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调研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酒泉市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调研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 +
和Cl −
B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C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D .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 2SO 4===2Na ++S 6++4O 2− 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硝酸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会增大
B .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硝酸可氧化Fe 2+
D .铁或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3.在一定条件下,将m 体积NO 和n 体积O 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
2
m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则m n :为( ) A .3:2
B .2:3
C .8:3
D .3:8
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水中
B .氢氟酸(HF)保存在玻璃瓶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5.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

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①空气 ②CO 2 ③Ar ④H 2 ⑤N 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
B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C .CH 3COOH 易溶于水,所以CH 3COOH 是强电解质
D .氨水的导电能力比等浓度的NaOH 溶液弱,所以NH 3·H 2O 是弱电解质
7.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含Fe 2O 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按上述流程,试剂X 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
C .图中所有的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 2-
+CO 2+3H 2O =2Al(OH)3↓+CO 32-
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9.下列实验过程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B.NO2气体通入FeSO4溶液中
C.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 D.HC1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10.将 4.34g Na、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672mL 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 Na、Na2O 和 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1:2 C.1:2:2 D.4:3:2
11.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太空的失重状况,下列化学实验在太空中无法完成的是
A.过滤
B.两种固体混合
C.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
D.蒸发
12.将足量CO2通入NaOH和NaAlO2的混合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3.已知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①Ce4++Fe2+=Fe3++Ce3+,②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B.Sn2+、Ce3+、Fe2+
C.Ce3+、Fe2+、Sn2+D.Fe2+、Sn2+、Ce3+
14.新型镁铝合金(Mg17Al12)有储氢性能,它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为Mg17Al12+17H2═
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能与酸反应释放出大量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金应在氮气保护下,将一定比例的Mg、Al单质熔炼而成
B.合金在吸氢过程中被H2还原
C.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既可以完全溶于足量盐酸中,也可以完全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
D.等质量的镁、铝、和镁铝合金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下)顺序为:V(铝)>V(合金)>V(镁)
15.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①Fe(OH)3②FeCl2③SO3④NH4Cl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16.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A.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制取铁
B.用溴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制取碘
C.用碳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
D.用氢气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制取铜
17.下列实验中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18.某金属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其质量比为1∶1.9,原子个数比为1∶3,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7 B.56 C.23 D.64
19.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具有丁达尔效应,而前者无此现象
C.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D.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2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需要时可以用酒精灯加热)()
A.加热KMnO4制取和收集O2B.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和收集NO
C.用NH4Cl与Ca(OH)2固体反应制取和收集NH3D.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取和收集SO2
2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Cl3 B.Al(OH)3 C.Al2(SO4)3 D.NaAlO2
22.有下列物质:①干燥的氯气、②过氧化钠、③次氯酸钠、④活性炭、⑤二氧化硫,其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除①外其他都可以 B.①②③
C.①④⑤ D.全部
2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
C.将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
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24.下列知识梳理总结不合理
...的是( )
A.卢瑟福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地球上 99%以上的溴元素存在海洋中,所以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D.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变成“黑面包”,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二、填空题
26.①Cu丝②Cl2 ③Al2(SO4)3溶液④蔗糖⑤浓硝酸⑥Ca(OH)2⑦NH4Cl⑧CO2 ⑨氨水
请用以上相应的数字编号和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Al(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和⑤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已知A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

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少量)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D→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

湿法炼铜的原理是Fe+CuSO4=FeSO4+Cu,其中铁被
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CuSO4作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剂。

在该反应中,若生成了1 mol Cu,消耗Fe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观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4
②根据实验Ⅰ的原理,推测实验Ⅱ中:锌片上发生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铜片上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已知: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dCl2 + H2O = CO2 +2HCl + Pd↓(产生黑色
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

(1)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N2,其原因是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C中所盛试剂应为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缺点是________
30.Ⅰ.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

(填选项)
A.CO2
B.H2
C.Cl2
(2)D装置的小烧杯中应盛放NaOH溶液,目的是______。

(3)若要收集干燥纯净的X气体,上述装置应如何改进______。

(4)若用B装置制取氨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进行干燥.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装置D表现了SO2的________性;装置E表现了
SO2的________性。

(3)F装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26.⑥⑦④⑧ 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2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
三、推断题
27.Si Na2SiO3 H2SiO3 SiO2 SiO2+2C Si+2CO↑ CO2+ SiO32- +H2O=H2SiO3↓+CO32-
四、综合题
28.氧化氧化 1mol Fe+Cu2+=Cu+Fe2+氧化产生无色气泡
五、实验题
29.排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澄清石灰水无尾气吸收装置
30.C 尾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在装置A、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碱石灰(或CaO、Ca(OH)2等) 分液漏斗烧瓶黄绿色逐渐变浅氧化漂白防止倒吸2MnO4-+5SO2+2H2O=5SO42-+2Mn2++4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