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轻武器博物馆(上)——世界馆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轻武器博物馆(上)——世界馆观览作者:暂无
来源:《轻兵器》 2010年第21期
文/罗长秀图/天佑
走进轻武器博物馆大厅,迎面是一幅浮雕墙,浮雕墙以经过艺术化的各种轻武器元素为主题,其中心是一支95式步枪外形的主题艺术雕塑,枪口处辅以和平鸽的造型,意为轻武器保卫和平。
主题雕塑的上下左右分别为玄武、朱雀、青龙、白虎的浮雕图案,我国古代传说这四种
神兽为镇守四方之神,此处雕刻有轻武器镇守四方、保四方平安之意。
整面浮雕墙恢弘而大气。
主题浮雕墙的右侧还有一面浮雕墙,其上刻着“7.62mm”、“5.56mm”、“12.7mm”、
“0.45ACP”等字样,自然会让人想到其代表着现代轻武器的主流口径。
世界馆:
年代为序种类丰富
从大厅向左拐首先进入一个圆形的序厅,分别用中英文向参观者展示了轻武器的概念。
穿
过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国内外各个时期使用的冷兵器,包括我国著名的十八般兵器、早期的戈
及青铜剑、清朝时期的龙泉剑、明清刀剑、中正剑以及我国解放军列装的惟一制式骑兵刀——
65式骑兵军刀等,外国的冷兵器包括早期的罗马短剑、欧洲骑士剑、尼泊尔库尔克刀等,展品
非常丰富。
黑火药的使用使轻武器从冷兵器时代逐渐进入到热兵器时代,世界馆即按照历史的顺序,
在冷兵器之后,展出了古、近代所使用的采用黑火药的前装式轻武器。
这部分主要以图片展示
为主,介绍了早期轻武器的发展历程: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到13世纪中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枪械雏形——竹制的突火枪。
后来,随着火药技术传入西方,14世纪至15世纪初,
出现了火门枪;15世纪初到16世纪末进入到火绳枪时代;燧发枪于16世纪初期出现,使用持
续到19世纪中期,这期间的17世纪左右诞生了刺刀;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出现了击发枪。
冷兵器展柜展出了很多著名的冷兵器,包括我国的龙泉剑,外国的罗马短剑等,图中从左
到右、从上到下为长戈、龙泉剑、明清刀剑、大刀、罗马短剑、欧洲骑士剑、中国65式骑兵军刀、日本军刀、中正剑沿着冷兵器和前装枪游历之后,便进入到博物馆的核心展区——现代轻
武器。
这部分展品分为手枪系统、冲锋枪系统、步枪系统、特种枪械系统、机枪系统、榴弹武
器系统、反恐防暴/非致命武器系统和民用/运动枪械系统等类别。
手枪系统
现代手枪按照结构分为转轮手枪和半自动/自动手枪。
在转轮手枪的展区内,首先看到3支转轮弹膛被打开的转轮手枪,主要是向参观者展示转
轮手枪的3种结构方式,分别为撅把式、转轮摆出式和转轮装卸式。
博物馆内的转轮手枪主要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史密斯-韦森转轮手枪和柯尔特转轮手枪以及各自的仿品。
另外还有一些数量稀少、非常珍贵的产品,如德国毛瑟9 2式0.32英寸转轮手枪、英国恩菲尔德0.38英寸转
轮手枪等。
德国毛瑟M1896手枪是最早采用空仓挂机机构的军用半自动手枪,生产数量多达百万余支,在旧中国的应用非常广泛,俗称“盒子炮”、“驳壳枪”,官方正式文件多称其为“自来得”
手枪1 9世纪末出现了发射无烟火药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德国博查特C93手枪,该枪是第一
种实用的半自动手枪,随后,半自动手枪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其实,我们平常说的自动手枪就是指半自动手枪,因为现代手枪基本上不能连发,只是实
现自动装填。
但确有个别手枪能实现连发,如著名的毛瑟M1932手枪。
博物馆中展示的半自动/自动手枪主要有7个品种,包括毛瑟手枪、卢格手枪、瓦尔特手枪、勃朗宁手枪、柯尔特手枪、西格-绍尔手枪以及前苏联TT-33手枪。
除了这几大体系的手枪之外,另有一些其他手枪展出,包括西班牙的皇家牌7.63mm手枪、西班牙阿斯特拉M300手枪、西班
牙殖民牌7.65mm手枪、斯太尔M1907手枪,以及各国的杂牌手枪等等。
冲锋枪系统
馆中冲锋枪主要按其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展示。
第一阶段为1910~1930年代,展示的典型冲锋枪有德国的伯格曼MP18冲锋枪、美国的汤姆逊系列冲锋枪和意大利的伯莱塔M1918冲锋枪等。
第二阶段为1930年代末~1940年代末。
这一时期是冲锋枪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国研制、装备的冲锋枪型号、数量都达到了顶峰。
