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永川区萱花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重庆永川区萱花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了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读图,回答9~10题。

9.这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甲乙丁丙
D.乙丁甲丙
10.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度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于其它三地
B.乙地和甲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同
C.丁地所在纬线圈的长度约是甲地所在纬线圈长度的一半
D.甲、乙两地由于自转线速度不同,使它们自转一周所需时间长短也不同
参考答案:
B C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9分)
(1)甲、乙两城市中,_____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因为该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地的商业网点密度要小于乙地的商业网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地的运输网由_____________组成。

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

(4)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那么,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
(1)乙水陆交通便利附近聚落(居民点)数量较多,(市场广阔)。

(2)山区地势起伏,交通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

(意思对即可)
(3)公路铁路公路河运(或答水运)
(4)乙
3. 图7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8~19题。

18.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
A.白天
B.夜晚
C.冬季
D.全天
19.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参考答案:
A D
4.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如下图。

读图,完成问题。

31. 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共用基础设施
B. 加强相互竞争
C. 靠近原料产地
D. 获取邻厂信息
32.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 管理经验
B. 资金
C. 科技
D. 廉价劳动力
参考答案:
31. A 32. D
试题分析:
31. 工业集聚的原因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所以A正确。

32.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人工资提高,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廉价劳动力。

5. 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参考答案:
B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4. 材料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 15亿~16亿
B. 15.1亿~16.6亿
C. 8亿~9亿
D. 14亿~15亿
5.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
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
参考答案:
4. C
5. D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概念区分,环境人口容量指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指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

所以15亿-16亿和15.1亿-16.6亿均为环境人口容量,8-9亿为人口合理容量,14-15亿为预测人口数量。

故选C。

【5题详解】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和地区开发程度等,国家的政策影响的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

故选D。

7. 读下图“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 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
C. 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 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4. 联系图中四大圈层,能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 太阳辐射
B. 热力环流
C. 水循环
D. 海陆变迁
参考答案:
3. A
4. C
【3题详解】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圈层,A对;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与岩石圈上部,B错;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是对流层,平流层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故C错;岩石圈厚薄不一,大陆厚,海洋薄,D错。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水循环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故选C。

8.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图中所示为水平气压状况,可判断该飞机()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东侧吹来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南部为高压区,北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图中为正西风,而飞机自东西向飞行,为逆风飞行,故选B。

9. 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下图为四个国家1950年、2010年、2050年(预估)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

31. 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 )
A. 印度、中国、日本、美国
B. 印度、日本、中国、美国
C. 美国、日本、中国、印度
D. 美国、中国、日本、印度
32.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控制老龄人口数量
B.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C. 鼓励老龄人口外迁
D. 大力推行居家养老
参考答案:
31. C 32. B
31.结合选项的四个国家看,目前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中日本老龄化程度尤其高,而印度最低,并结合对2050年的预估信息,可判断乙是日本,丁是印度,甲是美国,丙是中国。

所以选C。

32.从材料来看,各国的老龄化状况无法避免,因此无法控制老龄人口数量,同样老龄人口外迁也不符合实际。

居家养老是养老方式之一,国情不同,养老方式差异较大,如中国目前主要是居家养老,但老龄化问题依旧存在并不断加重,故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是可行性措施。

所以选B。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于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

此时美国华盛顿(西五区区时)留学生的时钟指针正确指示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C
11.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有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①,理由是线路最短。

B.修建b镇到d镇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考虑地形因素。

C.为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区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D.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占用土地。

参考答案:
C
12. 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俄罗斯
参考答案:
B 美国地域广阔,且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故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俄罗斯虽然土地面积广阔,但由于所处纬度高,故热量不足制约农业生产。

13.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 ①-降水
B. ②-蒸发
C. 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8.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 海洋蒸发
B. 地表径流
C. 水汽输
送 D. 凝结降水
参考答案:
B C
14.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
B.没有液态水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交替周期长
参考答案:
A
15. 生态农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旅游观光,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生态农庄最适合布局在
A. 风景秀丽的旅游区
B. 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
C. 交通便利的城郊地区
D. 规模宏大的农业种植基地
参考答案:
C
生态农庄突出“生态”和“农庄”;故B错;旅游区有的是在城市,有的地区人烟稀少,故A错;生态农庄是以市场为导向,交通便利的城郊地区,吸引的人口多,且城郊环境相对较城市好,C对。

