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枣庄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枣庄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54亿,占总人口的18.1%。
有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7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升至34.8%左右。
当老龄化社会遭遇“手机扫码时代”,两者如何并行不悖,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2020年重阳节之际,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调查。
因疫情原因,如今很多公园要求游客出示健康码,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一些老年人连公园的门都进不去;交手机费、打出租车、到商店买东西,被频频拒收现金;因为不会用手机买票、挂号,很多老人只能一趟趟跑火车站、跑医院……记者走访中,不少老年人感叹,智能手机应用为现代生活打开了一扇“快捷之门”,却把不少老年人档在了快捷之外。
(摘编自新华社《“手机扫码”时代,如何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材料二:
今年年初,央行在我国7省份进行抽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2万余份。
调查显示,未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的受访者比例为17.6%,人物特点是老年人、低学历、低收入、退休人员、农村地区。
其中,60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为51%。
“由于身心特点、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多方面原因,老年人接受新信息、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对智能设备与智慧生活的适应比年轻人慢。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宁说,尤其是高龄老人,这方面遇到的困难相对更多。
她分析说,当前很多场合需要智能手机扫码或下载安装App才能开展相应服务与操作,但部分手机产品并没考虑到老年人的群体特点,产品让老人学习起来较为复杂。
况且,不少老年人用的还是“老人机”,扫码功能都不具备,更无法进行其他操作。
事实上,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不需过多附加功能与高端配置,只要能够具备基本的扫码支付与App安装使用等功能即可。
但记者走访中发现,目前,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还不多见。
由于手机功能过多,甚至出厂就绑定了很多却载不了的应用,老年人常用的功能不能清晰展示;手机界面字体过小,没有照顾老年人的视力因素等。
还有的老人担心上当受骗,对扫码支付存有一定的戒备和排斥心理。
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日常出行、医疗保健、观光游览还是疫情防控,都应充分考虑到更多
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
(摘编自新华网《多因素导致老年群体智能服务受阻》)材料三:
社会需要进步,但也应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
在发展智能化服务的同时,仍需多方面发力,真正以人为本,给老人更多帮助,让老人享受到基本的服务和便利。
“家庭成员对老人的带动很关键。
”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权益保障处处长完钊说,年轻人要有意识地和父母多交流,教他们怎样绑定银行卡,怎样在卡里设置小额度。
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都建业建议,要多发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作用,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操作的“速成式”培训。
“老年人要自尊自爱,活到老学到老,不能拒绝再学习,要力争对智能手机懂得一二。
”
对于服务单位,完钊还建议说:“人工服务通道需要适量保留,这不仅是对老年人有利,还能为手机没电、欠费或是忘带手机的人提供服务,这些细节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重要检验。
”
(摘编自人民网《太原市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智能服务的安排》)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智能手机应用为现代生活打开了一扇“快捷之门”,但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享受快捷带来的便利。
B. 多种因素导致老年群体智能服务受阻,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少有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
C. 201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增至2.54亿,预计2050年前后将增至4.87亿,说明我国已经步人老龄化社会。
D. 央行对7省份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未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的群体中,除了老年人,还有低学历、低收入等其他人群。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说知识结构、年龄特征以及戒备和排斥心理,也会导致老年人使用智能服务受阻。
B. 设置人工通道,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体现细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不用手机的老年人也能享受便捷。
C. 在发展智能化同时,应该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进步的标志。
D. 客观上,市场上的大部分手机没有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情况,附加的很多功能和配置,对老年人来说是没有必要的。
3.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智能服务?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靠山
丁会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长江南岸的临湘市,清明时节,是很难碰上一个好天气的。
但今年是个例外,清明前后这些天,阳光格外明媚。
“爬山去哟!天气这么好,快起来爬山啰!”一大早,妈妈就把休假回娘家的我喊醒。
爬山?门前这座荆竹山?这有什么好爬的!我睡眼惺忪地不愿起床。
俗语云:靠山吃山。
这座荆竹山,砍柴、扯猪菜、挖葛根、摘油茶子……少年的我们哪天不爬几遍?那时候,我们谁不想离这座山远远的?谁不想着山那边的繁华?
