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光明中学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光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且填写在答题卡上)
1.亚里士多德是()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希腊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不能当成质点
B.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当成质点
C.质点在生活中真实存在
D.质点与几何点类似,都没有大小形状
3.“看山恰似走来迎”,山动了吗?()
A.以大地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
B.以河水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
C.以大地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
D.运动是绝对的,山是运动的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的物体速度可能等于0
C.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D.速度的大小与所用时间无必然的关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矢量
B.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C.加速度只会使速度的大小增加
D.通过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以求得其加速度大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意,漏选的
1.5分,错选0分,请选出并且填写在答题卡上)
6.下列现象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正在高速行驶
B.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飞速发展
C.煤炭正在熊熊燃烧
D.奥运冠军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
7.下列说法中哪个说的是时间()
A.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
D.某学校上早自习从7点15开始
8.关于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长时间工作
B.工作电压是220交流电
C.打点周期与其频率有关,不一定为0.02秒
D.纸带上的点是扎过纸带的点
9.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12分)
10.研究地球公转(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地球当成质点,研究火车过隧道时(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火车处理成点.
11.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方向为,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12.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2m/s增加到20m/s,则其加速度
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4s内速度减为0,则其加速度为.
13.打点计时器打点结束后要立即关闭电源,原因是.
四、实验题
14.为了测小车的速度,我们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速度的实验.
(1)所需实验器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小车,电源,导线,刻度尺
实验操作过程
a,固定打点计时器
b,穿纸带:将纸带的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穿过,复写纸要放在纸带的面c,选择电源,此时应该选取V,(填直流或者交流)电源
d,
e,
f,打点完毕,立马关闭电源
(3)实验数据处理,如图1所示为实验时得到的部分纸带,且每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
通过纸带数据的读取以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AD的平均速度为,C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D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E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F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4)在图中做出V﹣T图象.
五、计算题
15.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正北方向运动了9m至A点,然后又沿正东方向运动了12m至B点.(1)建立出适当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求物体的位移.
16.某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同学们都在训练(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1)小明准备参加5000m马拉松,他绕着800m的操场跑步训练,一次训练他跑了一圈回到原点用了4分钟,求其速度以及速率
小亮准备参加百米冲刺,他训练时沿着直行跑道训练,当他从起点跑到终点时,他某次的成绩是10s,求小亮这次速度与速率,速度等于速率吗?
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一次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1)求前1秒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
求后2秒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
(3)通过上述计算,你可以发现加速度与速度﹣时间图象有什么关系吗?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光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且填写在答题卡上)
1.亚里士多德是()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希腊
考点:物理学史.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不能当成质点
B.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当成质点
C.质点在生活中真实存在
D.质点与几何点类似,都没有大小形状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质量大小无关,质量很大的物体也能看成质点,比如地球的公转,故A错误,
B、能否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体积很小的物体有时也不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时,原子就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质点是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不同于几何中的点,生活中并不存在,故C错误;
D、质点与几何点类似,都没有大小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3.“看山恰似走来迎”,山动了吗?()
A.以大地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
B.以河水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
C.以大地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
D.运动是绝对的,山是运动的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同一种运动状况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由于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如果选择自己或者船作为参考系,则只能是山恰似走来迎;而如果选择山作为参考系,则只能是“是船行”.
解答:解:A、C、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同一种运动状况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以大地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故A正确,C错误;
B、由于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如果选择自己或者船作为参考系,则只能是山恰似走来迎,是运动的.故B错误;
D、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山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只要对研究问题方便,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同一种运动状况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的物体速度可能等于0
C.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D.速度的大小与所用时间无必然的关系
考点: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的含义判断即可,知道v=.
解答:解:A、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运动的物体,瞬时速度不能为零,但平均速度可以为零,故B正确;
C、根据v=可知,速度大小与位移或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大小不与位移成正比,故C错误,
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矢量
B.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C.加速度只会使速度的大小增加
D.通过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以求得其加速度大小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与速度大小无关.
解答:解:A、加速度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
B、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故B正确.
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故C错误.
D、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意,漏选的
1.5分,错选0分,请选出并且填写在答题卡上)
6.下列现象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正在高速行驶
B.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飞速发展
C.煤炭正在熊熊燃烧
D.奥运冠军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
考点:机械运动.
分析: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称为相对运动,根据各项的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解:A、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相对于地面在运动,故属于机械运动,故A正确;
B、综合国力的发展不是位置的变化,故不是机械运动,故B错误;
C、煤炭的燃烧为化学反应,不是运动,故C错误;
D、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相对于地面在动,属于机械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7.下列说法中哪个说的是时间()
A.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
D.某学校上早自习从7点15开始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解答:解: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
A、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属于时刻,所以A错误;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指的是时间,所以B正确;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属于时刻,所以C错误;
D、学校上早自习从7点15开始,指的是时刻,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8.关于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长时间工作
B.工作电压是220交流电
C.打点周期与其频率有关,不一定为0.02秒
D.纸带上的点是扎过纸带的点
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解答:解:A、电火花计时器不可以长时间工作,故A错误;
B、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是220交流电,故B正确;
C、打点周期与其频率有关,如果频率不是50Hz,周期不是0.02秒,故C正确;
D、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打出墨点而显出点迹的一种计时仪器,纸带上的点不是扎过纸带的点,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9.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解答:解: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都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第2s内和第3s内图线的斜率一正一负,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
C、第3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
D、第5s内反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12分)
10.研究地球公转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地球当成质点,研究火车过隧道时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火车处理成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地球当成质点,研究火车过隧道时,火车的长度是必需要考虑的,不可以将火车处理成点.
