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体
政体是什么
![政体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09b57c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7f.png)
政体是什么
政体是指: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政体。
如科学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则可以是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等不同的形式。
而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每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都会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
政体一般分为三类:封建制,半封建制和共和制。
如中国,属于共和制,指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国度。
以部落酋长为国家元首的国家,为封建制国家。
半封建制国家是指,由国王掌握国家权力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是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政体是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政权组织形式则是政体的具体化。
政体和国体的概念
![政体和国体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0d4ce4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2.png)
政体和国体的概念
摘自网络政体:政治体制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体现。
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经济、文化、外贸等政策也不同。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政体是国体的体现和反映,对国体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政权组织形式适合于国家性知识,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服务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不适合于国家性质的时候,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破坏作用。
国体: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国体是政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政体的存在形态。
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与之相匹配。
第五讲+国家的政体形式
![第五讲+国家的政体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78868bdaef5ef7ba0d3ca6.png)
僭主政体(Tyranny)
热爱权力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类型
一人统治 少数人统治 多数人统治
为了公众利益 (正当政体)
君主制
贵族制
共和制
为了私人利益 (变态政体)
僭主制
寡头制
民主制
分析与思考
1. 政体循环论:制度变迁的逻辑
2. 混合政体论:如何塑造最稳定的制度 3.古典政体分类论运用于现代的困难:权力的直接
二、政体思想及其演变
1. 古典政体理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2.近现代的政体思想与理论:
马基雅维利:君主与共和 孟德斯鸠:权力制衡
密尔:代议制的正当性
柏拉图的政体类型
政体类型 贵族政体(Aristocracy) 勋阀政体(Timocracy) 寡头政体(Oligarchy) 平民政体(Democracy) 统治者的特征 慈善正义的人 热爱胜利和荣誉的人 热爱金钱的人 热爱自由的人
讨论: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论
(一)三种政体的腐化及其挽救 1、民主共和制政体的腐化: 不平等精神或极端平等精神的产生,前者使得民主共和制走向君主
制或贵族制,后者使得民主共和制走向一人独裁或(多数)专制 主义 2、贵族共和制政体的腐化: 节制或宽容原则的丧失而产生专横,直至出现暴君 3、君主制政体的腐化: 君主私欲的膨胀,放弃荣誉原则,他的大臣失去了人民的尊敬 4、专制政体本身就是一种腐化的政体,必然会走向腐化,但是气 候、宗教或人民的才智可能会延缓这一趋势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政治契约,以保障和促进公民自由为目的,规定 和限制着统治者行使权力的方式和边界 2、最高统治者经由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 人民的同意还体现为由人民所同意的统治者来统治 自由的选举体现为各竞争性政党通过自己的政治纲领而换取选民的同意 3、政府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为了防止统治者集体滥用权力,行使各种政府权力的统治者之间必须分开, 并且让他们以野心制约野心 4、有限的政府 为了防止多数的暴政,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思想和言论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都应该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 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必须要保有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来与政府 相互制衡,公民必须要保有结社自由和反抗政府的权力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政体的含义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政体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c66238afab069dc5022017d.png)
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体名词解释
![国家的政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db7ff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4.png)
国家的政体名词解释政体是一个国家运行的体制和规则的总称,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式。
在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包括民主制、专制制、君主制、议会制等等。
不同政体的特点和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福祉。
一、民主制民主制是一种基于民主原则的政治体制,即国家政权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决策,并通过选举或公投来选举领导人或制定法律。
民主制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不同政治派别和民意的多样性。
议会制和总统制是民主制中常见的两种形式。
1.1 议会制议会制是民主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通过选举产生议会成员,并由议会选出国家元首或总理。
议会成员代表着选民的意愿,通过辩论和协商制定法律和政策,对政府行使监督和决策权。
英国和德国等国采用议会制。
1.2 总统制总统制是民主制另一种常见的形式,主要特点是通过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或总统,并由总统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总统制下,政府的成员由总统任命,总统独立于议会,但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美国和法国等国家采用总统制。
二、专制制专制制是一种以个人、党派或团体为中心,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且对人民自由和权利限制严重的政治体制。
专制制强调统一指挥和集中决策,对异议声音采取打压控制的措施。
这种政体往往缺乏廉政和监督机制,极易造成腐败和滥权。
2.1 独裁制独裁制是专制制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少数人手中,决策和控制权高度集中,对政治反对派采取镇压手段。
独裁制往往伴随着严格限制言论自由、封闭的媒体环境和违反人权的现象。
朝鲜和古巴是典型的独裁制国家。
2.2 专制党制专制党制是专制制的另一种形式,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党派或政党组织手中,个人或团体对政党高度控制,常存在长期执政和党内高度权力集中的现象。
