异
针叶林、针阔混 交林、草甸草原
落叶阔叶林 干草原
常绿阔叶林
3、土地资源 开发与商品粮 基地建设
1、黄土高原 的综合治理
2、华北平原 洪涝、旱碱 的治理
3、南水北调 问题
1、长江水 1、热带生
资 源的利 物资源的
用
合理开发
2、亚热带 与利用
山地的开发 2、充分发
利用
挥热带土
3、红壤的 改良与利用
地资源的 综合潜力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地理要素 及人类活动联系
水平较高
较慢
思想观念开放,经济竟争 思想观念保守,经济竟争
有危机感、紧迫感
的危机感、紧迫感差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地域差异。近代 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改革开放首先在沿海起步,东部地区首先接受海 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经营方式
3、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与发展
基础设施 最好,城 市化水平 和科技水 平最高
高原、盆地(吐鲁番盆地)
海拔高、差别显著
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燥, 气温年、日较差大,多大风
草原、荒漠,生 物种类少,土壤
肥力低
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河流短小、内流河, 湖泊多咸水湖,雨 水、冰雪融水补给
人类活动较弱,农业缺水
E、青藏高寒区自然地理要素及人类 活动联系
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高寒, 多晴天,风大,水汽少
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比较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最重要农业区 (种植业)
密集
发达
发达
经济重心移入 /开放早
影响程度: 经济文化:
深刻 发达
畜牧业、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较稀疏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很稀疏
水平居中
不便
较滞后 经济重心移出 /开放晚
很滞后 经济欠发达 /开放更晚
微弱 落后
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法
高寒草甸草原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处 内陆
四周 多山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风力作用强 烈
多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 多内流河和内陆咸水湖 风成地貌广布
三.青藏高寒区
请说出该区包含的主要地形单元 并概括该区地形地势特点
温带荒漠 高寒荒漠
C
季雨林
D
A 北
B
南
土壤差异
黑土、 灰化土、暗棕壤
黄土、 棕壤、栗钙土
红壤、 黄壤、黄棕壤
C
砖红壤
D
A 北
B
南
农作物及作物熟制
春小麦
A
一年一熟
北
旱作,冬小麦,一
年两熟/两年三熟
水田,水稻 一年两到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 作物;一年三熟
B C
D
南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还有……
南__米___、北__面___;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盆地为主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一年两到三熟、水
重要的商品 红壤
田、水稻、柑橘、
棉产区
商品粮、棉产区
邻近日均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多低山、 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季相变
丘陵
化不明显,如
热带季雨林
土壤淋溶 性强
一年三熟、橡胶、 油棕等热带经济作 物、水田作物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本节知识结构
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
二 自然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三 经济区域差异
三大经济区 三大经济区的内部差异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区
请说出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区 位于哪级阶梯?
请说出该区包含的主要地形单元 并概括该区地形地势特点
请说出该区的干湿状况
温带荒漠 高寒荒漠
高寒草甸草原
请说出该区的植被特点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温带荒漠 高寒荒漠
高寒草甸草原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运用因果关系记忆:青藏高寒区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风 力大
高寒气候
寒冬荒漠广布
逐年增加 降低
降低
3、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干旱区、高寒区,不利于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 农业的发展
开放,有便利海运,有利 距海远,长期封闭,不利
于发展开放性经济
于发展
产业结构较优,二、三产 一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
业远大于一产业,生产力 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
业发达
洪水决口泛滥E、长 扩大对外贸易
D、交通以铁路、河 江中游洪涝问题F、
运为主,有边境优势 长城沿线风沙问题
A、沿边经济有较
发展较落 大优势
后
B、资源丰富,尤
其是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
A、工农业基础较薄 A、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 弱,科技文化教育 发展绿洲农业,改善生态环 不发达,交通落后B、境,发展林牧业B、发展交通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 运输,发展边境贸易,扩大 化严重,西南地形 旅游创汇C、开发能源矿产, 崎岖,交通不便 建设动力基地
3 中国三大自然区 的内部差异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东部季风区,地处我
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
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 濒
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
茂盛;河湖众多,绝大部
分地区属于外流区。。。
东部自然区的内部亚区
A、主要的农业基地 A、能源原材料不足
B、最主要的工业区 B、北淡水资源短缺
C、交通便利海运优 C、城镇密集区有环
D、经济国际化程度 境污染
高
E、D、大江大河下游涝
科技文化水平高
年汛期防洪问题突出
F、城市分布最密集
A、发挥沿海优势建设人才、
信息、外贸国际金融、海洋 开发基地B、发展第三产业 和集约化农业C、发挥技术
广泛分布高寒荒漠, 少成熟土壤
水热状况随 海拔变化
2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异比
较 农 业 活 动 差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灌溉 农业
河谷 农业
异比 较 农 业 活 动 差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异 比 亚热带季风气候
较
热带季风气候
交
通
差
中国百万以上城市分布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比较聚落差异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高0-11
青藏高寒 随海拔高 其体现出
区海拔高 度而变化 来的地域
低跨度大, 内部自然
的温度、 水分状况
低
分异规律 主要表现
面貌差异 是导致内 为:垂直
性也有很 部差异的 地带性规
明显。
主导因素。 律。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高
