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公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项性通知(工作通知)
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些事项,除交待任务外,通常还提出 工作原则和要求,让受文单位贯彻执行,具有强制性和行 政约束力,这种通知,便属事项性通知。有些工作任务, 不宜采用命令和意见行文的,可使用这种通知。
告知性通知
用于告知某一事项或某些信息的通知,诸如庆祝节日,成立、 调整、合并、撤销机构,人事任免,启用新印章,更改电话, 更正文件差错等,都可用这种通知行文。
必须是为自己向上请决求准。
所请示的事必须在自己职权范围内
请示都要求上级或业务主管部门批复,表明态度。
请示的写作要求
一文一事 单头请示 不越级请示 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请示的格式
标题
正中间,字稍大,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 可以省略。
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 报告”。
事故性通报
对于重大事故发生作出解释,引出教训,让人们引以为戒。
通 报
标题
通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事由+文 种”构成。通报的标题可省发文机关,比较重要的通报则 不省略。
称呼
即写接受通报单位的名称,标题之下,顶格写,如果对像 广泛也可以不写。
正文
客观真实地陈述事实,讲清问题,可适当加以分析。 表彰通报要写明事情的概况、经验和意义,恰如其分地分 析先进事迹和人物的可贵精神,作出恰当的评价。 批评通报要事实清楚,分析深刻,定性准确,切中时弊, 对改正的措施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课堂作业
P250 第5题 要求:时间:15分钟,课堂内完成。
通 报
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表扬或批评典 型通报给所属单位和一种周知性文件。 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 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 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 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通 报
结尾
发文机关和日期写在正文右下方,如果发文单位在 标题前已经加上,此处可以只写日期。下发或张贴 的通报要加盖公章。
例
报 告
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
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 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 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 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 导。
结尾
• 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的 具体意见。
例
见书
请 示
向上级请求指示。是下级机关对某项工作、某
件事情作出的决定,需要上级审核和批准时,
所常使用的一种公文样式。
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
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 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 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正文
是要求对方办理的事,一般有导语、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等。 通知事项是通知正文的主体,如内容多可分段分行。 执行要求的通知,一般用“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特此通 知,望认真执行”、“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行”等结尾语。 会议通知,要把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假如要有注 意事项的,如会议时间长,多带些钱物、学习用品等也应当说 清楚,以便与会者事先做好准备。
称呼
写所请示的上级单位名称或领导人的姓名和职务, 写在第二行顶格,后面加冒号。
请示的格式
正文
原由 就是提出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背景及依据。 先 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样才能顺 理成章,有说服力。 请示的原由是写作请示的关键。 事项 指请求上级批准、解答的具体事项。请示事项,不能 出现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也不能把原因、事项混在一 起写。 结语 常用的写法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意见 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审批”,等。
请示的使用范围和要求
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上行文
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自己的工作要求,急需办某事,但又需上级批准后才可办的 工作中发生了重大的问题,本单位无权决定,自己可先提出处 理意见,请求批示 对上级的规定、政策、指示等有疑问,需要上级机关解释 上级规定不经请示不允许办的事情 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需要上级机关作出明确指示。
通知的特点
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
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对通知的行文路线限制不严, 主要作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所属成员的下行文,但平行 机关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使用通知。写作灵活 自由,使用比较方便。
文种功用多具有指导性。
上级机关和组织向下级机关、组织用通知行文,都明显体现出指 导性。特别是部署和布置工作、批转和转发文件等,都需明确阐 述处理某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说明需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 什么要求等。一部分通知对下级或有关人员有约束力,起指挥、指 导作用;另一部分通知则主要起知照作用。
例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 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 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 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 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 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 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结尾
另起一段,独占一行。有固定的结语,如“以上报告如有 不妥,请指示”等。
报告的格式
正文的写作要注意三点
开头
• 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 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估计、评价等作概 述以点明主旨。
主体
• 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 主要做法、取得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 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
通报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特点 典型性和代表性 宣传教育性 时效性和周知性 写作要求 事实要真实、典型 评价要客观、公正 行文要及时
通报的种类
表彰性通报
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 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 的号召。
会议通知
即告诉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会议的通知。
通知的特点
指导性
上级对下级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为下级的工 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晓谕性
对下属名单位就某些工作事项的周知和传达
广泛性
使用广泛,经常使用。
通知的结构和写法
标题
一般以通知的事由作标题,如《关于我院本年度科研成果的评 奖通知》,也可视情况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 知”“通知”等。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被通知的单位或个人,一般写在正文首行顶格。
报告的特点
行文的单向性
报告时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 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项 行文。
成文的事后性
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 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双向的沟通性
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 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 下情,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报告的分类
情况报告
用以反映情况,陈述意见,就某项事务的进展、动态等向 上级汇报的报告。
专题报告
指针对某项专门工作向上级反映其相关内容、情况等,某 一方面的情况,要求上级对此有所了解的报告。所写的报 告要迅速,及时,一事一报。呈报、呈转要分清写明。 (如:大学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
有明显的时效性。
通知事项一般是要求立即办理、执行或知晓的,不容拖延。有的 通知如会议通知,只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有效。
通知的主要类型