在专制党制下,政府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民意参与,权力滥用和腐败较为突出。
中国和朝鲜是专制党制的代表。
三、君主制君主制是一种政治权力由君主继承或世袭,国家元首为君主的政治体制。
政体名词解释
![政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32889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a.png)
政体名词解释:1.施政的要领、方针。
2.国家的政治形态,即国家运用政权所表现的形式。
如:「民主政体」、「专制政体」。
政治体制,是政治学科政治名词。
政体(Form of Government),为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
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同义词与政治体制近义的称呼还包括“政权形式”、“国家形式”、“政府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政府制度”,这些都是针对政治上的分类用语。
历程对政体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
从古希腊时期多种多样的城邦制度,一直到启蒙运动后的的制度实践,各种体制纷繁登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密尔,西方政治思想家们对国家政体进行了长期的总结和研究。
古典政体西方对政体理论的系统阐释可以追溯到柏拉图。
他在早年所写的《理想国》中提出了五种政体周期循环的理论:分别是贵族政体(aristocracy或王制 kingship)、斯巴达-克里特政体(timocracy,或译作勋阀政体或权门政体)、寡头政体(oligarchy)、平民政体(democracy)、僭主政体(tyranny)。
五种政体循环更替。
贵族政体由于对生育的无知,导致人口素质下降,私有财产和家庭产生,自由人变成奴隶,从而退化为勋阀政体;勋阀政体对战绩、荣誉和金钱的迷恋,导致少数人聚敛大量财富,从而退化成寡头政体;寡头政体以财产决定地位,导致穷人对富人的憎恨,从而平民政体取代寡头政体;由于平民政体过度崇尚自由,导致秩序丧失,道德沦丧,使得有了极权政治产生的土壤,从而僭主政体取代了平民政体;僭主政体完全凭僭主的意志行事,极权的专制走到尽头又使贵族政体有了产生的可能。
柏拉图在晚年时,在其《论政治家》中重新提出了政体的分类观点。
首先根据统治者人数将政体分为由一人统治的君主政体(或称王制 kingship),由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和多数人统治的平民政体;然后根据是否实行法治,与这三种政体一一对应,分别产生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
第六讲+国家的政体..
![第六讲+国家的政体..](https://img.taocdn.com/s3/m/b1102620ccbff121dd3683be.png)
第二部分 现代国家的政体类型
1. 极权主义政体(Totalitarianism): Totalitarianism): 2.威权主义政体(Authoritarianism) 2.威权主义政体( 3.自由民主宪政政体(Liberal Democracy 3.自由民主宪政政体( or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4.案例:美国的一个地方政府 4.案例:美国的一个地方政府
美国地方政府管什么? 美国地方政府不管什么? 美国地方政府的人员组成:技术官僚和议员 美国地方政府的政策过程:一个案例
美国地方政府技术官僚的招பைடு நூலகம்广告
招聘职位:规划建设局局长 职位性质:高级主管 上级主管:市政最高行政长官 部门职工人数:76 部门职工人数:76 工资:100,000~120,000美元,根据资历而定 工资:100,000~120,000美元,根据资历而定 其他福利:车费补助3000 其他福利:车费补助3000美元/年;退休金、医保;年假四周 3000美元/ 资格要求:硕士,城市规划/ 资格要求:硕士,城市规划/建筑,公共行政管理 知识领域:(1 知识领域:(1)精通各种联邦、州以及适用于地方政府有关城市规划、建 筑的法律; (2)精通各种其他市政法规 (3)精通各种政府购买程序以及与承包商谈判的技巧 (4)精通市政预算程序和预算控制 (5)最低10~15年以上类似的管理经验 )最低10~15年以上类似的管理经验
三、马基雅维里的政体类型
君主制:世袭君主国,新的君主国 共和制:打破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循环论
四、孟德斯鸠的政体分类论
一、君主政体:一个人按照既定的法律进行统治。其驱动力(原则) 为荣誉 二、专制政体:一个人不受法律的约束而随心所欲、反复无常地统治。 其原则为恐惧。 1、有宗教的专制政体:专制者受宗教条约束 2、没有宗教的专制政体:专制者只遵守习惯 三、共和政体: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其 原则为美德 1、民主共和政体: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并通过选举来指派自己 的代理人行使具体的管理权。美德体现为爱祖国、爱平等 2、贵族共和政体:最高权力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由贵族参议会来 处理共同事务。美德体现为节制
民主政体名词解释
![民主政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51188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6.png)
民主政体名词解释【原创版】目录1.民主政体的定义与概念2.民主政体的分类3.民主政体的主要特点4.民主政体的优缺点5.我国的民主政体实践正文【民主政体的定义与概念】民主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政权归属于人民,由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在民主政体中,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政体主张政治平等、主权在民,强调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政治权力的根本来源。
【民主政体的分类】民主政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按照国家权力的分配,民主政体可分为总统制、议会制和半总统制等;2.按照选举制度,民主政体可分为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等;3.按照政治文化传统,民主政体可分为西方民主政体和东方民主政体等。
【民主政体的主要特点】民主政体的主要特点包括:1.主权在民:民主政体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2.政治平等:民主政体强调每个人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3.多数原则:民主政体采用选举制度,以多数原则决定政治领导的归属;4.代议制:民主政体实行代议制,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5.宪法制约:民主政体强调宪法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人民权利。
【民主政体的优缺点】民主政体的优点包括:1.保障人民主权:民主政体使国家的主权在民,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2.政治平等:民主政体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有利于社会公平;3.权力制衡:民主政体中存在权力制衡机制,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4.政府负责:民主政体使政府对人民负责,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能。
民主政体的缺点包括:1.决策效率低:民主政体的决策过程往往较长,可能影响政府治理效率;2.多数暴政:民主政体中可能存在多数暴政现象,忽视少数群体的利益;3.政治腐败:民主政体中可能存在政治腐败现象,损害国家政治生态。
【我国的民主政体实践】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典型的民主政体。
国家政体
![国家政体](https://img.taocdn.com/s3/m/437826bf69dc5022aaea0094.png)
君主府 民主政府
贵族政府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代希腊政治学 家。他根据执政者的人数把政体划分为:
贵族政体aristocracy 军事政体timocracy 寡头政体oligarchy 平民政体democracy 僭主政体tyranny 晚年:君主政体 贵族政体 平民政体-寡头、寡头、暴民政体
总统共和制
(美国、埃及 ……)
概念
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 首脑,由总统组织和领导政府, 政府对总统负责的政体形式。
布 什
特征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一个人担任 ②政府和国会二者互不归属 ③国会对总统违宪可提起弹劾 ④三权分立和制衡的特点比较突出
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俄罗斯
……)
定义
兼有议会制和总统制某些 戴 特征的一种特殊的政体形式。 高