终于,寒窗苦读,翻过了这座山。
一餐一饭,终于不需要像鸡啄米似的从山里刨了。
为什么还要去爬山呢?
懒懒地躺在床上,想着今天是清明节,突然又生出兴致,觉得应该去看看这座山,它曾让我的双手、脸上布满荆棘刮出的许多血痕、令我痛苦甚至恐惧。
这也算是对逝去的少年时光的一种祭祀吧。
走出家门约300米,就到了山脚下。
这300米,我已经差不多10年没走过了。
山涧里的泉水依旧在叮咚,竹子比以前似乎更茂密了些。
咯咯嗒、咯咯嗒……突然,竹林中飞奔出一群鸡来,飞奔的鸡群让山林瞬间有了生机。
鸡群后面站着一个陌生的年轻妇女。
“这是周大娘养的鸡,有300多只。
”妈妈的话,一下子把个祥林嫂般的人物拉进我的记忆中。
这个周大娘,年轻守寡,有个儿子,快30岁还娶不上媳妇。
周大娘逢人就诉说,她崽如何老实、如何肯吃苦,求别人介绍媳妇。
但因为家里穷,硬是没姑娘看得中。
我问妈妈,周大娘的儿子现在娶上媳妇了么?妈妈笑着不答话,与不远处喂鸡的大嫂鸡价高、蛋价好地扯了小半晌。
我们重新上路后,妈妈才说,政府先是要周大娘在山脚下种蘑菇,后来又加入一个合作社喂鸡养羊,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周大娘的儿子前几年娶了邻村的姑娘,就是刚才喂鸡的。
周大娘说有了靠山就不会再过穷日子了,天天笑得合不拢嘴。
当年快被贫穷逼疯的周大娘竟然过上了好日子,我不禁心情愉悦,脚步也轻快起来,走山路如履平地。
走到半山腰,一片美丽的云霞挡住了我们。
“怎么有这么多桃花?这是谁栽的桃树?”我惊呼。
“这是我栽的桃树,你是小会吧?我是你叔咧。
”花丛中,50多岁的国良叔正在为桃树抹芽。
年轻时的国良叔是我们村里的大力士。
记得有一年,有个湖北人在我们这里收茅草梗,一毛钱一斤,拖到造纸厂里做原料。
国良叔白天砍了好几百斤,晚上去搬,他力气大,一边肩膀搬一捆,腾不出手来拿
手电筒,就用嘴巴咬住手电筒,结果下山时滑了一跤,手电筒插进了喉咙里,流了好多血。
妈妈倾其所有去看望,也只凑了20个鸡蛋。
“那一次受伤后,我十来年不敢上山。
”听我提起恐怖的一幕,国良叔陷入回忆中。
出门就是山,不敢上山的国良叔日子越过越穷。
前几年,临湘市派来的扶贫工作队支持国良叔将这一片荒山承包起来,搞起了种植业。
国良叔在工作队的带领下,重新走进大山,种了30多亩桃子,还种了几亩黄精,现在年收入30多万元。
我由衷地为国良叔感到开心,当年的大力士终于不再沉沦。
“端午节一过,桃子就熟了,你一定要来摘桃子吃呀。
”走出老远,国良叔中气十足的嘱咐,还在我耳边萦绕。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路拾级而上,这石板,墨黑色中泛着灰白的光,石板的左边是随手可攀折的红杜鹃、紫檵木,右边则是一条清亮的小溪哗哗流淌。
这样的石板路,我在云南的茶马古道走过,在贵州的千户苗寨走过,这古老的石板路,分明就是珍贵的旅游景点嘛。
妈妈说,确实有外地人来旅游,桂香姐开了家“乡里香”农家乐,就是专门接待游客的。
妈妈还笑着与我分享,去年9月份,有一伙岳阳的户外驴友来这里爬山,正碰到妈妈,就出300元钱要她带路。
“爬爬山,就赚了300元地导费,哈哈哈……”妈妈开心极了。
“小会,你知道这风力发电机一天可发多少电么?”坐在石头上休息时,妈妈抬手指着山顶上一线排开的风力发电机问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发电机,我只得老老实实地告诉妈妈,我不知道。
为了看个究竟,我大踏步走上山顶。
写着“国网电投”的风力发电机,在风的作用下,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巨大的叶轮,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像邻居毛婆婆在喘气。
毛婆婆有气管炎,喘气声音特别大,她儿子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日子要多苦有多苦。
说起毛婆婆,妈妈不知借了多少米多少油给她,但从来没有还过。
“现在不找我借东西了。
”妈妈说,自从有个局长结队帮扶她家后,那个局长先是自己提米提油给她吃,后来安排她哑巴儿子在村里拖垃圾,一年1.2万元工资,不愁吃穿了。
这个风力发电项目,也是那个局长考察我们村子后,看到这座山地势好,适合发电,争取了这个风力发电扶贫项目,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分红3000元……
一样的荆竹山,不一样的人间烟火!10年时光,当年的穷山僻壤,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变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靠山。
站在山顶,俯视村庄,只见弯弯曲曲的山路,像飞舞的银蛇,一栋栋气派的楼房,像山路串起的珍珠,熠熠生辉……10年前的茅草屋、泥巴路,连同那段贫穷的生活,都埋葬在岁月深处不见了踪迹。
天地万物,竟是如此气清景明。
荆竹山,乡亲们永远的靠山。
(摘自2020-05-29《湖南日报》)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我”对爬山充满矛盾的心理,既体现了少年贫穷生活对“我”造成的心理伤害之深,又表达了“我”想对少年生活祭祀而释怀的心情。
B. 周大娘养鸡、国良叔种桃树、桂香姐开农家乐、毛婆婆哑巴儿子拖垃圾、风力发电等故事场景,以点串面,以小见大,有力地立体呈现了政府扶贫帮困带来的乡村巨变。
C. 全文从平视与俯视的角度,通过拟声描摩、俚语对话、数字具述、动作细刻等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刻画了荆竹山村民由贫到富的人文生态。
D. 文章以荆竹山为背景,对10年前后的乡村生活平均使用笔墨,进行比较描写,全镜头地展现了中国扶贫政策带来生活变化,深刻反映同人不同天的主题。
5. 文章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叙写故事,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内容概述。
6. 本文以“靠山”为题,有何用意?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部关注老年手机市场的短片《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迅速爆红网络。
短片描述了独居老人与在外工作的儿子逐渐疏离的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影片走红的实质是对老年人内心诉求的深度解析。