规模宏大的农业种植基地,吸引的多是农产品的销售人员,目标客户较为单一,且有的离城市较远,D 错。

16. 中央电视台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015年2月18日晚上8:00正式播出,中央台所有国际频道同步直播。

家住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李先生也想看晚会直播,则他应在当地几月几日几时打开电视机( )
A. 2月19日7:00
B. 2月17日7:00
C. 2月17日19:00
D. 2月18日7:00
参考答案:
D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时间为2月18日晚上8:00,纽约位于西五区,与东八区区时差13小时且位于西侧,据东加西减原则可计算其区时为2月18日20:00-13=2月18日7:00。

故选D。

17.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近些年,京津冀地区的许多城市小区推广建设下沉式绿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京津冀地区
A. 2013~2014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B. 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 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D. 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37. 在城市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A. 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 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 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 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8. 建设下沉式绿地的主要目的是
A.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B. 防治城市土壤盐碱化
C. 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D. 提高城市地表对雨水的涵蓄能力
参考答案:
36. D 37. D 38. D
【分析】
本题以京津唐地区城市的有关图文数据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以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首先弄明白柱状图所涉及的各项数据以及各种图例符号所对应的数据,然后结合下沉式绿地图片理解什么叫下沉式绿地。

【36题详解】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柱状图判断2009-2010年城镇人口增长的数量要多于2013-2014年城镇人口增加的数量,而2009-2010年城镇人口数量要小于2013-2014年的数量,故2009-2010年城市化速度要快于2013-2014年,所以A错;城市人口主要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但不能说明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一定是城市人口,因此不能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比重视为城镇化率,所以B错;据图判断城镇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大规模蔓延的现象,所以C错;根据材料“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及图中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可以推断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因此D项正确。

【37题详解】
据图判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不断下降,但是农业产值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条件、科技条件等,因此无法判断第一产业的比值是在不断下降的,所以A错;根据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变化可以判断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B错;京津冀地区工业体系完善,发展较早,现在应趋向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错;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而且数量庞大,结合北京、天津的城市职能可以推断第三产业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D正确。

【38题详解】
下沉式绿地是无法解决一座城市的城市内涝问题的,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此A项错误;京津唐地区的城市市区是不会出现土地盐碱化的现象的,因此B项错误;下沉式绿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地表对雨水的涵蓄能力而不是为了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因此C项错误;由下沉式绿地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地表对雨水的涵蓄能力,因此D项正确。

18.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2号上午,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发射新型火箭Falcon 9
FT(猎鹰9号FT),并在发射10分钟后非常完美地回收了一级火箭,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火箭回收并重复利用使我们建立火星基地成为可能,为人类在火星建造城市铺平了道路,这是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生活的重要一步。

请问火星是图中的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人类发射的火箭可以到达太空,表明该火箭已经离开了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3. 图中天体都不属于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参考答案:
1. C
2. D
3. C
【1题详解】
太阳系天体系统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

由此可知火星是图中的③,C项正确。

【2题详解】
人类发射的火箭可以到达太空,表明该火箭已经脱离了地球,离开了地月系;但是火箭没有离开河外星系、银河系和太阳系系,D项正确。

【3题详解】
图中显示为太阳系天体系统及其部分天体构成,它们不属于河外星系,C项正确。

19.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表示为
A.上升的直线 B.下降的直线C.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D.抛物线
参考答案:
C
20.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A. 地下水
B. 湖泊水
C. 河水
D. 冰川水
参考答案:
C
【详解】目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而由于河流水比较容易开发,地下水、冰川水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主要利用的河流水,C正确。

21.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长乐副中心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

完成22-23题。

22、下列有关大桥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建造难度低,造价小
B、途径地区地势起伏大
C、所经地区风大、浪高、流急等特点
D、比海运运量大,连续性好
23、促使大桥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科技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参考答案:
C D
22. 某地M(320N,1210E),它所属的时区为
A.东2区 B.西2区 C.东8区 D.西8区
参考答案:
C
23. 近年来,东北地区大量人口迁出。

