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沙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飞窜(cuàn)胆怯(qiè)震怒(zhèn)
B . 号叫(hào)蜿蜒(yán)蠢笨(chǔn)
C . 翡翠(fěi)飞沫(mò)呻吟(yín)
D . 苍茫(máng)火焰(yàn)寂寞(mò)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撅断牡蛎一杯黄土一代天骄
B . 窸窣秘诀自以为是重导覆辙
C . 谀词睿智化为乌有歇斯底里
D . 陨落扶掖与日具增从容不迫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 .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 .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 .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4. (2分)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好,同志们有救了”!他狂喜地喊道。

B . 他急忙迎上几步,看得更清楚了,前面一个人的挎包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十字。

C . 不行,得赶快找部队去,救同志们的生命要紧呵。

D . 而他,却在首长赶去卫生部救治的路上,拦住了他的担架……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5. (2分) (2017九上·常德月考)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B . 刚发行的这一期《青年文学》,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

C . 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弹对中国公民伤害,日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 . 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

6. (2分) (2019八上·义乌期中)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B .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C .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 .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20八上·潘集期末) 补写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4)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战乱中家书弥足珍贵的诗句是,________。

(5)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

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宋太祖怕史官
宋太祖尝弹雀①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恕,诘其故。

对曰:
“臣以尚②急于③口弹雀。

”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

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

②尚:还是。

③于:比。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

①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徐②自当有史官书
之当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含义。

上怒,诘其故。

(3)从文中看,上“惧”的是“说”的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

B . 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

C . 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

D . 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

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日:“且著襦,寻作复祥③。

”儿云:“已足,不须复祥也。

”母问其故,答日:“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

②襦(rú):短袄。

③复裨(kon):夹裤。

祥,裤子。

④下:下身。

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止得襦________
②母殷夫人自成之________
③寻作复裨________
④母甚异之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母殷夫人自成之骈死于槽枥之
B . 母问其故其真不知马也
C . 故不须耳故虽有名马
D .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3)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 .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 . 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 . 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谓康伯日:“且著襦,寻作复裨。


②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1. (15分) (2017七上·山亭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一杯水的温暖
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段。

毒辣的日头悬在半空里,炙烤着大院里的一草一花,水泥路白亮亮的,反射着刺眼的光,没有一丝风,没有一个人走动,整个院子像中暑了,蔫头耷脑地躺在烈日下。

谁也没有想到,一辆运水的人力三轮车碾压着自身的影子,踏进院里来了。

三轮车摇摇晃晃、吱吱呀呀地行进着,在宿舍楼前停下了。

车上下来一位中年人,淋漓的汗水漫流在黝黑的脸上,浸湿了上身那件灰色的衬褂。

他扯起搭在肩上的毛巾,囫囵擦了一把汗,便从车袋里摸出一个装饮用水的瓶子,摇了摇是空的,就又放回去了。

水没喝上,中年人有点失望,但也就是一瞬间,他抬起头,眯着眼望了望,迅即从车上搬起一桶水,扛上肩,往宿舍楼里走去。

原来,他是来给住在楼里的人家送水的。

攀上,跨下,中年人搬着一桶又一桶的水往楼里送。

几趟下来,他想喝杯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可是那些人家都只是从透着冷气的门缝里塞给他五元钱,就让他把水放下了,他连讨杯水的机会都寻不到。

总算只剩下一桶水了,并且还是二楼的,他算计着送完这桶水踏着空车回去,顶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喝上水了。

一想到马上有水喝,脚下又有劲了。

门铃一响,不想这回门全打开了,是一位大妈,看见中年人连声叫道:“哎哟,看把你热的,快进屋来歇歇!”
中年人放下水,看了看自己的模样,不好意思往屋里走,大妈见状,一把把他拉了进来,光洁的木质地砖上,留下了几个脏兮兮的脚印。

大妈赶紧挪过一台风扇,凉爽的风顿时源源吹向中年人。

“师傅,今天怎么是你送的水?”大妈问。

“听说跑这路的顾不过来,我是他们临时叫来的。


“是的,都打电话要水,能顾得过来嘛。

”大妈说这话时,已将一杯水递到了中年人面前,可是中年人没有接,问:“大妈,您家有一次性茶杯吗?”
“……”大妈望着中年人,有些疑惑。

“大妈,我患过肺结核。


一丝黯然从大妈的脸上掠过,随即淡然一笑,说:“不必顾忌,没事的,你快喝吧,是温水。


中年人接过水,脖子一仰,干了。

一杯温水下肚,他感觉舒坦多了,就返身从门口把水提进来,拆了封,装到饮水机上。

大妈也就让中年人帮着装水,等他装好了水,掏出五元钱来给他。

中年人收了钱正要离去,大妈又叫住了他,让他等一等。

大妈去房里取回几盒药来,对中年人说:“这是进口药,专治那病的,你拿去问问医生,要是行就服了吧。

记着,那病要根治,一旦复发就有些难了……”
大妈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异样,中年人不解地望着大妈,大妈将药塞进他的手里,又说:“拿着吧,我女儿从国外寄来的,都是上好的药,只是……我家老头……他自个耽误了……”
中年人明白了,心里难过起来,两眼一润,想说些什么,可一时又不知从哪里说起,像个孩子似的站在大妈的面前,好一会才说:“大妈,您老人家今后要是有力气活,就打我电话!”
踏车回去的时候,中年人感觉腿脚都是劲,日头好像减了几分威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按照要求,品味下面的词句。

①“整个院子像中暑了,蔫头耷脑地躺在烈日下。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妙处。

②“一丝黯然从大妈的脸上掠过,随即淡然一笑,……”句中的“黯然”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读完这篇短文,我们倍感温暖,请结合短文的内容,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12.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

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之前狗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

那一年我们在菜田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

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

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

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线,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

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

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

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

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

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

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

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

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

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

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

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

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

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

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

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

如果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
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

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魂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

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

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

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

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

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

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

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⑥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

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

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

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⑦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

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
(选自2016年5月8日《文汇报》,作者舒飞廉,有删改)
(1)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第②段对“青蛙蚱蜢”和“狗”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5)文章结尾写妻子老家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就是“我”当年决心下堤修车的村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3. (12分) (2017九上·青浦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題
【材料一】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新增了不少智能设备。

智能翻译机成为接送嘉宾的司机与外国嘉宾沟通的“神器”。

智能应答机器人能为迷失在小桥流水间的嘉宾带路。

无人超市门口,用户通过手机淘宝App 和快速面部特征识别完成“刷脸进店”。

在情绪营销“Happy购”展台,仪器会根据用户的微笑给出不同的折扣。

在停车场,只要先将车牌和支付宝绑定,车子驶离的瞬间,智能摄像头就会准确识别车牌,自动从车主的支付宝里扣取停车费,乌镇也成为全国首个“无感支付”景区。

【材料二】下列图表选自《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7)》。

(注: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
(1)材料一是某同学要出黑板报的内容,请为之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 . 《全球人工智能群雄逐鹿,谁领风潮?》
B . 《“无人店”变身“懂人店”》
C . 《从乌镇的窗户瞭望人工智能的璀璨星光》
D . 《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
(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不久前,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发表演讲:“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此言一出,引起轰动。

对人工智能你有什么看法?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2020·河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本又是鸟反复练习飞翔。

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答案:10-4、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
考点:
解析: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