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WEB版用户操作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关于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1
1、系统简介1
第二章系统要求、安装及卸载1
1、系统配置要求1
2、软件安装及卸载2
第三章系统管理2
1、用户管理2
2、用户角色管理5
3、组态权限设置7
4、选择类型管理7
5、工程单位管理9
6、观察码管理11
7、节假日设置12
8、传感器管理12
9、设备类别14
10、维修单位15
11、配件制造厂15
12、系统选项16
13、系统日志16
14、修改密码17
15、修改个人信息18
第四章属性18
1、组态类别18
2、自定义组态21
3、远程组态22
4、新建组态节点23
5、编辑组态节点24
6、删除组态节点26
7、复制、粘贴26
8、设备日志26
9、设备附件27
10、设备配件28
11、测点列表30
12、测点配对30
13、设备列表31
第五章巡检管理32
1.巡检路径32
2.巡检计划33
3.计划外数据查询33
4.违规记录查询34
5.清空巡检仪34
第六章在线设置34
1.事件查询34
2.采集分站管理34
第七章工艺状态35
1、统计表35
2、工艺数据35
3、泄漏率36
4、趋势图36
第八章设备状态36
1、统计表36
2、设备图37
3、棒图37
4、时间波形37
5、频谱波形38
6、趋势分析40
7、瀑布分析41
8、轴心轨迹图42
9、振值列表43
10、轴心位置图43
11、其他44
第九章报告46
1、故障报告46
2、诊断报告49
3、案例报告51
第十章报表52
1、泄露率报表52
第十一章工具52
1、轴承库52
2、轴承特征频率计算55
3、电机特征频率计算55
第一章关于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1、系统简介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XX东华测试技术XX推出的B/S结构设备状态监测的解决方案,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工具。
它能够按照用户实际的组织结构形态进行数据的统一组织、管理和显示,用户能够在友好的图形界面下快速、便捷地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主要是下载巡检路径,对点检仪采集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及数据查询,同时还可以输出设备报表及提供检测报告等服务。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使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使数据存取、查询更高效,同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大容量支持;
●业务灵活扩展;
●安全、稳定的运营系统;
●容错处理机制。
第二章系统要求、安装及卸载
1、系统配置要求
整个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主要由软硬件及企业内部局域网络组成。
●硬件构成:
点检仪:DH5901、DH5903。
●软件构成:
1)服务器端: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或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或更新.NET Framework 2.0软
件环境。
2)客户端: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 Vista操
作系统,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或更新软件环境。
网络:
100M/1000M企业局域网。
2、软件安装及卸载
一、软件安装:
在光驱中放入系统配带的光盘,光驱将自动运行并在屏幕上显示安装程序;
点击“Setup.EXE”,执行安装操作;
在Windows加载了安装文件后,设置相应的安装路径,根据提示进行选择,点击“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
二、软件卸载:
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进入控制面板;找到并点击“添加或删除程序”;打开后,找导并选中“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系统”,点击“删除”即可卸载本软件。
第三章系统管理
1、用户管理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新建用户、编辑用户、注销用户、用户锁定\解锁、用户登录密码复位、删除用户以及删除登陆信息几个操作。
各个操作都需要进行操作权限的分配,在进行相关操作之前系统将首先进行权限的判断。
选择菜单“系统”—“用户管理”即可进入“用户管理”窗口进行相关操作。
在“用户管理”窗口中显示了当前使用系统的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用户显示名、用户普通XX、域XX、手机、、在线状态、是否锁定、上次登录时间、客户端名称、登录IP地址,以及用户的登录状况和所属角色信息。
●用户XX包括普通XX和域XX两种类型。
普通XX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最长12位,
