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盐业总公司
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试行稿)
科技安全环保部
二0 一三年一月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方法
(试行稿)
1. 目的: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规范中国盐业总公司下属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方法,统一计算口径,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暂且适用于中国盐业总公司各下属企业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的依据,直到国家出台正式统计计算方法为至。
3. 本办法引用的文件
IPCC2006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家气候应对变化司《关于公布2010 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2007 )
《能源基础数据汇编》
能源统计年鉴2008
4. 术语和定义
4.1 温室气体定义: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波的气态成份。
ISO14064-1 定义并管控的温室气体有六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
(SF6)。
4.2 温室效应定义:
温室气体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
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4.3 二氧化碳当量
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将人类活动产生最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规定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即二氧化碳当量。
4.4 全球变暖潜势(GWP) :
GWP 是一种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指数,以二氧化碳的GWP 值为一,其余气体与二氧化碳的比值作为该气体GWP 值。
全球变暖潜势表示这些气体在不同时间内在大气中保持综合影响及其吸收外逸热红外辐射的相对作用。
5. 计算方法
5.1 计算原则:各种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主要采用“质量平衡法”和“排放系数法”。
“质量平衡法”主要用于计算固定燃烧排放源的排放量,即依据燃料用量与含碳量,用“化学平衡方程式”计算CO2 排放量,一般假定燃料中的碳100% 燃烧变成CO2 。
“排放系数法” :根据各种不同的排放源,依据IPCC2006 温室气体盘查清单指南所提供的排放系数或发改委公布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报告期使用燃料量)X排放
系数
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出后,依据2007 年第四次温室气体评估报
告的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暖化潜热GWP ,(参见本制度附表),将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化为CO2 当量值,即C02当量=C02排放量X GWP 5.2 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确定:
首先确定本企业CO2 运营边界,对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分类:一般分为范畴1、范畴2、范畴3。
范畴 1 :指直接排放源:主要由固体燃料经窑、炉燃烧天然气燃烧等排放二氧化碳务车使用、灭火器使用(CO2 )、空调(冷媒)、生活污水(CH4 )等气体排放。
范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生产企业外购的电力、热力或蒸汽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范畴 3 :温室气体的其他间接排放:因企业的活动引起的、由其他单位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如:员工的商务旅行;员工的通勤;产品、原料及废弃物的运输;外部支援的活动;制造及特许授权经销商。
本办法只考虑范畴1 和范畴2 的内容。
5.3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进行计算时需将单位进
行统一,应换算
为系统中所内定的单位值如公斤、吨或升等。
531 范畴1:直接排放源的计算方法:如原煤(焦炭)燃烧、石灰石煅烧、电石炉气燃烧、天然气燃烧、柴油、汽油燃烧、空调、CO2 灭火器的使用等。
A )原煤燃烧的计算方法
原煤燃烧选用“质量平衡法”和“排放系数法”进行计
第一步:计算原煤燃烧产生的CO2 排放量:选用“质量平衡法”即化学方程式法计算,C+O2 =CO2
原煤全部燃烧产生的CO2 排放量= 报告期原煤使用量
(活动数据)X原煤纯度% (含碳量)X 44 (C02分子量)/ 12 (碳分子量)
第二步:计算灰、渣中含C%带出CO2量=报告期灰、渣量X灰、渣中含C%量X44(CO2分子量)/ 12 (碳分子量)
第三步:原煤燃烧实际CO2 排放量= 原煤全部燃烧产生的CO2 排放量-灰、渣中带出CO2 量。
第四步:计算CO2当量CO2当量=CO2排放量X GWP 从附表中查到:CO2 的全球暖化潜势为1
贝U CO2当量=CO2排放量X 1
第五步:计算N2O 排放量:选用“排放系数法” 。
N2O排放量=原煤(kg)X原煤热值(kcol/kg )X4.1868 (kJ/kcol )X10-9 (转化成TJ)X1.5 (查IPCC2006 国家
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表所得 1.5 kgN2O/TJ )。
折CO2当量=N20 排放量X 298 (查附表GWP值)