老年人因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的衰退,难以操作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他们更需要一部操作简单、功能适合的老年智能手机。
据调查,大部分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除了停留在能轻松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拍摄照片等功能外,还希望手机能够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好能够在疾病突发时依靠手机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手机的真正智能之处在于能够随时与子女取得联系,子女也能通过手机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行动轨迹以及个人情绪等。
其实,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摘编自《一部〈手机〉解剖空巢老人现状引争议》,2018年2月27日,中国网)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起关注。
《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自2001 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年化阶段;未来20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 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 亿人,老年化水平将超过30%。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的症状,出现家庭“空巢”综合症。
其症状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
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存在心
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
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7)》)材料三:
怎样减少子女离家对老人的心理冲击,避免出现空巢的情感危机呢?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子女的赡养、领取养老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重要途径。
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子女与父母多沟通,重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
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利于空巢老人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
政府方面,要加快完善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加快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和护理中心,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
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切实维护空巢老人合法权益等。
此外,社会方面也可以多组织开展老年群体活动,多鼓励空巢老人互助互动,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与他人沟通的平台。
(摘编自《关爱空巢老人,帮助空巢老人远离空巢综合症》,新浪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揭示出,空巢老人对老年手机功能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关爱与陪伴的需求。
B. 老年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逐渐衰退,健康也常常出现问题,因此希望出现更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
C. 因子女离家导致的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症状,是家庭“空巢”综合症的具体表现。
D. 空巢老人中有60%存在着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医学关注、心理干预,已成为当前中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看,短片拍摄的目的之一是要警醒冷落独居老人的子女们,希望他们继承并弘扬敬老孝亲的优良传统。
B. 老人们希望凭借老年智能手机管理健康或寻求帮助,从侧面反映出“空巢”老人现象已不再是简单的家庭问题。
C.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子女外出学习、工作造成老人空巢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未来空巢老人问题将更加严峻。
D. 我国人口老年化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改善的问题,二是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维护的问题。
9. 结合材料,概括说明除政府、社会需做出努力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来缓解空巢老人情
感危机大量出现这一社会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
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建安初,来游许下。
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衡唯善鲁国孔融。
融亦深爱其才,数称述于曹操。