4、当代民主理论家J· 林茨认为,极权主义政体从内容上 可以如此界定: (1)有一个一元的非集体的权力中心,任何制度机构 或团体的多元性均从该权力中心获得合法性,社会接 受该权力中心的仲裁,大多数政治活动均来源于这一 权力中心; (2)存在一种排他的、自主的和具有知识性的理念设 计,统治集团或领袖,以及统治政党均认同这一理念, 并利用其作为政策和合法性的基础; (3)党和各种独占性的团体鼓励、要求和提供政治参 与的途径,主动动员社会成员积极加入政治团体,参 加集体性活动。 极权政权是在现代工业主义扩张运动中产生的,通过组 织、宣传、动员等手段,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 领域在内的所有方面实行全面的控制和集中管理。这 种政权具有明显的特征。
①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全国 人大实行一院制。③人大代表由民选产生向选 主要特征 民负责。④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 组成部分。⑤中国共产党在人大体制中处于政 治领导地位。
国体、政体
![国体、政体](https://img.taocdn.com/s3/m/3faa597e8e9951e79b8927e4.png)
教学过程:
一、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1、什么是国体和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二、国家的含义
1、从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构成要素看;每个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这些要素构成的,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国度。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因此,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容。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此外,国家还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2)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议会共和制,总统一般不掌握实权,在总统共和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第二,国家元首、议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下,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在总统共和制下,总统领导的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既是互相独立,又是相互制约的。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得对总统提出不信任案,总统也不能解散议会。当然,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体,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
③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剥削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敌人的统治,是新型的国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国家产生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原因。
3、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维护哪个阶级利益的政策。在当代,美英等国是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所以它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在我国,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全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分别是什么
![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d8c715076a20029bd642d8a.png)
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分别是什么(一种)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后香港、澳门回归,因历史原因,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国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由于内战原因未能统一,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回归后也适应“一国两制”,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种)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亦即国家的性质。
具体说,一个国家的国体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权力,哪些阶级是统治阶级的同盟者,哪些阶级处于被统治和被压迫的地位。
中国宪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作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宪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作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决定了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三章政体
![第三章政体](https://img.taocdn.com/s3/m/cba861ff941ea76e58fa045d.png)
第三章政体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第二节选举制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一、政体的概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优越性1、政体的含义政体,也称政权组织形式。
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与政体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首先,国体决定政体,政体适应国体,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的组织形式。
有什么样的国体就会有与乊相适应的政体。
其次,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
一是当政体适合于国家性质的时候,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服务作用,可以积极地促进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是当政体不合适国家性质的时候,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就表现为破环作用。
3、政体的类型(1)奴隶制国家的政体和封建制国家的政体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出现过君主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三种政权组织形式。
3、政体的类型(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
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共和制又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和委员制三种。
3、政体的类型(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由于各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不同,采取了互相区别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普选,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直接地反映和准确地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基本形式。
民主集中制是指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作出决定的决策方式,是民主与集中的辨证统一。
政体分类的标准
![政体分类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0b20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f.png)
政体分类的标准
