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手抄报实验研究活动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市中心小学“小学生诗文手抄报实验”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研究活动小结
半年来,我们课题研究活动小组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与教育科研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现就我们科研组开展课题研究第三阶段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

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经过了前两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小学生诗文手抄报实验》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认识到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组充分利用好科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诵读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达成目标等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使教师们明确了“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研究课题的方向。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验研究能力,课题负责人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如何写好教学随笔”的培训,并多次组织实验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

通过学习和培训,教师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理性思维,回顾和反思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的每一细节,客观地审视每一个得失,在反思中成长。

由于反思是行动和观察之后作,为教师行动研究走好了第一步,在教师不断探求行动与实践的合理性时,为课题研究铺就道路。

二、诵读经典诗文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1、“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古诗教学中,我们科研组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三步”式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第二步:巧用媒体,主动学习新课;(即:读——自学质疑;看——观察图景;议——读议释疑;思——体会诗的思想感情;诵——诵出感情;评——评价读书。

);第三步:自学古诗,再现创新。

2、用好自选诗篇。

我们学校课题组选择《新课标必背古诗七十首》编写了各年级诵读材料,并结合人手一本《古诗文诵读》,进行诵读。

三、精彩纷呈的诵读活动结硕果。

1、结合“书香校园”活动,掀起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高潮,继续在非实验班开展“每日完成‘四个一’之一”活动。

(1)每日完成朗诵一首诗;
(2)每日完成摘抄一首诗;(采蜜本)
(3)每日完成背诵一首诗;
(4)每日完成写一段诗歌随感。

(中、高年级)
2、红领巾广播开设“全校师生同吟一首诗”栏目,每期广播都能听到校园内朗朗的吟诗声。

3、举行“诵读联谊”活动。

实验班互相联谊,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促进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诵读交流,以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诵读活动得以深入实施,取得一定的实效。

4、古诗文心得交流会。

各实验班结合自主晨会,班会,定期开展“古诗文心得交流会”。

学生将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尽情流露出交流会中,同时心中的许多不解、困惑也能在交流会中解开。

5、唐市中心小学第一届经典诗文诵读月活动:
①一、二年级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比赛分自选和抽选两部分内容。

②三、四年级举行“经典诗文书法”比赛。

比赛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钢笔或铅笔完成一首古诗书法作品。

③五年级“诵读星大比拼”。

由红领巾广播“露一手”栏目中,评出的每周“诵读星”,参加比赛。

比赛分为口试和笔试两部分。

比赛中选手显露了才华。

④四~六年级“古诗文手抄报设计制作比赛”。

结合市少工委的活动,每学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手抄报设计制作比赛,让学生能将积累的经典在精美的手抄报呈现。

⑤三~四年级“诗配画比赛”。

很多古诗本身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根据诗歌的特点,学生在喜欢的古诗中选择一首,为诗配上画。

孩子们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了大诗人笔下的动人美景。

在市级比赛中,宋颖悦获一等奖,蔡百惠、苏洁获二等奖,周翌乾、朱嘉苑获三等奖。

⑥五~六年级“设计古诗名言,制作漂亮书签比赛”。

一张张精美的书签不仅仅是体现学生设计制作水平,更是学生诵读经典后的一种感悟与自勉。

⑦四~六年级“我与古诗文”征文竞赛。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精彩的故事,只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一首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征文中,一位位“小作
家”得以充分展露才华。

⑧主题黑板报展。

各班出一期以“我与古诗文”为主题的黑板报,分低、中、高进行评奖。

⑨古诗诵读考级。

各班由语文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考级,学校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古诗考级范围是:《小学生新课标必背古诗70首》。

考级的学生基本达到预期的要求,并涌现出一批诵读经典的小积极分子。

⑩古诗赏读。

由黄国庆教师为我们展示一堂《古诗赏读》课。

开卷有益,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记忆的黄金时代,让古诗文诵读工程给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总之,这半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回归和热爱,激发内心深处对经典诗文的兴趣。

弘扬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做诵读经典的谦谦君子,培养我们的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绝佳的吟诵诗文氛围,我还将不断积极寻求多种形式传播经典的古诗词文化,引领孩子们将经典铭记在心。

执笔:汪晴
2008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