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
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
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著岑年、单绞之服。
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客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衡进至操前而止,吏诃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
”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著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
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退而数之,因宣操区区之意。
衡许往。
操喜,来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
衡乃著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税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
吏白:外有狂生,言语悖逆,请收案罪。
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
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
”于是遣人骑送之。
临发,众人为之祖道。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
祖长子射尤善于衡。
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遂令杀之。
射徒跣来救,不及。
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
衡时年二十六。
(摘编自《后汉书·祢衡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
B.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
C.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
D.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和字意思上相互呼应,有的相同或相近,如张衡、祢衡分别字平子、正平;有的相反或相对,如曾皙名点。
B. 刺相当于现在名片,又称“名刺”“名贴”“名纸”等,上有姓名、职务等信息,多用于拜访别人时呈递。
C. 古代王侯自称“孤寡”,最早是谦称,后来成为习惯性称谓,如《孟子》中梁惠王自称寡人,这里曹操自
称孤。
D. 古代交通不便,出行者临行前,送行的人设宴饯别并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表达不舍之情,为出行者祈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祢衡性孤傲,轻视曹操。
曹操想召见他,他自称得了狂疾,拒绝前往;在曹操大会宾客时,他特立独行,当着众人裸身而立。
B. 祢衡有时名,才华横溢。
祢衡不但音乐方面才能出众,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几乎过目不忘,他才名卓著,曹操本来无意杀他。
C. 祢衡颇自负,我行我素。
在明知曹操不刻意刁难自己的情况下,他出任鼓史,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又羞辱曹操。
D. 祢衡多辗转,不善处人。
他先是瞧不起曹操并拒绝孔融的引荐,继而轻慢对他以礼相待的刘表,最终因触怒江夏黄祖而被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
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
(2)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宜陵即事
罗邺①
霜白山村月落时,一声鸡后又登岐。
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
身事不堪空感激,鬓毛看著欲凋衰。
青萍②委匣休哮吼,未有恩仇拟报谁。
【注】①罗邺:晚唐诗人,有建功立业之志。
屡试不第,先后辗转于郭铨、崔安潜等幕府,晚年远赴塞北边防营帐任职。
②青萍:古代名剑。
《拾遗记》:“帝颛项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监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霜白”“月落”点明诗人出行的背景,渲染出了环境氛围的美妙温馨。
B.“一声鸡”以声衬静,写出行之早与山村之静,呼应诗题中的“早发。
”
C.颈联“凋衰”写所骑之马毛发脱落的形象,并借马暗写诗人年华逝去的伤感。
D.诗人运用“青萍委匣”一典,以古剑自比,委婉地表达出复杂的心情。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在总结了择师无须分贵贱少长之后,提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择师标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不超过15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鲁迅《雪》的选段,完成各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①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但是,朔方②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注】①胡蝶:同“蝴蝶”;②朔方:北方。
18.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省略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A. 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