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掘进机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第三节掘进机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集团公司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使用英国DOSCO公司的煤巷掘进机以来,到现在已使用过DOSCO公司生产的RH一25型和MK一ⅡB型,淮南煤机厂生产的AM一50型和EBJ一160HN 型,南京晨光机械厂生产的ELMB一75B和EBJ一132A型,佳木斯煤机公司生产的S100型和S200型及S150型,辽源煤机厂生产的EBJ一120型和EBZ一160型,以及三一重装公司生产的EBZ一160型和EBZ一200型,还有太原煤科院生产的EBZ一120TP型及天地公司上海分公司生产的EBJ一160SH型和EBJ一132型。

这些掘进机为集团公司走向辉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公司也锻炼出一批成熟的综掘队伍。

集团公司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掘进机经验以及机器保养、故障判断和处理经验。

为进一步普及掘进机的常见故障判断和处理技术,使年轻员工尽快掌握技术,我们编写了<掘进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小册子,为员工提供学习方便。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所写的内容未必全面和实用,请同行提出宝贵意见,我们感谢不尽。

一、液压系统常见故障
1、炮头空转不吃刀的原因
1)岩石太硬
岩石太硬会造成炮头不吃刀或吃刀慢。

对于功率小的掘进机尤其明显。

出现这种现象从截割火花特别大、从液压系统压力正常、截割电流超载可以看出。

在岩石太硬地质条件下不应使用掘进机作业,否则极易损坏设备。

首先会掉截齿座,例如晋华宫矿使用LH一1400型掘进机在12#层截割半煤岩时,岩石硬度为160Mpa(既f16),二个新炮头都掉10个齿座。

2)安全阀卸载
溢流阀卸载后不关闭会造成系统无压力。

判断方式可关闭操作阀从压力表看无压力显示。

应换阀。

3)先导无压力
有先导控制的液压系统当先导系统无压力后,无法推动液控阀动作。

判断方法是试验每个油缸机构都不动作就可以断定。

如LH一1300型掘进机的脚踏先导控制阀a没压下,见图1。

任意一个先导操作阀都不能推动液控阀动作。

当炮头回转限位阀b动作后不能自动弹出时回转不动作,而其他油路都动作,应先看回转限位阀是否复位。

2、升降和回转油缸推力小
1)回转油缸推力小的原因有管路和接头泄漏、溢流阀关闭不严、油缸活塞内泄和泵泄露等原因。

2)升降和回转油缸推力小首先看压力表,压力很低就是有泄露。

首先查外部各部位接头和液管有无泄露。

如外部无泄露则倒换升降和回转接头,哪路压力低是内部泄露。

见图2。

图2是EBJ一120TP 型掘进机的液压系统图,将炮头的升降和回转油路出口倒换,可判断出其中1路有泄露。

3)溢流阀关闭不严有泄露的查法是轮流操作升降和回转阀,压力都低是溢流阀关闭不严。

关闭操作阀并堵塞压力油出口,看压力表,低于正常压力而且回油口有油流出,是溢流阀关闭不严。

处理方法是换阀。

4)油缸内泄的判断方法是将跑头伸到煤壁或顶底板不再动作后,看是否有油流出可判定是油缸内泄。

以上方法都查不处问题就是泵内泄。

3、星轮和运输马达速度慢
1)马达内泄量大
装载和运输马达速度慢是马达泄露大所致,从压力表可看出压力低,再把马达泄油管取下看泄油量大小。

泄油量在空载应是滴油,重载应是成线流油,这是正常泄油。

如果泄油管空载满管流出,重载喷出,肯定是内泄超标。

这样应换马达。

2)溢流阀内泄
马达速度慢从泄油口看不出问题时,将装载油路和运输油路的操作阀互换,压力低的一路溢流阀内泄有内泄。

应换溢流阀或清洗
阀芯。

3)有的掘进机装载星轮马达由分流器控制分配流量,出现一个快一个慢,如果泄油不超标则应换分流器。

4、油管接头漏油
油管接头漏油有密封损坏、接头松动和背环位置错。

接头密封损坏直接可看出。

背环应上在O型圈的后面,位置错和无背环不耐压,应及时纠正。

密封和背环没问题则是松动,应换胶管。

正确的安装形式见图3。

图中4是“O”圈,5是塑料背环。

5、液压油箱温度高
液压油箱温度高有油位低于规定高度的原因,此时循环快温度容易升高,应及时补充油量。

油质污染会造成系统摩擦大而升温,可检查泄油看油质清洁度,污染大必须换油。

溢流阀调定压力高会造成温度高,应调低油压。

还有冷却水量不足,喷雾形不成雾状可判定水量不足,应停机。

否则会烧电机。

6、油泵内泄大
油泵内泄大会造成系统压力低。

判断的方法是轴向柱塞泵看泄油量可断定。

泄油量大无法修理,应换泵。

齿轮泵要关闭操作阀,油管接头无油流出时看压力,如果上不去就应拆开,如密封损坏换密封可解决,其他问题应换泵。

7、崩油管
崩油管现象有压力高的原因和油管耐压不够的原因。

从压力表看,油压不超过额定压力是油管耐压不达标,属质量问题。

溢流阀压力调得太高容易崩管,应将压力调为系统额定压力。

8、炮头和支撑油缸缓慢自卸
炮头和支撑油缸在工作中压力正常,关闭后缓慢自卸是液压锁阀芯有棉丝或小颗粒及头发丝夹在阀芯结合面上,造成关闭不严,时间稍长会自降一段距离。

