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作者:梁蓬光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8年第12期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把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情感教育在语
文教学中的价值和优势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还能增进学
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探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科教学的不
断深入,更能促进学生的长远、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情感教育;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51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式
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并且情感教育也能通
过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得以实现。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能力,课堂中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并
逐渐摒弃应试教育,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和发现自我的课堂。
而新课改背景
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是将情感态度、个人价值观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三者相结合,共同推动教学目
标的完成。
新课标把情感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最重要的环节,它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 加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结合当前的语文教材以及
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找寻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感层面感受、体验,使学生在情感教
育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在全身心情投入的同时提升课堂效率。
中学语文是一门源于实际生活、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科目。
语文中的阅读主要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作文则
能挖掘学生的文字表达天赋,通过积极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让学生在语文
学习和情感熏染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3. 情感教育满足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方向起到引导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技能,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一旦教师的态度过
于强硬或是在课堂上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情感教育使得师生间的
沟通更加顺畅,使疑难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同时增进了学生情感态度的正向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 教师缺乏情感教育意识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在判定学生综合能力时也将成绩作为最
大依据,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忽略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情感要点,备课的内容和课堂的
教学活动也很少涉及到情感教育。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内容,不能感受到
语文科目本身的魅力,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2. 课堂中情感教学方法不当
虽然很多课程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有些问题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
例如,初中语文的
教学方法过于古板,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忽略了教材要表达的情感
和更深一层的内容。
许多文学名著不只有作者的情感,其中还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对
当时现状的评价,但教师都只是一笔带过,情感教育也只是表面形式。
3. 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过少
在课堂中有些教师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发展,也不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一些行为习惯,课下和学生的交流次数也非常少,精神上的交流出现缺失。
在课堂上,教师只按照流程讲解自
己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听课,教师也不进行管教,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三、解决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遇到问题的方法
1. 增强教师的情感意识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学生负责,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还应该给予学生
身心上的呵护和关爱。
课堂中是师生关系,课下是朋友关系,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
当学生
在生活或是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帮助。
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一般
都有深刻含义,需要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理解能力。
2. 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
教师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为了进行针对性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在此基础
上把学生情感的发展问题作为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
时要明确不同情感之间的差异。
有一些文章表达的意思比较深刻,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
3. 创造交流的机会,增进师生情感
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理解能力方面也有所差异。
有些教师急于求成,不了解学生
真正的问题出在那里,也不能及时帮助解决,最后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每位学生,然后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解疑答惑,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
同时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正确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应得到更多的
关注和实践。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该从情感意识、情感
教育的目的、情感交流的方式出发,探寻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并发挥其
价值,让情感教育在课堂运用中为学生身心发展助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基。
参考文献:
[1] 席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文田初级中学5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