指示性通知 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 可使用这种通知行文。指示性通知往往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 决策性的特点。 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
批评性通报
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 事故等的通报。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 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 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情况通报
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 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 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
相同之处:
同属一个行文方向:上行文
不同之处:
1.行文要求不同:报告不要求上级批复,而请示则要求上级批 复。 2.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而请示只能是事前 行文。 3.文种性质不同:报告属陈述性的上行公文,而请示属请求性 的 上行公文。 4.结尾用语不同:报告的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或不用,对 上级没有明确的回复要求。请示一般用“可否,请批示”,对 上级的要求十分肯定。
署名和日期
写在右下角,独占一行,如是单位要盖章。
例
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
XX市经贸委: 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 场,满足消费者 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 XX市举办“XX洽谈会”。 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 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 请批示。 XXX公司 X年X月X日
用于发布某些行政法规,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 文以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类通知包括批转性和转发性两 种。 批转性通知 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文件加批语下发, 需在标题中加“批转”两字;
转发性通知 是“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同样需在标题中注 明“转发”字样。
通知的主要类型
报告的特点
内容的汇报性
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 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 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语言的陈述性
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 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 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 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 用祈使、请求等法。
第九章 公 文
通 知
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 部署工作、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 文。 通知的写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布告形式贴出,把事情通知有关人员,如学 生、观众等,通常不用称呼; 另一种是以书信的形式,发给有关人员,这种通知写 作形式同普通书信,只要写明通知的具体内容即可。
署名和日期
一般的通知只要写明发出通知的单位名称和具体日期,重要的 通知需加盖公章。署名要写发文单位的全称。
例
通
全系各班级:
知
x月x日,我系将举行“科学发展在身边”演 讲比赛。请参赛同学于当日中午12:30带好演出 服装,在XXX集中,请勿缺席。 汽车工程系 X年X月X日
通 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 神或者情况。通报属下行公文。主要作用是沟 通信息,互通情况,宣传先进,严肃法纪,教 育干部和群众,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综合报告
全面汇报本机关工作情况,可以和总结工作、计划安排结 合起来。要有分析,有综合,有新意,有重点。
报告的格式
标题
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 如:《XX关于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正文
1.报告引据: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简明扼要的语句交代 出全文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情况,然后用一句过渡语“现将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报告事项:分三步,①工作的基本情况;②主要做法和 成绩,要详写;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些事项,除交待任务外,通常还提出 工作原则和要求,让受文单位贯彻执行,具有强制性和行 政约束力,这种通知,便属事项性通知。有些工作任务, 不宜采用命令和意见行文的,可使用这种通知。
告知性通知
用于告知某一事项或某些信息的通知,诸如庆祝节日,成立、 调整、合并、撤销机构,人事任免,启用新印章,更改电话, 更正文件差错等,都可用这种通知行文。
必须是为自己向上请决求准。
所请示的事必须在自己职权范围内
请示都要求上级或业务主管部门批复,表明态度。
请示的写作要求
一文一事 单头请示 不越级请示 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请示的格式
标题
正中间,字稍大,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 可以省略。
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 报告”。
事故性通报
对于重大事故发生作出解释,引出教训,让人们引以为戒。
通 报
标题
通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事由+文 种”构成。通报的标题可省发文机关,比较重要的通报则 不省略。
称呼
即写接受通报单位的名称,标题之下,顶格写,如果对像 广泛也可以不写。
正文
客观真实地陈述事实,讲清问题,可适当加以分析。 表彰通报要写明事情的概况、经验和意义,恰如其分地分 析先进事迹和人物的可贵精神,作出恰当的评价。 批评通报要事实清楚,分析深刻,定性准确,切中时弊, 对改正的措施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课堂作业
P250 第5题 要求:时间:15分钟,课堂内完成。
通 报
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表扬或批评典 型通报给所属单位和一种周知性文件。 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 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 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 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通 报
结尾
发文机关和日期写在正文右下方,如果发文单位在 标题前已经加上,此处可以只写日期。下发或张贴 的通报要加盖公章。
例
报 告
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
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 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 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 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 导。
结尾
• 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的 具体意见。
例
见书
请 示
向上级请求指示。是下级机关对某项工作、某
件事情作出的决定,需要上级审核和批准时,
所常使用的一种公文样式。
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
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 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 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正文
是要求对方办理的事,一般有导语、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等。 通知事项是通知正文的主体,如内容多可分段分行。 执行要求的通知,一般用“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特此通 知,望认真执行”、“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行”等结尾语。 会议通知,要把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假如要有注 意事项的,如会议时间长,多带些钱物、学习用品等也应当说 清楚,以便与会者事先做好准备。
称呼
写所请示的上级单位名称或领导人的姓名和职务, 写在第二行顶格,后面加冒号。
请示的格式
正文
原由 就是提出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背景及依据。 先 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样才能顺 理成章,有说服力。 请示的原由是写作请示的关键。 事项 指请求上级批准、解答的具体事项。请示事项,不能 出现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也不能把原因、事项混在一 起写。 结语 常用的写法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意见 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审批”,等。
请示的使用范围和要求
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上行文
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自己的工作要求,急需办某事,但又需上级批准后才可办的 工作中发生了重大的问题,本单位无权决定,自己可先提出处 理意见,请求批示 对上级的规定、政策、指示等有疑问,需要上级机关解释 上级规定不经请示不允许办的事情 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需要上级机关作出明确指示。
