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家兔失血性休的影响克Microsoft Word 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压的调整作用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素髎”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进而理解素髎穴用于急救的部分机理,并掌握动物血压测量的实验方法。
【实验对象】
家兔1只
【实验材料】
生理记录仪,血压换能器,气管插管1个,动脉插管1个,动脉夹1个,常用手术器械1套,10ml注射器各1个,5号注射针头1个,8号注射针头1个,1寸毫针2根,兔台1个,量杯(50ml)1个,三通管1个,生理盐水,5%戊巴比妥钠,肝素(1000μ/ml),纱布、棉球、缝线若干。
【实验步骤】
1. 调整生理记录仪及血压换能器至正常工作状态。
动脉插管通过一段胶管(不宜过长)与血压换能器相联,换能器另一开口与三通管联结牢固。
2. 取家兔1只称重,用5%戊巴比妥钠,溶液,按2ml/kg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台上,颈部及腹股沟部剪毛备皮。
3. 在兔颈部锁骨及气管甲状软骨间切开皮肤3~4cm,分开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暴露气管,分离并穿线,倒“t”字形剪开气管,结扎牢固并与气管插管的分叉处攀扎在一起,防止松脱。
4. 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长约2~3cm,穿入双股缝线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近心端,用眼科剪在动脉中部剪开一小口,用注射器注入少许肝素,插入动脉插管,结扎固定。
5. 切开腹股沟处皮肤,切口2~3cm,分开肌肉,在股静脉下方找出较细、颜色淡红的股动脉,分离出股动脉2~2.5cm,穿双股结扎线,结扎其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其近心端,在其上用眼科剪剪一小口,注射入少许肝素。
插入动脉插管,结扎固定,以备放血。
6. 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凝血,在耳缘静脉中注以肝素(1ml/kg)。
约3分钟后,打开颈部动脉夹,记录一段正常血压为对照,兔正常血压通常在13.3kpa(100mmhg左右)。
7. 待血压稳定后,迅速于股动脉处放血,使血压下降至6.6kpa(50mmhg)左右,立即停止放血,大致放血量
为体重的2%左右,并量出其放血量。
8. 待血压稳定在某一较低水平后,针刺“素髎”穴,观察并描记血压的变化,一般可持续针刺15分钟。
间歇捻转行针。
9. 停针后可观察15~20分钟血压变化情况。
【实验原理】
临床常用针刺“素髎”穴的方法抢救各种晕厥、休克,每获良效。
实验性休克动物呼吸中断、血压降至50mmHg时,针刺“素髎”穴可使呼吸恢复和改善,血压亦回升。
【实验结果】
家兔体重2.5Kg,放血35ml,放血约为体重的2%左右。
实验分析
休克是急性循环功能不全所致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而产生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乏力,尿量减少,表情淡漠,定向障碍等。
失血性休克的纠正,迅速补充血容量是重要措施,但有时血液不能及时供应时,针灸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改善休克状态。
针灸升压与休克作用与素髎穴密切相关。
此穴位深层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神经受刺激后发出向心冲动,引起针刺升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