政体是指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通常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政体分类标准:
1. 根据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来划分政体类型,包括君主制、共和制、议会制、总统制等。
2. 根据政府权力的来源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政府权力的来源来划分政体类型,包括宪政制、绝对制、相对制等。
3. 根据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来划分政体类型,包括稳定制和变制两种类型。
4. 根据政治制度的自由度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政治制度的自由度来划分政体类型,包括专制、极权、自由、半自由、不自由等类型。
5. 根据政治制度的社会性质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政治制度的社会性质来划分政体类型,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类标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政体类型划分结果,因此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来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政治学原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治学原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5581d321195f312b3069a591.png)
美国是实行总统制的典型国家。
(二)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 总统由全民投票选举产生,有法定的任期。
总统拥有重大权力,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总理 和政府又必须向议会负责,当议会提出对政府 的不信任案时,政府也要向总统提出辞职。
苏维埃制是俄国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 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按照苏维埃制,最高苏维埃实行两院制,它 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 他一切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向它负责。最高苏 维埃设立主席团作为常设机构;苏维埃的代表由 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 地瑞金建立了中央政权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
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 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 民主共和制:委员会制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民主共和制的政权 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 家民主共和制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政 权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政权,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实现了本质 与形式的统一,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制”。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 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 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 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即国家 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若干 机关分工行使;
政体循环论
![政体循环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3d2a3183c4bb4cf7ecd193.png)
柏拉图认为,一共存在五种类型的政体,即贤人政体、军阀政体、财阀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
贤人政体是指“王政或贵族政治”,是由统治者中一两个卓越的人掌权的政体,是最为理想的政体。
贤人政体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与国家原型最相近的政体形式。
而其它四种政体则是非理想的政体,或者说是国家原型在现象界中的异变型态,它们是与人的灵魂中的非理性因素相对应的。
军阀政体是介于贵族制和寡头制之间的政体,它的优点是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祟尚勇敢,擅长战争;它的缺点是爱好财富,缺乏文化素养,有智慧的人不能执掌城邦大权。
财阀政体又称寡头政治,是由富人掌权的政体,宫人们贪图钱财而置德性于不顾,不重视教育和修养,结果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除了统治者之外其他人一无所有。
民主政体是由大多数人掌权的政体,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和宽容的政治环境,但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和过度自由,只要人们推举,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人却反而被抛弃。
僭主政体是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的结果,在这种政体下,国家由暴君统治,人民陷于最残暴、最痛苦的奴役之中。
柏拉图认为,上述各种政体之间是一种循环流变关系,虽然贤人政体是现实中可能的最好政体,但是并不能保持永恒不变,因为“一切有产生的事物必有灭亡,这种社会组织也是不能永久的”。
由于优生法则被破坏,导致不同等级的人混杂在一起,在混乱中,一些骁勇善战的人登上统治者的宝座,贤人政体便为军阀政体所取代。
但是这种新政体也不是久远的,由于统治者追求财富的欲望日趋强烈,荣誉和勇敢也遭到鄙弃,政权逐渐由富豪把持而演变为财阀政体。
由于财阀政体的特征是贫富对立,除少数统治者外,多数人穷苦不堪,于是穷人们便起来推翻原来的统治者,建立民主政体。
民主政体的特点是极端自由。
然而,不顾一切追求自由的结果是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从而导致集权统治的需要,民主政体又演变为个人独裁的僧主政体。
在僭越主政体下,不只是被统治者不幸福,就连僭主本人也不幸福,生活于憎恶与恐惧之中。
国体和政体名词解释
![国体和政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c8eee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f.png)
国体和政体名词解释
国体和政体是政治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形态。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形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性质和基本政治原则。
国体可以分为君主制、共和制、社会主义制度等不同类型。
君主制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君主或君主家族手中,如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如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国家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同的国体反映了国家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分配方式,反映了国家的政治方向和发展道路。
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方式。
政体可以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内阁制等不同形式。
议会制是指国家政治权力主要由议会行使,如英国的议会制度;总统制是指国家政治权力主要由总统行使,如美国的总统制度;内阁制是指国家政治权力主要由内阁行使,如日本的内阁制度。
不同的政体反映了国家政治权力的分工和运行方式,反映了国家政治的权威性和效率。
国体和政体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国体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原则和制度,而政体则是国体在实际运行中的具体体现。
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可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