最短不低于3位;不区分大小写;XX名必须唯一。
若用户通过域XX登录系统,则不需要输入密码即可登录系统。
●在线状态能够直观的显示出当前哪些用户正在使用系统。
●上次登录时间显示的是用户最近一次登录系统的时间。
●当鼠标选中某一条用户信息时,在“用户管理”窗口将对应的显示该用户的登录状况以
及所属角色。
登录状况列出了用户所有的登录时间、注销时间、IP地址以及客户端名称;所属角色反映了对应的用户所隶属的角色名称以及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下面将分别介绍用户管理的相关操作:
一、新建用户:
当用户点击“用户管理”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时,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用户”窗口:
在此窗口中拥有新建用户操作权限的用户可以新建一个用户登录XX,并输入相关的用户基本信息,同时指定用户所隶属的用户角色。
二、编辑用户:
在“用户管理”窗口中,用户选中某一条用户的基本信息,点击“用户管理”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时,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编辑用户”窗口:
在“编辑用户”窗口中用户可以对所选择的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编辑,同时指定该用户所隶属的用户角色,编辑完毕后点击右上方的“保存”按钮即完成编辑用户操作。
三、注销用户:
选中某一在线用户,在用户拥有注销用户的操作前提下,点击“用户管理”窗口右上方的“注销”按钮,即可使选中的用户退出到登录状态。
四、锁定\解锁用户: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对于用户登录时,密码连续出错达到系统设定的次数,系统将自动锁定该用户。
拥有用户锁定、解锁权限的用户也可以对某个用户进行锁定与解锁的操作:选中某一用户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锁定”按钮,即可完成用户的锁定操作。
被锁定的用户不能登录系统;选择某一被锁定的用户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解锁”按钮,即可将解锁被锁定的用户,该用户可以重新登录系统。
五、密码复位:
选择某一用户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密码复位”按钮,即可实现将该用户的登录密码恢复到系统默认设置“123456”。
六、删除用户:
只有具有删除用户权限的用户才能够完成用户的删除操作,对于一个已经登录的用户不能够对其进行删除操作。
选择某一离线的用户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在系统给出的询问提示窗口中选择“确定”,即可实现删除用户的操作。
七、删除登陆信息
当用户点击“用户管理”窗口右上方的“删除登陆信息”按钮时,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删除登陆信息”窗口:
在“清除用户登陆信息”窗口中设定完要删除的用户登陆信息的X围后即可删除。
2、用户角色管理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用户角色是指具有相同操作权限的用户的集合,不同的角色被赋予了不同的操作权限。
系统中用户角色包含了角色名称、角色描述、成员列表以及角色对应的静态权限和动态权限集合。
用户通过选择菜单“系统”—“用户角色”,即可在弹出的“用户角色信息”窗口中浏览系统中设置的用户角色信息,同时进行新建用户角色、编辑用户角色、删除用户角色以及角色静态权限和动态权限的设置等相关操作。
注:用户在进行角色的操作以及权限的设置之前,系统首先须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判断。
下面将分别介绍有关用户角色的操作以及角色对应的权限设置:
一、新建用户角色:
鼠标点击“用户角色信息”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用户角色”的窗口,用户在此窗口中可以输入新建的用户角色名称,以及对该角色名称所作的描述。
点击“保存”,即完成了新建用户角色的操作。
注:1、用户需有新建用户角色的权限;
2、新建的角色名称不能与系统内已经存在的角色名称重复;
3、可以向新建的用户角色中添加用户。
二、编辑用户角色:
在“用户角色信息”窗口中选中某一条用户角色信息后,鼠标点击“用户角色信息”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系统将弹出“编辑用户角色”的窗口,在此窗口中用户可以对选中的角色编辑其角色名称以及角色描述,编辑完毕后点击“保存”即完成编辑用户角色操作。
注:1、系统中存在需要修改的用户角色;
2、用户具备编辑用户角色的权限;
3、修改后的用户角色名称不得与系统中已经存在的用户角色名称重复。
三、删除用户角色:
在“用户角色信息”窗口中选中某一条用户角色信息后,鼠标点击“用户角色信息”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系统将询问用户“确认要删除该角色信息?”,若选择“确定”则选中的用户角色将从系统中删除,若选择“取消”则不删除选中的用户角色。
注:1、系统中存在需要删除的用户角色;
2、用户具备删除用户角色的权限;
3、如果某个用户角色下存在用户,则不能够将该用户角色删除。