馆中展示的典型产品有德国的MP38/40冲锋枪、美国的M3盖德冲锋枪、英国的司登系列冲锋枪、前苏联的PPSh41/PPS43冲锋枪等。
第三阶段为1950年代初~197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冲锋枪
发展势头放缓,但总体性能有了进一步提升。
展示的典型冲锋枪有以色列的UZI冲锋枪、德国
的MP5冲锋枪、美国的英格拉姆冲锋枪、奥地利的Mpi69冲锋枪等。
第四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小口径短突击步枪的出现使传统的冲锋枪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很大动摇,一些国家开
始研制发射小口径枪弹的冲锋枪以及新型结构的冲锋枪(也称为单兵自卫武器),如德国的HK MP7单兵自卫武器、比利时的P90单兵自卫武器等。
美国盖德M3冲锋枪。
该枪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1942年投产并装备美军,从研制、定型
到装备部队只用了两年时间,是武器装备史上的快速经典之作。
因其枪管前部的形状很像当时
加油站中使用的喷枪,故而在美军中又称为“注油枪”
步枪系统
在步枪系统中,首先看到的是早期完全依靠手工操作完成送弹入膛及抽、抛壳等动作的非
自动步枪。
展出的典型产品有法国M1892步枪、英国李·恩菲尔德No.1 MK系列步枪、美国克
拉格-乔根森M1896步枪等。
非自动步枪之后展示了各种半自动步枪。
半自动步枪又称自动装填步枪,但不能连发发射。
其出现于19世纪末,作为军用制式装备的时间较短,到1960年代基本被自动步枪取代。
馆中
展出的主要产品包括美国M1伽兰德步枪、前苏联西蒙诺夫SKS/CKC步枪、英国L1A1步枪等。
自动步枪随着弹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大威力枪弹步枪、中间型威力枪弹步
枪和小口径枪弹步枪。
但这三种自动步枪之间并没有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互相融合、互补其短。
馆中展出的典型产品有勃朗宁M1918A2步枪、德国G3步枪、比利时FN FAL步枪等。
狙击步枪是步枪家族中的耀眼之星。
早期的狙击步枪其实就是精度较高的普通步枪,随着
技术的发展及狙击战术地位的提高,现代狙击步枪不但使用高精度瞄具,还使用高精度狙击弹,具备了全天候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展出的不同时期典型产品有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奥地利SSG69狙击步枪、前苏联德拉戈诺夫SVD狙击步枪等。
特种枪械系统
继步枪之后展示的是特种枪械,即在特殊场合使用的枪械。
其结构原理与普通枪械相同,
但为了满足特殊环境及特殊任务的需求,特种枪械往往具备多种功能,并且在外形设计上也有
其独到之处。
展出的典型产品包括美国HD微声手枪、古巴15mm救生信号枪、各种钢笔手枪、
韩国12.5mm催泪手枪等。
美国HD微声手枪。
该枪是美国高标准武器公司生产,二战期间由美国战略情报局使用。
此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19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仍有使用
俄罗斯5.56mm水下步枪。
该枪是世界上第一支研制成功的水下自动步枪,于1970年代中
期装备前苏联水下特种部队使用。
据测试,在5m水深时,其有效射程为22m机枪系统机枪是最早实现全自动射击的武器,其也带动了其他自动武器的迅猛发展。
展出的典型机枪有勃朗宁
M1917A1重机枪、法国哈其开斯M1914重机枪、前苏联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日本八九式航空
机枪、丹麦麦德森轻机枪、英国布轮MKI轻机枪等。
榴弹武器系统
展品中的榴弹武器包括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迫击炮式榴弹发射器、火箭榴弹发
射器及无后坐力发射器等。
典型产品如日本、美国、前苏联的各式手榴弹,美国M31破甲枪榴弹、日本50mm掷弹筒、美国M79榴弹发射器、前苏联RPG-7V火箭发射器等。
其他枪械系统
除以上几大类展品外,世界馆内还展示了反恐防暴/非致命武器系统和民用/运动枪械系统。
其中反恐防暴/非致命武器系统以图片展示为主,展示了各国最新的武器,包括美国的便携式激光发射器、美国泰瑟X26电击枪、比利时FN303非致命武器系统等。
民用/运动枪械主要展品有德国HK-300型WMR民用步枪、德国SIG气步枪、比利时勃朗宁
双管立式猎枪等等。
(待续)
编辑/王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