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相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相关规定
为了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制定了临床合理用药相关规定。
首先,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该小组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制定本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对全院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该小组还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推进全院临床合理用药。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专家指导组也会定期开展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并对临床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进行指导,及时解决临床科室在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
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每月分别对各科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情况进行2~3次监查,其中合理检查监查工作由医务科和质控办牵头,合理用药督查工作由药剂科牵头。
其次,各职能科应履行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职责。
医务科和质控办应经常深入科室检查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讨论决策。
药剂科应定期公布全院抗菌药品和新特药品的使用情况。
各临床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医生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职责,及时纠正本科室医生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医生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执行同意书。
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损害。
最后,建立处方定期评估制度,每季度对高费用处方、高价药品处方和高销量增幅药物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并对不合理处方予以公示,以防止药物滥用。
处方评估中将采取随机抽取和重点抽取两点方式,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指征滥用药
物以及指征改善后应该停药而未及时停药、无针对性“大包围”式用药、违反联合用药原则用药等情况。
二、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用药合理性。
对于用药不合理的科室和医师,医务科将会上报,并发出预警通知。
根据情节轻重,相应的处罚也将会给予。
三、药剂科将会对医院每季度药品使用总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进行排序统计。
临床药师将会进行用药分析,重点实施监控。
合理用药咨询制度
为更好地向患者、医师、护士和公众提供优质药学服务,解答药学疑问,提供合理用药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1、用药咨询是应用药事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包括药理学、药动学、药品不良反应、安全信息等,承接公众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
2、药师应根据不同的咨询对象,从不同角度有重点地向其提供合理药物信息。
对特殊人群,应提示其用药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3、答询内容应可靠可信,应有据可查。
4、对于不能确切回答的问题,不要冒失地回答。
应积极
寻求答案,并进行恰当的回答。
5、建立咨询记录。
处方点评办法
一、药剂科负责全院处方点评工作,具体点评工作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规定。
二、处方点评工作人员负责处方的收集和审核,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处方点评。
三、对于存在较大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及时上报科里和医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四、对于突出的药物不良反应,应迅速采取措施,停止其药品的使用。
五、药剂科定期向全院公布处方点评结果。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医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点评内容
根据临床诊疗范围、药物治疗原则、处方管理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药品使用管理的要求,将下列内容列入处方评价范围:
1、处方药品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药;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肝病,处方用量不超过一个月用量。
2、抗菌素的规范使用。
对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有关管理规范的规定,对合理、规范使用抗菌素作出评价。
3、高价位药品用法用量。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较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4、处方药品费用。
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5、处方药品名称。
处方药品名称必须用中文、通用名称书写。
规范使用特殊药品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其他药品的合理、规范使用,需要参照有关管理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是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填写处方点评表,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结果需要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评价。
处方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处方项目填写、处方书写、合理用药和其他方面。
医务人员所开具的处方如果存在问题,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处方。
其中包括前记中必要项目有缺项,后记中签名等栏目有缺项,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此外,处方书写也需要注意医师签名、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方面的问题。
合理用药也需要注意大处方、高价药、适应症不符、根据患者点药开方等问题。
医院需要把处方的合理性纳入医师及其他科室的医疗质量考核范畴,通过质控办、医务科对全院的处方质控,把处方的合理性与奖金发放、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做到奖罚分明。
这样才能确保特殊药品的规范使用,提高医疗质量。
对于不合格的处方书写医师,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将会进行相应的批评、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等处理。
对于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规定的医生,将会依照《执业
医师法》第37条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相关
规定给予处罚。
为了实现临床合理用药,医师和药师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在药事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药学、医疗、院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对本科室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监督、管理和培训。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医疗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疾病治疗指南合理施治。
原则上,应在本院的《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用药。
针对抗菌药物、血液制品、麻醉及一类精神药品、高价位药品的使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定。
为了实现临床用药的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医疗科室应定期评估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并将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