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成效、不足与对策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贸区建设成效、不足与对策思考
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一年多来,在行政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然而,在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政府管理改革逐步落地
自贸区南沙片区完成了建设实施方案、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创新性制度文件起草工作,主要推行了四大类涉及政府管理改革创新事项。
这些创新举措和改革路径有效改善了自贸区的服务与管理效率,有益于自贸区高标准的营
主要领域主要进展
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对内外资项目均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清单外的全部改为备
案,清单内的实行核准审批。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承接60项广东省下放的管理权限;市场准入前置审批事项
由101项减少为12项。
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
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建立信息互换、监管互认、
执法互助的“三互”机制。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建设了可以连通23个部门的统一市场监管信息平台。
对登
记的39826户市场主体实施A、B、C、D四级信用分类监管。
二、开放型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特别监管区,
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是其重要的历史使命。
自贸区南沙片区主要从以下方面推动了
开放创新事
项
主要进展及成效
推动金融开 1.开展了跨境人民币贷款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缴税
放创新(费)业务,落实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
截至2015年11月末,共办理22笔人民币跨境贷款备案,涉及金额
56亿元。
2.融资租赁产业:2015年新增合同额236亿元,完成船舶交易503艘,
交易额亿元;实现广州飞机租赁“零”的突破。
3.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设立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大
宗商品期货保税交割仓库、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交易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中交
股权投资基金等一批基金启动运作
穗港澳深度
合作的创新
1.广州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总体方案已上报省委省政府。
2.设立了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并已进驻了一批项目。
3.落户了CEPA科技智慧产业园、六福集团研发检测中心等一批项目。
4.开展人才交流、游艇通关、数据传输、社会事务、专业服务等方面的
专项合作。
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战
略
1.成功举办国际航运圆桌会议。
2.举办港口城市发展合作高端论坛。
3.珠海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与汉堡港等德国重要港口城市结成枢纽辐射型合作关系。
推动法律服
务的国际接轨
1.成立自贸试验区法院、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中
心、广州国际金融仲裁院自贸试验区分院及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自贸试验区
分院。
2.成立了广州首家粤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
贸易便利化
创新
1.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
2.试行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和DIT延迟中转业务。
3.形成了以直购体验新业态为特色的跨境电商集团,2015年跨境电商
交易额突破亿元人民币。
跨境电商企业达550家。
4.塑料粒交易中心初步形成,博禄、沙比克等企业已在南沙开展国际贸
易业务。
5.出口货物集拼初具规模,完成国际配送货值约24亿美元,旅游购物
出口78亿美元。
三、发展平台和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自贸区南沙片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平台、基础设施和生产及服务性项目建设加快
推进。
2015年,全区共投入1850亿用于推进60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其中一些规划、
建设和即将完成的重点项目将对自贸区南沙片区及南沙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类型项目名称进展情况
发展平
台
明珠湾区起步区开发建设项目推进中
万顷沙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园推进中
蕉门河西区城市综合体推进中
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完成
基础设
施
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推进中
南沙港铁路推进中
南沙港国际通用码头推进中
地铁18号线规划
广中江高速、番莞高速、江中高速东延段推进中
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南沙项目)推进中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推进中生产及
服务性项目
广汽丰田汽车扩产及增加新品种建设项目推进中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二期工推进中
南海海洋研究所主体园区暨广东深蓝产业创新中心推进中
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推进中
广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南沙生产基地异地搬迁改造项目推进中
四、区域聚集带动作用初显
自贸区南沙片区的区域集聚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2015年,南沙新区在自贸试验
区的带动下,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全年实现GDP1133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连续八
指标绝对
值(亿元)
同比增速(%)全市增速(%)增速排
名GDP
1133
.0
1规上工业总产值3
商品销售总额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3
当前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领先型的改革创新举措不足
促进制度创新是建设自贸区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意义所在。
目前自贸区南沙片区主要借鉴和复制了上海自贸区的一些制度创新的举措,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意义的改革创新举措明显不足。
特别是已经推出的部分改革创新举措还未显现出良好的成效。
二、区域产业和人才结构与自贸区发展匹配度不高
从南沙产业发展状况看,2015年,南沙三次产业结构比为::,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商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相对落后,产业主体不多,产业规模也相对较小。
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相似,自贸区人才不匹配问题也已显现。
近年来,南沙新区虽然陆续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及创新平台建设合作,但是,引进和储备的人才和科技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第二产业领域,投入到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无论在存量和增量都相对不足。
三、城市建设遗留问题影响自贸区发展环境
自贸区南沙片区虽然在广东自贸区中所占的面积最大,但是其由大小不同、位置各异的七个区块组成,各部分协调发展的复杂性要比其它自贸区更高。
同时,南沙尚有大量的农村地区,自贸区周边范围许多土地权属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一些土地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开发建设难度较大。
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强制约自贸区虹吸效应
自贸区南沙片区位于广州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该区域内的公共交通、文化、教育、休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与中心城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自贸区与中心城区交通不够便捷,地铁5号线速度较慢,公共交通发展落后,生活便利化程度还不高,导致南沙整体人口密度较低。
许多就业人员处于工作在南沙、生活在城区的“钟摆式”状态,产城人分离导致本地消费无法支撑高端服务的发展。
五、自贸区体质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目前,自贸区南沙片区在行政区划和管理工作开展方面隶属广州市管理,但在业务推进、审批事项等方面又从属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这样,势必造成制度创新的管理链条过长,导致自贸区片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自主权和主动性的不足,但凡自贸区的各项制度创新,都可能需要经过广州市、广东省与中央或国务院部门的协调。
再则,由于自贸区南沙片区的空间碎片化比较明显,与南沙新区在工作体制上也难以形成协调的关系。
六、多重竞争威胁挤压自贸区南沙片区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批准成立四个自贸区,其开发建设主要着眼于基础设施和土地,以基建带动高端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开发模式和产业选择存在较大雷同。
而且,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分散化生产、个性化生产有可能成为较为主流的分工模式,与工业化时代的集聚化生产并行出现,这将表现为生产服务环节在空间区域上的非集中分布,从而各个自贸区产业发展重点的划分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最后必然会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人才、制度和政策竞争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