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来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
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些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重视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究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理论基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来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实际教学效果比起传统教学法要更有操作性、更加真实有趣且效果更佳。
理论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发式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启发式学习的一种,它强调学生以个体差异为基础,充分发挥每个学生
的特长,通过问题的引导,发掘出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概念拓展性
案例教学法在理论方面的基础,也离不开对概念拓展性的追求。
它通过引导学生掌握
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再将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而推动学生对概念的拓展,并提高模拟
实践的能力。
3.生成式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生成式学习的方法,它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与所学知识,
自己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生成式学习
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精神、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变化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和构造,它对环境影响非常大,该教学点是高中地理必须
要讲解的重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变化的规律,
提高学生的地形图测量技能,如有实地可调取实地资料,提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
例如,在广东省新兴县中关村一带,当地居民通过流传下来的口耳相传的方法,识别
了一个大型的地下溶洞群,通过实地考察、摸索,找到传统排水系统,其巧妙地利用了地
下溶洞水文工程的特殊性质,取得了非常好的水资源利用效果。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地下溶
洞的成因、特点以及水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对地貌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城市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变化的城市景观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要讲解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的历史变迁,探究城市的发展规律,推动学生思考人类在城市发展中需要逐步去适应环境,从而达到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例如,伦敦塞隆区的Lewisham高架桥的内部快速公路在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推动住宅区的间隔加宽,私家车的激增也使得解放一些道路来得到改造,并建造大型的购物区和居住区。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高速公路的造成的噪音、污染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学习到城市发展中需要平衡各种因素的道理。
自然灾害是一个多方面的领域,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主要将气候因素的灾害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来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气象灾害的气象因素、时空分布规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理解气象灾害的目的。
例如,2017年9月11日,台风“山竹”在广东省肇庆市开平市曾带来地质灾害、河涌汛情等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学习如何应对强烈风雨,如何准确预测风雨的危险等,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实现方法
1.先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再将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将案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况下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2.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鼓励群策群力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考中发掘潜力,提高其搜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一份完整和透彻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生独立完成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报告能力并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结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理论知识更切实易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案例的选择,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照本宣读。
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践,高中地理课堂将变得更加效果更高,也更加有趣和富有变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