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I制作点滴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DI制作点滴(续)
一、再谈音色的运用
MIDI作品是一个多音色的复合体。
为了获得通一、均衡的音响效果,为了准确反映作者的意图,要求我们在选择音色时不仅应关注单一音色的质量,更要考虑多种音色叠加在一起时的结果。
这就是有关音色组合的问题。
(一)同类音色的组合
所谓同类音色,是指发音原理及发音方式相同、音色特征相似、在乐器法中可分在一组的音色。
如小号与长号、双簧管与单簧管等。
同类音色的组合是最自然和常见的。
1、同度奏旋律
A、弦乐合奏A+弦乐合奏B (增加共鸣)
B、弦乐合奏+小提琴或大提琴独奏(突出“松香味”)
C、圆号+双簧管(温暖如春)(圆号此时为木管乐器)
D、长笛+双簧管
E、长笛+单簧管(改变“冷”的性格)。
F、双簧管+单簧管
G、小号+铜管合奏(使小号更逼真)
H、长号+铜管合奏(使长号更逼真)
I、铜管合奏A+铜管合奏B+铜管合奏C (丰满之至)
2、八度奏旋律
A、同音色八度叠加(下方的力度要小于上方)
B、长笛长笛双簧管
+ + +
双簧管单簧管单簧管
C、长笛双簧管
+ +
双簧管单簧管
+ +
单簧管大管
D、小号小号
+ +
长号圆号
E、弦乐合奏
+ (奏低音部)
弦乐拨奏
3、三、六度奏旋律
组合方式基本同2。
对于管乐器来说,三度用同一音色较好,六度最好用同类不同种的音色。
二度则禁用同一音色。
(同音色时可用七度代替二度)
(二)不同类音色的组合
1、同度奏旋律
A、弦乐合奏+长笛(高音区)
B、弦乐合奏+双簧管(高音区,可模仿唢呐)
C、弦乐合奏+双簧管(中音区)
D、弦乐合奏+圆号(中低音区)
E、弦乐合奏+木管+铜管(强共鸣,慎用)
注①上述方案主要用于管弦乐织体,在电声乐队中,一般较少使用复合音色。
注②不同节奏、不同旋律的音色组合不在本文之列。
二、关于和声的补充
(一) 持续音
1、上方声部作各种复杂的和声进行时,下方声部以重复或延续的方式作不变的低音进行,叫持续音。
在创作实践中,也可将持续音运用于高声部。
(如背景长音)
2、运用持续音旨在“以不变应万变”,于变化中求统一;另一目的是使低音分离为独立的声部。
3、从功能上划分,持续音有两种,即主持续音(T)和属持续音(D)。
在运用时也可主属交替或重叠。
4、运用持续音的条件是:
A、由强拍进入。
B、进入和退出之处为同一功能(T或D)。
5、持续音的典型形式是长音或连续八分音符重复,此外也可写成各种音型。
如震音、八度跳跃、与辅助音交替等。
(二) 其它变音和弦
1、重属增六和弦
在重属组的各和弦中,经常将大调的第六级音降低半音,或将小调的第六级音还原,这样便形成一个减三度音程,在运用时一般将该音置于低音部,于是减三度转位成为增六度。
这一包含增六度音程的重属和弦即为重属增六和弦,也叫意大利六和弦。
2、I、IV级上的七和弦
在I、IV级大三和弦的基础上,可构建大小七和弦。
于是,b VII和bIII音也被引入了。
其结果是主和弦与下属和弦更加丰满而有紧张度,而且使I —IV和IV —V等进行的倾向性进一步加剧。
3、属和声组的变和弦
在大调中,将II级音升高或降低半音,在和声小调中,将II级音降低半音,便可得到属和声组的变和弦。
其功能属性不变,但和声进展的逻辑性被强化了。
4、下属和声组的变和弦
下属和声组的变和弦也是通过改变II级音而得到的。
因IV、VI级上构成的下属和弦不包含音阶的II级音,所以只能用于SII和弦中。
最典型的用法是降II级大三和弦的第一转位,该和弦通常被称为那不勒斯六和弦。
三、其它
(一)富含表情的旋律和充满弹性的节奏均应采用实录的方法输入,这是保证音乐“人性化”的关键。
录入时应以节拍器为标准,并且要量化到一定的精度,否则会越调越乱。
(二)为了不影响计算机传递MIDI数据的速度和精度,要尽量避免将众多的控制器信息写在同一时间位置上。
(三)为了提高MIDI制作的效率,应尽快熟悉MW3的下列功能:
1、了解并熟练使用快捷键。
如:
F2 = 存盘
F5 = 调音台
F6 = 音色表
Ctrl + N---新建声部
Ctrl + Z (或Alt + Backspace) = 撤消
Alt + F4 = 退出
……
2、分步录入和弦。
该功能可帮助制作者检验和分析和声状况,同时也是学习和声的工具。
在工具条左端的步录按钮中可选择此功能。
3、使用跳转表。
该功能可使软件按乐谱上的反复记号自动放音。
这样不仅能避免段落复制时可能带来的错误,而且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操作,还可节约磁盘空间,使乐谱简洁明了。
4、使用工具条中的反复功能,可对任一段落、任一轨道进行反复试听。
主要用于调节音量和检索错误。
5、改变音符的音高、时值和力度。
这些功能均在“处理”菜单中,主要用来修改某行某组而非某个音符。
(运用“改变力度”可使音色效果有所改观,在调节音量平衡时也可使用)。
6、使用“处理”菜单中的“时钟移位”功能,可将慢弦乐之类音色演奏的乐句提前。
同理,也可将其它任何音符推后。
7、在总体窗口中,按下喇叭型的“试听模式”钮,可方便地随时选听制作好的任一片断音乐;按下双箭头型的“小节模式”钮,可对小节窗中的数据条进行分割、编辑。
(在卷帘窗口和多能窗口中也可使用“试听模式”钮)。
8、使用控制器中的“乐器变化”功能,可实现在一个轨道上任意改变音色,从而使音轨较少的情况有所改观。
9、使用控制器中的“弯音”功能,可为贝司、吉它和唢呐等音色轻松地设置弯音(100音分为移高小二度,200音分为移高大二度;-100音分为移低小二度,-200音分为移低大二度)。
10、为了使输入键盘(合成器)能涵盖更宽的音域,应在制作前将贝司等低音乐器所在的轨道整体移低八度;同理,可将长笛等高音乐器所在的轨道整体移高八度。
这种方法比移动键盘音高更方便、更科学。
(具体可在“总体窗口”的“移调”栏目内用加减12的方法实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