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自制教具-最新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自制教具
笔者化学教学中自制了几个教具,这些教具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直观形象,制作廉价,便于自制推广,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示范性和实用性的特色。
1 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35页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的实验,笔者利用一个小气球自制此教具进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制作原理利用一个小气球的缓冲作用将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发生的压强变化呈现出来。
(友情提示:用旧的小气球效果更好;若用新的小气球应先减小其张力。
)
用途本教具用于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
使用方法
首先,收集满1瓶二氧化碳气体,盖好;
其次,用连接有橡胶塞的胶头滴管吸取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
再次,把橡胶塞向下旋转着塞入集气瓶中,如图1所示;
最后,轻捏胶头,将浓氢氧化钠溶液在短时间内被一次性压入集气瓶中,片刻后,观察小气球的变化,如图2所示。
此外也可用水替代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对比实验。
教学中使用情况和效果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虽不能直接观察到实验现象,但是二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压强发生了改变。
初三学生对气体压强的改变是缺少体验的,而我们化学课堂缺少一个让学生直观观察、了解气体压强的改变的教具。
所以制作了本教具。
运用本教具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时,只需轻捏胶头,就可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
小气球的扩张将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发生的压强变化呈现出来。
实验者可通过这一直观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本教具用起来很安全、简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效果较好。
2 检验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装置[1]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八年级)多处出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实验,笔者利用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此教具进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制作原理利用推动、拉动注射器活塞能改变实验装置内气体压强,进而借助气体压强的改变产生的一系列现象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用途本教具用于检验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使用方法
1)检验单出口装置的气密性。
如图3所示,首先,组装好装置;再次,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如果橡皮管变瘪,而且长时间
不能恢复,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检验多出口装置的气密性。
如图4所示,首先,加水至长颈漏斗末端管口,将这个出口进行液封;其次,连接注射器活塞(友情提示:注射器活塞可停留在大约10 mL刻度处,以方便进行推动和拉动操作),拉动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出现气泡;然后推动注射器活塞,会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内上升一段水柱,且长时间不下降,这就说明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教学中使用情况和效果气密性检查装置是借助装置内压强的变化营造的一系列现象进行判断。
用加热方法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即将导管的一端浸没水中,用手握住玻璃容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表明装置气密性好。
密闭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常有以下问题:如由于手温不够高得不到预期现象导致无法判断,若用酒精灯加热又太繁琐;还有第一次检查出装置漏气,第二次检查时还需要冷却仪器,比较费时。
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这个教具。
在教学中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运用本教具只需轻轻拉动、推动注射器活塞来改变压强就解决了上述一系列问题,尤其适合学生操作。
而且本教具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能迅速出现现象且现象更明显,实验成功率100%。
3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万能装置[2]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
学》(八年级)第103页有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中,笔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做这个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该套教具可用作一个万能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之前和之后质量的测定,以此为例简介其用法。
制作原理利用注射器来缓冲实验装置内压强的变化,降低了生成的气体时浮力的影响。
用途本教具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使用方法
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完成装置的组装,慢慢地将注射器活塞推下短距离放手后,如果观察到注射器活塞慢慢回到原处,这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其次,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拆卸连接有注射器的橡皮塞,用镊子将足量的石灰石放到锥形瓶的一侧,然后用注射器吸入大约2 mL的1:10稀盐酸,连接好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友情提示:稀盐酸一定不要吸取的太多,否则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将超过注射器针管的存储容量,冲出注射器活塞。
)
再次,把实验装置轻轻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取反应前物质及装置的总质量。
最后,将锥形瓶从托盘天平上取下,轻放在实验桌上;然后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动作要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稀盐酸被一次性压入锥形瓶中。
可以看到反应很快,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
泡冒出,片刻,注射器活赛慢慢向上,如图6所示。
反应结束后,把实验装置轻轻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取反应后物质及装置的总质量。
教学中使用情况和效果像碳酸钙与稀盐酸这类会产生大量气体的反应,若用小气球收集气体,浮力会对反应后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用注射器代替小气球既起到缓冲作用,又避免了浮力的影响,这套教具从实验结果角度考虑,使结果更准确。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八年级)第103页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实验中,除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且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在本教具中进行实验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由于本教具具有密闭性,避免了反应中其他气体的干扰,从实验原理的角度考虑设计更科学。
而且本教具适用范围广,很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本装置中进行。
本教具用起来很安全、简便,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