处理方法是清洗阀芯。

9、先导油路压力低
有先导控制的液压油路中,工作中出现马达或千斤动作慢,先看
所有油路动作情况,如果都慢或都不动作是先导油路压力低,应
调高先导油路的压力。

在冬季地面试机,当车间温度低于5°C,由于液压油的粘度低,流动不畅,会造成先导系统压力上不去。

解决方法是长时间不带负荷运转油泵,看油箱温度计,高于10°C才能动作油路。

二、常见机械故障
1、炮头不转
炮头不转如果发生在截割工作中,是电机过载。

现象是炮头深入煤壁太深,有电机发闷声音应立即停机,否则会烧电机。

在正常工作中出现炮头不转一般是电控出现故障。

2、运输机跳链
发生运输机跳链先看刮板链的张紧度,以溜头链轮下面的链条能顺利进入回空槽为合适。

有卡阻应张紧刮板链。

还有刮板倾斜超过1个环也会跳链,处理方法是进行链条的长短搭配或更换链子。

也有连环伸长和链轮磨损超标引起跳链,判断方法是将链环卧进链轮中,只要有3个环不能连续卧进链轮齿中就是超标。

应更换。

曾经出现过新掘进机试机时一侧链轮一直跳链,经检验链条和链轮都没问题。

这种情况是运输机头跳链的一侧变形而引起的,变形原因是装卸运输过程受碰撞所致。

3、减速器有异响和温度高
减速器有异响是断齿或轴承损坏的碎块卡在齿轮中引起的,会发出声响。

掘进机只有截割减速器能听到,星轮或耙爪减速器和行走减速器则听不到。

只要听到有异响必须立即停机,更换齿轮或轴承。

星轮或耙爪减速器和行走减速器应经常检验油质,发现颗粒停机处理。

减速器温度高先看油位,低于油标应加油,截割臂和铲板的油位应置于水平位置看。

再看油质,污染大也会造成油温高,应换油。

如果有金属颗粒是齿轮或轴承表面磨坏,应更换。

齿轮油有污染或有颗粒,从放油口放一点油就可看出。

图4是S200型掘进机截割臂外形图,图中有3处放油塞。

放油时截割臂要处于水平状态,这样油中杂质能较方便流出。

4、油泵有异响
油泵有异响分两种,尖叫声是缺油。

摩擦声是密封盘磨损。

出现
尖叫声必须立即停机,否则会研坏泵。

首先看液压油箱的油位,油位低加油。

在冬季由于温度低,液压油粘度大,流动不畅也会产生油泵缺油,出现尖叫声。

如有煤峪口矿在地面冬季试机时,刚开泵有尖叫声。

这种情况应较长时间开泵,待油温升上来再操作阀。

泵有摩擦声说明已将密封盘和齿轮磨坏,需更换。

5、S100型掘进机炮头掉下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固定炮头的栽丝被拧断所致。

原因是截割轴花键磨损,内外花键之间间隙大,花键传递力矩时栽丝先受力而被剪断。

应更换截割轴,
6、截割减速器油位常降低
截割减速器油位经常发生降低的原因是减速器的进出密封损坏,润滑油流失所致。

应立即更换密封。

7、伸缩套筒千斤不动作
伸缩套筒千斤不动作先看套筒外圈螺丝有无松动,有松动会造成毡圈内环错位,阻卡套筒滑动。

应对好内圈紧好螺丝。

如果外圈螺丝不松,系统压力正常,则是活塞杆弯曲。

8、行走马达不转
行走马达不转先看系统压力,如压力正常再将履带支起,还是不转是减速器损坏,应打开修理。

9、马达容易出现的问题
掘进机现在使用的马达主要是曲轴联杆马达。

轴密封出现漏油先看泄油量,泄油量正常是密封损坏,换骨架密封。

泄油量大是马达磨损过度,应换马达。

三、电控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由于电控设备自身设有故障检测及显示装置,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电控箱上的故障显示板和安装在操作箱上液晶显示器来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和故障所在。

下面主要列出了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两个重要部件故障说明:
一、PLC故障
正常工作情况下,PLC各模块电源指示灯呈绿色,CPU模块“RUN”、“24V”指示灯呈绿色。

若系统无法工作;显示器与PLC 通讯错误;模块有红灯闪烁或指示;24V电源无指示。

均有可能为PLC故障。

原因
PLC交流电源超范围或无电源
PLC模块直流电源极性错误
模拟量模块输入开路或RTD模块短路或开路
机械损坏
处理方法
检查CPU模块供电及各模块供电是否正常
检查各模块接线是否牢固
确认外部无故障时可考虑更换相关模块
二、液晶显示器故障
系统得电时,显示器即开始工作并与PLC通讯,显示相关画面。

若开机后显示器无短鸣声;指示灯不亮;黑屏幕;显示通讯错误。

均可能为显示器故障。

原因
显示器供电故障(DC24V)
通讯线故障
机械损坏
处理方法
检查显示器供电是否为DC24V,极性是否正确
通讯线路接线是否正确
确认无外部故障时可考虑更换显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