故答案为:可以,不可以
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
11.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4R ,方向为由A指向C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πR .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为质点经过轨迹的长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质点的位移为4R,由A指向C;而质点经过的路程为2πR;
故答案为:4R,由A指向C,2πR.
点评:本题考查路程及位移的定义,注意路程为标量,是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则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为矢量.
12.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2m/s增加到20m/s,则其加速度为
1.8m/s2,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4s内速度减为0,则其加速度为﹣5m/s2.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物体运动的始末速度和时间求解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即可.
解答: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减速时的加
速度.
故答案为:1.8m/s2,﹣5m/s2.
点评:掌握加速度的定义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不难,注意区分速度变化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不等于速度大的减小速度小的.
13.打点计时器打点结束后要立即关闭电源,原因是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针上聚集了相对来说电压比较高的电,它是利用瞬间聚集高压电在针尖上穿透墨粉盒来进行打点的,如果不立即关掉电源会对计时器造成损害..
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就能够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便能正确解答.
解答:解:打点计时器打点结束后要立即关闭电源,原因是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针上聚集了相对来说电压比较高的电,它是利用瞬间聚集高压电在针尖上穿透墨粉盒来进行打点的,如果不立即关掉电源会对计时器造成损害.
故答案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针上聚集了相对来说电压比较高的电,它是利用瞬间聚集高压电在针尖上穿透墨粉盒来进行打点的,如果不立即关掉电源会对计时器造成损害.
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四、实验题
14.为了测小车的速度,我们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速度的实验.
(1)所需实验器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小车,电源,导线,刻度尺
实验操作过程
a,固定打点计时器
b,穿纸带:将纸带的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复写纸要放在纸带的上面
c,选择电源,此时应该选取交流4﹣6 V,(填直流或者交流)电源
d,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打点完毕,立马关闭电源
(3)实验数据处理,如图1所示为实验时得到的部分纸带,且每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
通过纸带数据的读取以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AD的平均速度为0.44m/s ,C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0.48m/s ,D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0.56m/s ,E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0.64m/s ,F点的瞬时速度近似为0.72m/s (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4)在图中做出V﹣T图象.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按照组装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顺序对实验步骤进行排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D、E、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解答:解:b,穿纸带:将纸带的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复写纸要放在纸带的上面
c,选择电源,此时应该选取交流4﹣6V电源
d,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打点完毕,立马关闭电源
(3)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A到D的平均速度:==0.44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
v C==0.48m/s;
v D==0.56m/s;
v E==0.64m/s;
v F==0.72m/s;
(4)将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故答案为:(1)b、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
c、交流4﹣6
d、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3)0.44m/s,0.48m/s,0.56m/s,0.64m/s,0.72m/s
(4)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的具体操作细节,要加强实验的实际操作,不能单凭背实验来解答实验问题,基础题.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五、计算题
15.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正北方向运动了9m至A点,然后又沿正东方向运动了12m至B点.(1)建立出适当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求物体的位移.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解:(1)以O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向北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A点坐标为(0,9m),B点坐标为(12m,9m),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则有:x=.
答:(1)A点坐标为(0,9m),B点坐标为(12m,9m);
物体的位移为15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16.某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同学们都在训练(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1)小明准备参加5000m马拉松,他绕着800m的操场跑步训练,一次训练他跑了一圈回到原点用了4分钟,求其速度以及速率
小亮准备参加百米冲刺,他训练时沿着直行跑道训练,当他从起点跑到终点时,他某次的成绩是10s,求小亮这次速度与速率,速度等于速率吗?
考点: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解答:解:(1)跑了一圈回到原点,位移为0,所以速度为0,路程为800m,则速率

百米冲刺训练,位移为100m,路程也为100m,所以速度,速率

由此可知,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速度等于速率,但物体不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速度不等于速率.
答:(1)速度为零,速率为3.33m/s;
速度为10m/s,速率10m/s,速度不等于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和速率的区别,同时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一次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1)求前1秒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
求后2秒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
(3)通过上述计算,你可以发现加速度与速度﹣时间图象有什么关系吗?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首先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据斜率表示加速度求解;注意加速度单位和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1)据图象的意义可知,甲沿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甲==15Km/h2
乙在前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a乙==﹣30Km/h2
由于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的加速度不变,即为,a甲==15Km/h2
乙在后2秒内物体的加速度:a乙==45Km/h2
(3)以上可知,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即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答:(1)求前1秒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15Km/h2和﹣30Km/h2;
求后2秒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15Km/h2和45Km/h2;
(3)通过上述计算可知,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即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点评: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利用图象的斜率求解加速度;注意加速度单位否则计算难度较大,常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