四、设置静态权限: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静态权限只能为一个所有者拥有,由用户角色赋予给用户。
设置用户角色对应的静态权限的具体操作如下:在“用户角色信息”窗口中选中某个用户角色后,鼠标点击窗口右上方的“设置静态权限”按钮,系统将弹出该用户角色相应的静态权限设置窗口,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静态权限分配,设置完毕后点击“保存”即完成静态权限设置操作。
3、组态权限设置
组态权限设置即为设置用户/用户角色的动态权限,选择菜单“系统”—“组态权限设置”,即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组态权限设置”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组态权限设置”窗口中,用户可以对组态权限进行新增、编辑和删除操作。
4、选择类型管理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选择类型管理”,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选择类型管理”窗口:
一、新建选择类型:
“新建选择类型”即为新建一个选择类型。
点击“选择类型定义”窗口右上方的“新建选择类型”,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选择类型”窗口:
在“新建选择类型定义”窗口中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输入选择项名称,选择“所属选择类型”。
新建完毕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新建选择类型定义操作。
二、新建选择项:
点击“选择类型定义”窗口右上方的“新建选择项”,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选择项定义”窗口:
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窗口中输入选择项名称后,并将其赋予所属的类别下,点击“保存”,在相应的类别下即已经添加了新增的选择项。
三、编辑选择类型:
编辑选择包括对类别的编辑以及对类别中包含的选择项的编辑。
在“选择类型定义”窗口中选中一条选择类型定义后,鼠标点击窗口右上方的“编辑”,即弹出“编辑选择类型定义”窗口。
当对选择类型进行编辑时,“所属选择类型”设置项为灰色禁用状态。
须注意的是,在对选择类型名称进行编辑时,不得与系统已经存在的选择类型名称重名。
用户编辑完成后,点击“完成”即完成编辑选择类型操作。
四、删除选择类型:
在“选择类型定义”窗口选中一条枚举后,鼠标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即可删除所要删除的选择类型。
注:用户不能够删除系统内置选择类型对象。
5、工程单位管理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对工程单位的管理,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灵活地设置不同类型的测点的属性。
从而在自身企业内部规X所有设备中测点的工程单位,达到统一管理及计算的目的。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工程单位管理”,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单位管理”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窗口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单位的新建、编辑、删除以及工程单位类型的新建、单位类型管理、编辑、删除操作。
下面将对这些操作分别介绍:
一、新建工程单位:
点击“工程单位管理”窗口右上方的“新建工程单位”按钮,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增工程单位”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新建工程单位”窗口中,用户根据需要输入新建的工程单位名称,并指定其属于某个工程单位类型,同时输入转换系数后,点击“保存”即完成新建工程单位操作。
二、编辑工程单位:
选中“工程单位管理”窗口中某个工程单位后,鼠标点击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
系统将弹出“编辑工程单位”窗口,与新建工程单位类似,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单位类型、单位所属类型以及转换系数进行编辑后,点击“保存”即完成编辑工程单位操作。
三、删除工程单位:
对于多余的工程单位,用户可以将其删除。
在“工程单位管理”窗口中,选中某个多余的工程单位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当系统询问是否确认删除时,点击“确定”即可将此多余的工程单位删除。
注:对于系统内置默认的工程单位,用户不能够将其删除。
四、新建工程单位类型:
点击“工程单位管理”窗口右上方的“单位类型管理”按钮,即可切入“单位类型管理”窗口,在此窗口中显示了系统中所有的单位类型名称。
点击“单位类型管理”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系统将弹出“新增工程单位类型”的窗口,在此窗口中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新增的工程单位类型名称后,点击“保存”即成功的在系统中新增了一个工程单位类型。