第六步:计算CH4 排放量:选用“排放系数法”。
CH4排放量=原煤(kg)X原煤热值(kcol/kg )X4.1868 (kJ/kcol )X10-9(转化成TJ)X1.0 (查IPCC2006 国家
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表所得系数1.0 kgCH4/TJ )。
折C02当量=CH4排放量X 25 (查附表GWP值所得)第七步:
CO2当量总和=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
(B )石灰石煅烧产生CO2当量的计算方法石灰石在石灰窑中锻烧
产生CO2 当量的计算选用“质量
平衡法”方法计算:CaCO3 = CaO + CO2
第一步:CO2排放量=报告期石灰石使用量X碳酸钙
纯度X 44 (CO2分子量)/ 100 (CaC03分子量)
第二步:CO2当量=C02 排放量X GWP (CO2的全球暖化潜热GWP 为1 )
(C)电石炉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电石炉气燃烧产生的CO2 当量计算选用① “质量平衡法”
②“排放系数法”
第一步:电石炉气中CO燃烧产生的CO2:(质量平衡法)
CaO + 3C = CaC 2 + CO
CO + 1/2 O 2 = CO 2
CO2排放量=报告期石灰使用量X氧化钙纯度X 44
(CO2 分子量)/ 56 (CaO 分子量)
CO2当量=CO2排放量X GWP (CO2的全球暖化潜热
GWP 为1 )
第二步:电石炉气中的CH4 燃烧产生的CO2 当量:(排放系数法)
CH4排放量=报告期电石炉气产生量X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X炉气热值
表5.1炉气排放系数表
注:将炉气热值Kcal / Nm3 换算成KJ / Nm3 , KJ换算
成TJ进行计算。
CO2当量=CH4 排放量X GWP (经查附表CH4的全球暖化潜热GWP为25 )
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CO2当量求和即为炉气燃烧排放的CO2气体。
(D)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 天然气燃烧主要有CO2、CH4、N2O气体产生。
第一步:CO2 , CH4 , N2O排放量=报告期内天然气使用量(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X平均低位发热量
表5.2天然气排放系数表
通过以上表可分别计算CO2 , CH4 , N2O排放量
第二步: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02当量=C02 、CH4、N20
排放量X GWP (经查附表CO2、CH4、N2O 的GWP分别为1、25、298)
通过以上数据可分别计算CO2、CH4、N2O的CO2当
量。
第三步:将CO2 ,CH4,N2O的CO2当量求和即得天然气燃烧排放的CO2气体。
E)柴油、汽油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
柴油、汽油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
柴油、汽油燃烧主要有CO2 ,CH4,N2O气体产生。
第一步:CO2 ,CH4,N2O排放量=报告期内柴油、汽油使用量(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X平均低位发热量
表5.3柴油、汽油排放系数
第二步:柴油、汽油产生的CO2当量=CO2、CH4、
N2O 排放量X GWP (经查附表CO2、CH4、N2O 的GWP 分别为1 、25 、298 )
第三步:将以上计算结果C02 , CH4 , N20 的C02当量求和即为柴油或汽油燃烧产生的CO2 总量。
(F)CO2 灭火器逸散量计算方法
灭火器(CO2 )当量计算方法采用数据直接获取法即实际填充量方法计算。
依据本企业CO2 灭火器填充数量,按逸散量与填充量平衡计算,不同规格灭火器填充量按说明书或设备名牌标识计算。
CO2灭火器逸散总量(或当量)=每具填充量X报告期
内填充灭火器台数X GWP。
(CO2的全球暖化潜热GWP为1)(G)空调冷媒(R22 )CO2当量计算方法空调冷媒即氢氟碳化合物(HFCs)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
冷媒(R22 )逸散量折CO2当量=冷媒原始填充量X 排放因子X GWP
冷媒原始填充量:依据空调说明书或设备名牌标识计算。
排放因子:依据IPCC2006 公布之逸散系数,取值为3% 全球暖化潜热GWP 取11700
(H )化粪池(CH4 )逸散量折CO2 当量计算方法化粪池CH4 逸散量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 CH4逸散量折CO2当量=报告期厂内员工总数X报告
期内工作天数X CH4排放系数X GWP
厂内员工总数:分成正常班员工、倒班员工
工作天数:正常班员工:一周五天工作日,并节假日休
息
倒班员工:一周六天工作日,休息两天
CH4 排放系数=BOD 排放因子(IPCC
2006 )X每人•天产生BOD的数量(IPCC2006 )
表5.4 BOD相关排放系数
电力主要通过电表显示的用量乘以公布的排放系数计算;热力或蒸汽以热力折标煤乘以公布的吨标煤排放CO2
的系数进行计算。
(A )外购电力:CO2排放量=外购电力总量X CO2排放系数,CO2排放系数:选取国家发改委公布的“ 关于公布2010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中的排放因子。
表5.5 2010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B)外购蒸汽:C02排放量=外购蒸汽总量X C02排放系数
CO2排放系数=蒸汽折标煤系数X蒸汽焓值X每标煤CO2排放系数。
表5.6蒸汽相关排放系数表
注:蒸汽折标煤系数:数据来源于《能源统计年鉴2008》;蒸汽焓值:数据取焓熵表;每标煤CO2排放系数:数
据来源于《能源基础数据汇编》(国家计委能源所1999.1.P16)5.3.3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汇总
通过计算,获得范畴1和范畴2的CO2当量,统一单位
后再汇总为企业CO2排放量。
附表:六种温室气体GWP值(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