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亟需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素质亟需改善
作者:方圆
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3年第18期
方圆
近日,著名作家梁晓声发表声明关闭了他的博客。
“我曾对网络产生的正能量寄予很大期望,但现在出现的一些污言秽语和我的想象很不同,我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了告别声明并关掉它。
”他说,“虽然我读了很多书,不断学习,但有些事还是想不明白。
我博客上纯正的散
文怎么会招来谩骂,我也没有招惹他们,这样的博客不开了。
”
友人曾分享给梁晓声一个国外关于某问题的讨论,他发现这些网上的交锋多是理性表达,“尊敬的某某先生,看到你的帖子我有不同的意见,并列出一二三进行辩论”,令这位作家困
惑的是为什么国内一些人一定要用污言秽语来表达呢?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加塞、大声喧哗、稍有摩擦便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梁晓
声的“困惑”“地球人都知道了”,“我们喜欢中国人的‘阔绰’,却很讨厌中国人留下的
垃圾”,不少国家都发出了针对中国旅游者的各种警告:“请自觉排队”、“请勿大声喧哗”、“请勿随地吐痰”……这实在让身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人无地自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
”我们业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
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中国人“富”而不“贵”,社会精神文明不但没有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而改善,反而普遍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文明素质欠佳,甚至道德沦落等种种现象。
现实证明,物质的富足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说明人们粮仓充实、衣食饱暖
后对社会精神文明、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然而现实也证明,人们并不
能自发、自觉、普遍地注重礼节、崇尚道德……
荣辱道德宣传得很好,效果欠佳;“禁烟令”也好长时间了,明令禁烟的场所依然“云
雾缭绕”……好的政策措施何以得不到有效执行?笔者认为惩罚措施没有或不给力是关键所在。
纵观世界各国为提高国民素质,对不文明行为重典惩罚已很普遍。
乱扔杂物在美国不仅是一种
不文明行为,而且还是犯罪行为;在英国随地乱扔垃圾或者故意破坏公共财物,都将当场受到
重金处罚;而邻国日本对于乱倒垃圾者处罚最严厉的是处5年以下拘役、罚款折合人民币70万元以下。
“公德不立,文明不彰。
”国民素质不仅仅关系个人荣辱,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是我
们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建成与我们国家经济
实力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强国,亟需“建章立制”改善我们的国民素质,提升我们的软实力:泱
泱中华,文明古国,人人都是“文明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