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阶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阶梯
教学反思是教学及师资培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教师批评性的反思教学来提高对教学的领悟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具有前瞻性,它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预测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智慧技能。

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的目的和目标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做出反思,再写出教案。

教师在备课时也可对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再写出教案。

反思的内容可为:①自己或他人在执教这一相关内容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其效果如何?②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中的反思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这些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虽然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出现的问题是难以预料的,但可以预测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学生在学习重难点内容时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怀疑、困惑、困难的状态的障碍,你是怎样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②教学中师生间出现争议时,你将如何处理?③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生不能按预定时间回答时,你将如何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④学生在课堂讨论等活动时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就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对此你如何进行有效地调控?
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

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这个阶段反思的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②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③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④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标准。

当然在反思教学时,亦可反思和体会在施教中最有价值的做法,包括教学机智、创新做法和棘手问题的解决;也可反思在施教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败的教训等。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后好地改进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而教师要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经常质疑
教师是天生的思考者,也必定应该成为天生的质疑者、困惑者。

教师常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健康的”怀疑、困惑、困难的状态未必是一件坏事。

例如,有的教师会思考:我的教学为什么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为什么不愿上我的课。

是学生厌学还是我自身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会在教学中脱颖而出,自己有没有为改变现状做出过力所能及的努力;怎样才能使自己执教的课堂充满师生的共同快乐与幸福;我该从什么地方进行课改等等。

这样的反思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是一种真正触及心灵并使自己持续发展,不断充实与提高的高层次反思,这样的反思能使教师自己去学习新知识、认识和走进新课程,并在与同行、与学生交流中改变塑造自己。

所以教师经常使自己处于质疑、困惑、犹豫的状态,积极审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断给自己出难题,才能超越完善
自己。

2勤写反思随笔
古人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反思要经常化,要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并养成写反思随笔的习惯。

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不要求教师们写得长篇大论,有话、有时间则长,无话、无时间则短。

因为教师写随笔主要不是用于发表,而是为了自己教学的改变,为了自己教学的提高。

教学随笔可记录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也可对课堂或学校所发生的事情就个人感想、体会、见解等做一点自我分析。

如、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事件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有待今后改进……。

这样留意每天工作的细节,将教学中的所得、所悟和思想火花及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能培养起自己反思的习惯,也可为今后反思性教学提供最真实和原始的材料。

所以天天反思,
天天就会有新发现新收获。

3定期归纳
将写好的教学反思随笔分门别类地定期加以整理,以便提高使用效率。

可以按成功和失败两大类,分科目、课型、教学突破点等进行归纳整理。

这样查阅起来方便、快捷,同时梳理归纳的过程也是自我温故、更深层次反思改进提高的过
程。

4广泛交流合作
教学反思从表面上看是一种个体的活动,但反思的过程却需要依赖一个合作群体的支持。

在与同事的协作活动(互相听课、评课、说课和共同探讨中,每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会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到有益的经验。

多种经验的对照比较,就可以使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这样既提高了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又通过个体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合作共进是教学反思的重点。

反思不仅是个体的,而且也应该有团体的反思。

个体的角色和群体韵角色相互发生作用,产生巨大的智慧。

因此,反思离不开同伴的参与和合作,合作可以使反思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集多人智慧开启创造性解决问题之门是合作小组的价值所在。

因此,教师在个别反思的同时,还要让同行、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使自己能从各个角度获取反馈信息,促进反思的有效进行。

教师合作学习、集体反思和共同进步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可见,营造良好的教师合作氛围,使教师在共同反思中获得专业水平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一个学铰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教师在新课改中要自我发展,就必须以反思作前提,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良好阶梯。

每一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动研究者。

所以在反思中生活和工作,才是智慧的,只有学会反思,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发展自己,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走向新的境界。

正如著名教授叶澜所讲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也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

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教师,让我们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使教学反思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