五、编辑工程单位类型:
在“单位类型管理”窗口中选中某个工程单位类型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系统将弹出“编辑工程单位类型”的窗口,与新增工程单位类型类似,用户对单位类型名称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即完成编辑工程单位类型的操作。
六、删除工程单位类型:
对于系统中多余的工程单位类型,用户可以将其删除。
在“单位类型管理”窗口中选中某个多余的工程单位类型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当系统询问是否确认删除时,点击“确定”即可将此多余的工程单位删除。
注:对于系统内置默认的工程单位类型,选中后“删除”按钮为灰色禁用状态。
即:用户不能够删除系统内置默认的工程单位类型。
6、观察码管理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对观察码的管理是指实现对观察码类别的管理。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观察码管理”,进入“观察码管理”窗口,在此窗口界面中用户能够实现对观察码的新建、编辑和删除操作。
7、节假日设置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节假日设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节假日设置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节假日设置窗口中可以设置节假日。
8、传感器管理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对传感器的管理是指实现对传感器灵敏度参数的管理。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传感器管理”,进入“传感器参数”窗口,在此
窗口界面中用户能够实现对传感器参数的新建、编辑和删除操作。
一、新建传感器参数:
点击“传感器参数”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传感器参数”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新建传感器参数”窗口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传感器类型的选择,然后输入其灵敏度后,点击“保存”则新建传感器参数成功,在“传感器参数”窗口中将显示新建的传感器参数;若点击“取消”,则未进行新建传感器参数的操作。
二、编辑传感器参数:
在“传感器参数”窗口中选择需进行修改的传感器参数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系统将弹出“编辑传感器参数”窗口,在此窗口中显示了所选择的传感器参数信息,如同新建传感器参数,用户对选择的传感器参数编辑后点击“保存”,则实现了编辑传感器参数的操作,在“传感器参数”窗口中显示的是编辑以后的参数信息;若点击“取消”,则不改变所选的参数信息。
三、删除传感器参数:
在“传感器参数”窗口中选择需删除的传感器参数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在系统给出的“确认要删除该传感器参数吗?”的提示窗口中,若点击“确定”则删除选择的传感器参数,反之则不删除。
9、设备类别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设备类别”,即可进入“设备类别”窗口,在此窗口中用户可以对设备类型进行新建、编辑、删除和设置参数的操作。
一、新建设备类型:
点击“设备类型列表”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设备类别”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新建设备类别”窗口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新增的设备名称,并对新增的设备类型进行设置,点击“保存”即可完成新建设备类别操作,若点击“取消”则不进行新增设备类别的操作。
二、编辑设备类别:
在“设备类型列表”窗口中选中一条设备信息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系统将弹出“编辑设备类别”的窗口,在此窗口中用户可以对选中的设备信息进行编辑,编辑完毕后点击“保存”则完成编辑,若点击“取消”则撤销所作的编辑。
三、删除设备类别:
在“设备类型列表”窗口中选中一条设备信息后,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系统将提示用户“你确认要删除此设备类别么?”,选择“确定”则删除所选的设备类别,选择“取消”则不删除所选的设备类别。
注:对于系统内置默认的设备类别,选中后点击“删除”按钮,系统提示“系统内置设备类别,不能删除”。
即:用户不能够删除系统内置默认
的设备类别。
四、设置参数:
在“设备类型列表”窗口中选中一条设备信息后,点击“设备类型列表”窗口右上方的“设置参数”按钮,系统将弹出该设备的“参数列表”窗口,在该“参数列表”窗口中用户可以进行新建、编辑、删除、资源列表和返回的操作。
10、维修单位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维修单位”,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维修单位管理”窗口:
