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物理《望远镜与显微镜》精品教案(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根本结构.
2.通过探索活动, 体验探究的乐趣, 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教学重点
望远镜显微镜的根本构造及成像
教学难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征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①当u>2f时, 成、、的像;
②当2f>u2f时, 成、、的像;
③当u<f时, 成、、的像;
二、新知识探究:
1、影响视角的因素〔阅读以下一那么小故事, 思考相关问题〕
小鸡和妈妈在草地上捉虫, 突然天空盘旋着一只老鹰, 妈妈赶紧拉着小鸡躲在树下.
小鸡很奇怪, 说道:“妈妈, 你怕什么?〞〔学生很专心听老师讲故事〕妈妈指着天空上的老鹰说:“老鹰〞 .
小鸡抬头一看, 心想:“妈妈真胆小, 这只小鸟还没有我大呢, 我不怕它. 〞
它趁妈妈不注意, 跑了出来. 老鹰发现了它, 箭一般的冲了下来. 小鸡一看, 唉呀! 老鹰变得越来越大, 吓得它撒腿就跑.
问题〔1〕老鹰为变大吗?
问题〔2〕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
其实是我们眼睛视角在作怪. 视角就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张的角, 视角越大, 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 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问题〔3〕要看清楚物体该怎么办?〔讨论答复〕
方法①
方法②
望远镜就是增大物体在眼内视角的光学仪器.
2、阅读教材P98“望远镜〞, 完成以下填空:
〔1〕望远镜的作用是
〔2〕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 .
友情提示: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
3、[活动]4.7 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1〕分组按教材P98活动4.7要求进行实验观察.
〔2〕交流观察结果.
4、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
〔1〕伽利略望远镜:以焦距较小的凹透镜作为目镜, 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 物体在两倍焦距之外, 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的虚像.
〔2〕天文望远镜〔也叫开普勒望远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 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 物体在两倍焦距之外, 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3〕显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 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物镜, 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看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虚像.
5、教材P100页[活动]4.8 自制水滴显微镜.
分组实验:
⑴如教材P100页图4—38(a)所示,以小水滴作为物镜.
⑵再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观年水滴,如教材图4—38所示,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被放大的像.
⑶利用自制的水滴显微镜观察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看到的景象会令你惊讶! 三、知识小结:
〔1〕伽利略望远镜:以作为目镜, 以作为物镜, 看到的是像.
〔2〕天文望远镜〔也叫开普勒望远镜〕:以作为目镜, 以
作为物镜, 看到的是物体像.
〔3〕显微镜:以作为目镜, 以作为物镜, 看到的是物体像.
四、作业.
第3节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
速度有关
2、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4、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动能、势能
教具:
钢球、斜槽轨道、小木板、砝码、弹簧.
教学过程:
1、引入:小鸟撞飞机事件
据了解, 小鸟一直是航空公司的“心头大患〞, 历史上曾有屡次因飞鸟撞击而造成飞机损坏, 甚至机毁人亡的恶性事件.在高空中, 一只飞鸟与正快速飞行的飞机相撞会粉身碎骨, 而由高级合金制造的飞机机体也会严重受损.
师: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事故呢?原来这都和动能有关, 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动能和势能.
2、动能
师:什么是动能?
科学中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师:你能举出我们身边具有动能的物体吗?
生:奔跑的运发动, 飞翔的飞机、转动的风扇、奔流的河水, 射出去的子弹, 被吹动的空气具有动能.
师:用手扔出去的子弹有动能吗?它的动能与射出的子弹相比要小, 可见, 动能有大小之分. 你认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让学生物体的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和质量、速度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学生讨论
演示实验〔可由学生进行演示, 从旁指导以调动课堂气氛〕
〔1〕将小球放置斜面较低的高度释放后撞击木块;第二次将小球放置斜面较高的高度释放后撞击木块. 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速度有关, 同一物体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 〔2〕将小球放置斜面一定高度释放后撞击木块;第二次换一质量大些的小球在斜面同一高度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
师: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质量有关, 速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师:通过从刚刚的实验, 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速度越大, 动能也越大.
师:动能有利有弊, 比方说······
生:利风力、水力发电, 各种动力机械:弊台风、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的危害, 汽车高速行使等
3、势能
〔1〕重力势能:
师:势能有两种类型,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教师举起一个空矿泉水瓶, 提问瓶子有什么能. 放手后掉在沙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沙堆会出现一个小坑,
师:那么再举高点呢, 或者瓶子里装水呢?又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
探究: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a把空瓶子举起在细砂上方, 分别从不同高度释放, 观察并比较形成的沙坑的深度. 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答复: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被举的高度有关, 举得越高,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b从同一高度释放, 装进不同水量后的瓶子, 观察并比较形成的沙坑下陷的深度. 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答复: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结论: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 举得越高,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的质量越大, 位置越高, 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
演示实验:压缩弹簧回弹起来很高
师: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学生举例说明具有弹性势能的各种物体. 如拉长的弹簧, 压扁的皮球, 弯曲的钢锯条, 上紧的钟表发条, 弹弓、弩、机械手表等.
讨论:以射箭为例, 说明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
结论: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有关. 物体的形变越大, 弹性势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