河湖多,雨水补给, 主要为外流河、淡水 湖,绝大部分属外流 区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主,多农作物和人工 林。多森林土壤
气温随纬度 的变化
河湖少,高山冰雪融 水补给,多内流河、 咸水湖,多属内流区
自东向西:草原、荒 漠草原、荒漠;土壤 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 壤
降水随距海洋 的远近变化
多冰川、湖泊,多 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外流区兼备
A
南__船___、北_马____;
北
南__低___、北__高___;
南__尖___、北_平____;
南__繁___、北__齐___;
B
南__转___、北__直___;
C
南__经___、北__政___;
南__轻___、北__重___; D
南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平原广布 寒温带、温 三面环山 带大陆性季 呈马蹄形 风气候
m 荒漠草原及荒漠
m
黑钙土
等 降
荒漠土
水
东部旱作农业、西部畜牧业、 量 畜牧业为主,平原山地边缘可
有水源处灌溉农业
线 发展绿洲农业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 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气 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寒冻 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寒冻 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 多河流的发源地。。。。。。
少成熟土壤
内
寒冬风力作用强 众多
湖泊
、 外
流
冰川广布 源地
大江大河发
区 兼 具
1 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为主,海拔较低
高原和盆地,海拔 较高,但差别明显
高原山地为主, 海拔高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高寒气候,气温低,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风力强
4 总结拓展
A、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及成因总结
B、东部季风区自然地理要素及人类活动联系
湿润的季 风气候
森林为主 森林土壤
生物种 类繁多
海拔较低 西高东低 平原广阔
外流河,以雨水补 给为主的河流自西
向东注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C、东部季风区区域开发的主要问题
1、森林资源 的合理利用与 保护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东西跨度 大,内部西 自然面貌 也有很大 差别。
距离海洋 远近而变 化的干湿 状况是导 致内部地 域变化的 主导因素。
其体现出 来的地域 分异规律 主要表现东 为:经度 地带性规 律。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西
西北温带及暖 温带荒漠地区
中心高寒草 原和荒漠区
边缘高山峡谷区
低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自然景观随海拔升高而 地势的强烈抬升,水 发生明显变化,从高原 热状况随高度变化 边缘向内部,垂直变化: 繁-简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 冷干旱,植被由东南向 北为校完整的高原,东南 西北表现为:山地森林 为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高山草甸-高山草原 夏半年有印度洋、太平洋 -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 的水汽进入
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 产业
位于中国
腹地,承 东启西
A、能源、矿产丰富 A、铁路运输力不足 B、林牧农业发达, B、黄土高原水土流 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失C、东北森林过渡 C、有色金属、重工 砍伐D、黄河中下游
A、发挥资源优势,建成能源 和原材料基地,B、发展农业, 建成商品粮和农林渔业基地C、
加强东西向运输通道建设,
200mm
贺兰山 东
内蒙古温带
草原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高原、地面坦荡、山脉少
贺 兰
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山
距海较近,半干旱气候,夏季 一 深居内陆,干旱气候,降水少,
降水较多,冬季长而寒冷可达 带 光照丰富,温差大
5-7个月
,
多为内流区
2 内流区(额尔齐斯河除外),河 0 流多、短小
0
温带草原为主,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 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 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 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 显。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 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教材》P10图1-1-9)
东部季风 区南北跨 度大,内 部自然面 貌仍有很 大差别。
纬度位置 变化的气 温是导致 内部地域 变化的主 导因素。
其体现出 北 的地域分 异规律主 要表现为: 纬度地带 性规律。
南
东部自然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教材》P10图1-1-9) A 北
3200℃
4500℃ 秦岭
针叶林、针
阔混交林、 草甸草原
日均温≥10℃积温3200 ℃等值线
地壤肥沃 一年一熟、春小 如黑土等 麦、甜菜等,商
品粮、林业基地
平原、高原 暖温带大陆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两年三熟或一年
地势西高东 性季风气候
两熟、冬小麦、
低
旱作、棉产区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荒漠、草原和 高山草甸,动 物稀少,土层 浅薄、多冻土
海拔高
多大江大河源地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微弱
下一步
三 经济区域差异
1、三大经济区的划分
经济 划分依据 区域
三大经 济地带
差异 经济发展水
平、经济发
展速度
东部经济带 中部经济带 西部经济带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内蒙古、黑、吉、晋、豫、
鄂、皖、湘、赣
西部经济地带:
新、藏、甘(陇)、青、宁、 陕(秦)、川(蜀)、渝、 贵(黔)、云(滇)
东部经 济地带
辽、冀 京、津 鲁、苏 沪、浙 闽、粤 桂、琼
2、三大经济区的比较
16
41.1 最发达
27
35.7 较发达
57
23.2 较落后
最多(59%) 最多 最快 最快
较多(27%) 较多 较快 较快
较少(13%) 较少 较慢 较慢
地理位置差异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
自然环境的差异
气候、地形、植被、土壤、资源
人类活动的差异
工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化
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读图,试分析比较A、B 的自然环境差异。
西藏自治区 广东省 高原山地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高山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森林 草甸 荒漠 常绿阔叶林 季雨林 冻土 荒漠土 砖红壤 红壤 河流源头多冰川 外流河 多雨水补给 太阳能 地热等 矿产资源 能源缺乏
0℃ 800mm
淮河
B
C
7500℃
D
南
地形差异
三面环山 平原广阔
西高东低 高原平原为主
山地、丘陵 及平原为主
C
多低山、丘陵
D
A 北
B
南
气候差异
温带 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C
热带 季风气候
D
A 北
B
南
植被差异
针叶林、针阔混 交林、草甸草原
落叶阔叶林 干草原
常绿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