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相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相关策略
摘要: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其在功能上适应了电力系统和电网建设的需要,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赖以实现的相关技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地发展,以实现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就发展目标来说,当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致力于建立全面DMS系统,以提升电气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系统的建设初见功效,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来优化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道路,以促进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各项功能的充分实现。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问题;策略
1.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而逐步出现的一个概念,其在功能上实现了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网络和用户等一系列相关主体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了电力资源的生产——运输——使用相联系的链条。
而就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目标来说,更多地是为了掌握和控制电力资源从被生产出来开始直到被使用整个过程的有效和通畅。
从系统的内容方面来看,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自动化(包火力和水力发电厂)、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以及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这些系统综合功能的实现便是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价值所在。
而从根本上来说,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在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快速,从而实现电力资源能够被安全、经济地运送到用户那里,最终被高效使用。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控制部件为中心,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相互结合以及终端硬件装置与控制计算机的结合来形成相应功能体系的系统,并运用各种软件来扩大系统的控制范围和深化自动化的程度,从而使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
从流程上来看,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处于中心地带的计算机为主,向四周辐射网络系统,从而构建围绕发电厂、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上传、反馈和监控系统,最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网络覆盖面,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各项供电功能进行综合的调节和控制。
2.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在系统的建设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优化。
具体来说,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缺乏标准化的技术设计
目前我国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尚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统一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标准,这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和网络建设与运营的效果。
而导致标准化技术设计缺乏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①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受到限制,难以满足不同型号设备之间的有效对接,甚至出现一些设备不能对接的情况,这直接造成各厂家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开发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也导致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②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难以实现不同厂家
生产设备的互操作性,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不强,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一项综
合性的应用系统,其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和支持电力运行功能的要求,导致系统难以统一有效运行;③相关设备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自动化系统性能实现的要求,例如一些厂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
济利益,忽视所生产产品的性能和实用性,导致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难以满足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需要。
而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缺乏统一化的标准所造
成的后果是相关设备生产商忽视产品的性能,导致大批技术含量偏低的产品流入
市场,直接造成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性能大打折扣,最终使得系统的各项
功能难以稳定实现。
2.2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组织模式缺乏科学性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与系统功能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联,合适的电力综
合自动化系统模式可以在尽可能多地节约材料和成本的同时实现功能的最优化实现,同时也能够实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性方面的提升。
但就目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阻止模式的选择来看,多数情况下存在考虑不
全面、随意性大等问题,仅仅以当前的系统运行需要为依据来进行模式的构建,
而忽视系统未来功能发展和实现的需要,这就导致花了很大成本组建的自动化系
统模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被废弃的情况。
2.3电力系统管理体制滞后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功能的实现有赖于
人与技术的有效搭配、协调。
而相对于技术手段来说,管理手段对电力综合自动
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更大,例如有时出现的非常复杂的问题常需要两个以上的
单位和部门来同时协作加以解决,而正是由于跨单位、跨部门之间协作难度的增加,使得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受到较大的束缚。
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一旦出现问题,更多地是相互之间推卸责任、推诿扯皮,工作的重心偏离问题的
解决,导致系统问题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3.优化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接下来我国的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践仍然
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这些问题是制约当前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
基于此,要通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优化来加以解决。
3.1制定统一的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标准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运行是确保系统各项功能正常、稳定发挥的前
提和基础。
鉴于当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标准化不高的问题,
要从相应的标准制定着手来加以解决。
首先,要确定适合各子系统连接的统一化
的标准和接口,使各系统能够更好地配合,确保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秩序和效率
的良好实现;其次,要在电力系统中配备各种防故障设备,确保各生产厂家所生
产的设备能够达到统一的行业标准;第三,各种设备生产厂商要根据电力综合自
动化系统开发的需要来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性能达到最优的标准。
3.2提升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的科学性
鉴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组织模式与自动化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组
织模式的不断优化来确保自动化系统各项功能的良好实现。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织模式进行设计时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
原则,以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为模式组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其次,电力综合
自动化系统模式的构建要做到因系统而异,即根据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
求来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
3.3强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调意识
首先,在进行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明确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通过系统建设所涉及的情况来确定相应的主导型部门和人员,确保建设职能能够真对应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身上;其次,要强化整体的协同意识,使不同的单位、部门和人员能够立足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互相之间的协同,确保系统建设目标的真正实现;第三,要通过制度化的规定来明确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力,确保相关主体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中。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科学、合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性措施,是实现电网建设现代化发展的推动性因素。
而针对当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要通过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优化提升来加以有效解决,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良好实现。
参考文献:
[1]高秀兰,赵鹏,杨秀娥.浅析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3):72.
[2]张晓会.论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继电保护[J].科学与信息化,2017(25):49+51.
[3]王竞宇.探究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2015(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