在上述“维修单位管理”窗口中,可以新建、编辑、删除维修单位。
11、配件制造厂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配件制造厂”,系统进入如下图所示的“配件制造厂管理”窗口:
一、新建
点击“配件制造厂”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后,弹出新建配件制造厂窗口,在该窗口中输入“制造厂名称”后点“确定”按钮,即完成新建配件制造厂操作。
二、编辑
在配件制造厂窗口中选中需要编辑的配件制造厂信息,点击“配件制造厂”窗口右上方的“编辑”按钮,弹出编辑配件制造厂窗口,在该窗口中更改“制造厂名称”后点“确定”按钮,即完成编辑配件制造厂操作。
三、删除
在配件制造厂窗口中选中要删除的配件制造厂信息,点击“配件制造厂”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系统提示“确认要删除该配件制造厂吗?”,点“确定”则完成删除操作。
12、系统选项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配置”—“系统选项”,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系统选项”窗口:
在上述窗口中对各选项进行设置后点“确定”按钮即完成设置系统选项的操作。
13、系统日志
选择菜单“系统—系统日志”,出现如下图“系统日志”窗口:
一、查找:
点击“系统日志”窗口右上方的“查找”按钮后,在系统日志界面出现“查询条件”窗口,在“查询条件”窗口中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后,按窗口右上方的“确定”按钮,即完成查询操作。
二、删除:
在“系统日志”窗口的选择栏中选择需要删除的日志,点击窗口右上方的“删除”按钮,系统提示“你确认要删除日志么”,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删除所选择的日志,点击“取消”按钮则不删除。
三、导出:
点击“系统日志”窗口右上方的“导出”按钮后,弹出如下图的“导出数据”窗口:
在导出数据窗口中输入将导出的文件的文件名,在“文件类型”和“数据X围”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相应的选项,选择“导出后删除数据”即在导出数据后将用户选择的数据X 围内的数据删除,反之不删除,选择“确定”即导出数据,选择“取消”则取消操作。
14、修改密码
选择菜单“系统”—“修改密码”,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修改密码”窗口:
在上图所示的“修改密码”窗口中,用户可以修改自身的系统登陆密码。
只需正确地输入旧密码,输入新密码后再次确认,点击“确认”即完成密码修改的操作,用户在下次登陆系统时将使用的新的密码口令。
15、修改个人信息
选择菜单“系统”—“修改个人信息”,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修改个人信息”窗口,在此窗口中用户可以对自身信息进行维护。
在上图所示的“修改个人信息”窗口中,用户可以对自身的显示名、职务、手机和等相关信息进行维护,点击“确定”则信息修改成功,否则取消修改信息操作。
第四章属性
1、组态类别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系统组态是以多层树形结构的方式来描述企业的组织
结构。
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存在系统组态、巡检路经、用户自定义组态等三种主要类型的组态形式。
系统组态是按照多层的树形结构的方式对企业的设备进行管理,即用户在系统主界面左侧所看到的巡检组态树。
在系统组态中包含组织类(细分为企业类、分厂类、车间类、机组类)、设备类、测点类等若干种基本的组态节点类型。
各个组态节点类型之间的隶属关系可以由用户任意组织,也可以添加组态节点的类型。
注:1、企业节点是系统组态节点的根节点,在整个系统中只能存在一个根节点;
2、设备节点类型的组态节点的子节点只能是测点类型的节点。
组态类别,即系统组态中的各个节点的类别。
系统默认提供了组织类、设备类、测点类和变量类四个组态类别。
没有类型的组态节点均有各自特殊的属性,用户也可以自行定义组态节点的属性。
●组织类:主要是用以描述企业组织结构。
分企业节点、分厂节点、车间节点、机组节点
等。
●设备类:它代表被监测的设备,子节点为测点。
●测点类:测点指的是数据信息的来源。
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几大类别:动态测点、
过程测点、转速测点和观察测点。
●变量类:指的是从各类测点采集的数据分离出来的特定信息。
根据测点的种类,测点可
以有1个或几个变量。
静态测点,比如温度、压力、流量,只有一个变量;动态测点,比如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动态数据被不同的方法处理以后可以得到通频值(OA)、间隙电压、1Xamplitude and phase,以及用户自定义频段,或者为阶次表示。
变量类别的节点只能为测点的子节点。
选择菜单“属性”—“组态类别”,进入“组态类别”管理窗口,在此窗口中用户可以进行组态类别的新建、编辑、删除操作。
一、新建组态类别:
在“组态类别”窗口中,点击窗口右上方的“新建”按钮,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建组态类别”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