据统计,2010~2015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出约24万人。

据此完成4~6题。

4.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气候条件恶化 B.人口容量减小
C.经济增速下降 D.政府鼓励外迁
5.东北地区人口外迁的主要方向是
A.京津冀 B.新疆 C.海南 D.京沪深
6.东北地区人口长期净迁出会导致
A.养老负担加重
B.环境承载力提高
C.生育水平上升
D.城市化水平下降
参考答案:
CDA
24.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的94%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等少部分地区露出海面。

新西兰GNS科学研究所一项长达六年的研究发现,Zealandia海底蕴藏着价值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

读Zealandia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按成因划分,蕴藏成百上千亿美元化石燃料能源的岩层主要属于
A. 喷出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侵入岩
16. 依板块构造学说观点,Zealandia跨越了
A.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B.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参考答案:
15. C 16. B
15. 按成因划分,化石能源是地质时期,特定条件下,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都分布在沉积岩层中。

蕴藏成百上千亿美元化石燃料能源的岩层主要属于沉积岩,C对。

喷出岩、变质岩、侵入岩都经过高温环境,没有化石燃料,A、B、D错。

16. 读图,依板块构造学说观点,Zealandia跨越了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对。

没有跨越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A、C、D错。

25.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A
2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
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④⑤
C. ③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D项。

点睛: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4)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5)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6)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二、多选题(共10分)
27. (双项选择题)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压力大
B 人口分布不均
C 经济技术水平低
D 环保法规不完善
参考答案:
AC
28. 某产品获得图所示标志认证,表明该产品:()
A.是旅游纪念品 B.是“绿色食
品”
C. 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 D.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参考答案:
CD

29. (双项选择题)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铁矿石一煤炭一港口
B.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一工业集聚一工业地域
C.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一钢铁工业区一钢铁城市
D.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一糕点厂一糕点城
参考答案:
BC
30.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植物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导致岩石化学风化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海南岛沿海由于人类的挖沙、采礁,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D.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参考答案:
AC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的老年人将从“十一五”期间的500多万人提高到800多万人。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试说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现代型
(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龄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

(3)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高,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措施: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

当前我国人口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人口增长趋于低速增长状况。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在2030年前我国人口持续增加,之后由于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等原因导致人口负增长,分析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可知,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32. 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小时内,降雨量达77.3 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 828 m,流域最低点海拔1 340 m;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 794 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 330 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144.2×104 m3和
97.7×104 m3;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 500余间。

下图为舟曲县泥石流流域图。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

(2)自道光三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沟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

据材料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该地在防灾避灾方面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沟谷总体上呈南北向延伸,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

由于沟谷强烈侵蚀下切,横断面呈“V”字形或窄深的“U”字形,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2)自然因素:①高山峡谷地貌,树枝状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②地质活动频繁,岩体破碎,长期的风化侵蚀及汶川地震等强烈的地质活动,为该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③强降雨天气成为泥石流爆发的触发条件,诱发滑坡和崩塌并进一步集聚了岩土物质。

人为因素:①多道人工拦挡坝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多个集中固体物源,暴雨冲毁拦挡坝起到放大泥石流灾害的效应;②人类活动、人口的增长使得泥石流危险区被不断开发利用,避灾意识薄弱,增大了灾害的损失。

33.
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⑵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农业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34. 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是_________压,②是_______压。

(2)图中③是_______力,④是______力,⑤是______。

(3)该风向形成图是
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C.图中的风向右偏D.图中的风向左偏
(4)在______的作用下,大气由_______气压区向_______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5)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______
偏,南半球向__________偏。

_______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6)近地面的风,除受_______力的影响外,还受______力的影响,该力的作用是减小风速。

(7)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不与等压线垂直,而是成一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高低
(2)地转偏向水平气压梯度风向(3)B D
(4)水平气压梯度力高低(5)地转偏向右左地转偏向(6)地转偏向摩擦
(7)夹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