通知的特点
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
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对通知的行文路线限制不严, 主要作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所属成员的下行文,但平行 机关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使用通知。写作灵活 自由,使用比较方便。
文种功用多具有指导性。
上级机关和组织向下级机关、组织用通知行文,都明显体现出指 导性。特别是部署和布置工作、批转和转发文件等,都需明确阐 述处理某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说明需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 什么要求等。一部分通知对下级或有关人员有约束力,起指挥、指 导作用;另一部分通知则主要起知照作用。
例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 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 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 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 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 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 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结尾
另起一段,独占一行。有固定的结语,如“以上报告如有 不妥,请指示”等。
报告的格式
正文的写作要注意三点
开头
• 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 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估计、评价等作概 述以点明主旨。
主体
• 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 主要做法、取得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 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
通报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特点 典型性和代表性 宣传教育性 时效性和周知性 写作要求 事实要真实、典型 评价要客观、公正 行文要及时
通报的种类
表彰性通报
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 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 的号召。
会议通知
即告诉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会议的通知。
通知的特点
指导性
上级对下级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为下级的工 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晓谕性
对下属名单位就某些工作事项的周知和传达
广泛性
使用广泛,经常使用。
通知的结构和写法
标题
一般以通知的事由作标题,如《关于我院本年度科研成果的评 奖通知》,也可视情况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 知”“通知”等。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被通知的单位或个人,一般写在正文首行顶格。
报告的特点
行文的单向性
报告时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 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项 行文。
成文的事后性
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 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双向的沟通性
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 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 下情,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报告的分类
情况报告
用以反映情况,陈述意见,就某项事务的进展、动态等向 上级汇报的报告。
专题报告
指针对某项专门工作向上级反映其相关内容、情况等,某 一方面的情况,要求上级对此有所了解的报告。所写的报 告要迅速,及时,一事一报。呈报、呈转要分清写明。 (如:大学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
有明显的时效性。
通知事项一般是要求立即办理、执行或知晓的,不容拖延。有的 通知如会议通知,只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有效。
通知的主要类型
指示性通知 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 可使用这种通知行文。指示性通知往往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 决策性的特点。 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
批评性通报
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 事故等的通报。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 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 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情况通报
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 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 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
相同之处:
同属一个行文方向:上行文
不同之处:
1.行文要求不同:报告不要求上级批复,而请示则要求上级批 复。 2.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而请示只能是事前 行文。 3.文种性质不同:报告属陈述性的上行公文,而请示属请求性 的 上行公文。 4.结尾用语不同:报告的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或不用,对 上级没有明确的回复要求。请示一般用“可否,请批示”,对 上级的要求十分肯定。
署名和日期
写在右下角,独占一行,如是单位要盖章。
例
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
XX市经贸委: 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 场,满足消费者 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 XX市举办“XX洽谈会”。 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 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 请批示。 XXX公司 X年X月X日
用于发布某些行政法规,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 文以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类通知包括批转性和转发性两 种。 批转性通知 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文件加批语下发, 需在标题中加“批转”两字;
转发性通知 是“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同样需在标题中注 明“转发”字样。
通知的主要类型
报告的特点
内容的汇报性
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 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 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语言的陈述性
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 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 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 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 用祈使、请求等法。
第九章 公 文
通 知
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 部署工作、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 文。 通知的写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布告形式贴出,把事情通知有关人员,如学 生、观众等,通常不用称呼; 另一种是以书信的形式,发给有关人员,这种通知写 作形式同普通书信,只要写明通知的具体内容即可。
署名和日期
一般的通知只要写明发出通知的单位名称和具体日期,重要的 通知需加盖公章。署名要写发文单位的全称。
例
通
全系各班级:
知
x月x日,我系将举行“科学发展在身边”演 讲比赛。请参赛同学于当日中午12:30带好演出 服装,在XXX集中,请勿缺席。 汽车工程系 X年X月X日
通 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 神或者情况。通报属下行公文。主要作用是沟 通信息,互通情况,宣传先进,严肃法纪,教 育干部和群众,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综合报告
全面汇报本机关工作情况,可以和总结工作、计划安排结 合起来。要有分析,有综合,有新意,有重点。
报告的格式
标题
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 如:《XX关于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正文
1.报告引据: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简明扼要的语句交代 出全文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情况,然后用一句过渡语“现将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报告事项:分三步,①工作的基本情况;②主要做法和 成绩,要详写;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