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流无线电测向技术体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基本原理任远离辐射的某一观察面上设置由几个天线构成的天线阵列尽管各天线可能有一些差别并对电场有一定的扰动但只要是稳定不变的那么对一个确定频率确定方位到达的电波各天线元间输出一个确定的相对复电压数组它们任复数平面上就有一个确定的图案如图1
资 源 管 理
浅析
主流无线电 测向技术体制
福建省南平市无线电监测分站 鄢恒聪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的
1 基本原理与技术基础
1.1 基本原理
在远离辐射的某一观察面上,设置由几个天线构成的
天线阵列,尽管各天线可能有一些差别,并对电场有一定的
扰动,但只要是稳定不变的,那么对一个确定频率、确定方
位到达的电波,各天线元间输出一个确定的相对复电压数
组,它们在复数平面上,就有一个确定的图案,如图 1。
资 源 管 理
Hale Waihona Puke 3.1 选择大孔径天线阵 大孔径天线阵的选择是常被忽视的问题,甚至有人认 为天线阵越小越好。相关干涉仪测向同时使用了天线间的 矢量电压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所谓天线间隔误差 和多值性的制约,因而可以使用大尺寸天线阵。在考虑固 定站使用测向系统时应尽可能选用直径大的天线阵,而作 移动车载测向系统使用则应考虑便携性。
3.2 合理进行安装 用作固定站使用时,只要天线阵离塔顶平台的高度大 一些即可,而作移动车载测向系统使用时,如果离开车顶 高度小于 1 米,车体的影响不可忽略。离车顶高度越小, 影响就越严重。表 1 是德国 R&S 公司 DDF190 装在面包 车上校正前的误差与抽样值。
考虑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作用范围与所要求的监测区相符; (2)天线阵周围无高大建筑群和大功率发射台; (3)在配置多个站点时,各站间距离和位置符合定 位精度要求的布局; (4)天线尽可能架在高塔上,可增加作用范围和降 低周围建筑物影响。 总之,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以其在宽频段内实现高灵 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度,并便于应用在高架和车载 方面,且有很好的同道干扰抗扰度等突出的性能,理应成 为监测站首选的测向体制。
2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原理框图
1.2 基本工作模式 相关干涉仪测向方法的基本工作模式: (1) 设置一个天线阵列,天线阵列为圆形,阵元为3~ 9 个; (2) 通过复数电压测量技术,事先对不同的频率、众 多方向的电波建立标准数据库; (3) 对未知电波测向时,首先按照建立标准数据库 的程序实时测得一个复数数组; (4) 通过相关(比较)运算,求得电波的到达方向。
应θ )。如果 M 值足够大,说明待测电波的到达方向在 n+1
27 中国无线电2006/4
资 源 管 理
图 1 复电压数组的平面表示
θ 与θ 之间,通过内插运算,就可求得未知电波的到
n
n+1
达方向。
线的二次辐射对电波场也产生扰动,故各天线输出值既有 相位差别,也有幅度差别。 当天线间隔接近或大于半波长时,只有复数电压才 是唯一确定的,如某天线输出幅度和相位相对参考天线 分别为 0.9 和 210°,复数表示为 U=acos Φ +jasin Φ =0.9cos210°+j0.9sin210°=-0.779- j0.5,这在复数平 面上对应唯一确定的矢量,这种唯一性不受孔径大小限制, 即允许天线阵为大孔径。若只用相位来表示,由于相位测 量范围限制在± 180°,这时只能测出 -150°。原本是相 位滞后 210°,却变成相位超前 150°,至少存在 210°与 150°的模糊,这就限制孔径不能很大,天线元最大间隔不 能超过λ min/2。
3.3 合理选择安装地点 作固定站使用时,要认真分析安装地点的条件,通常
29 中国无线电2006/4
如果在给定的频率上对θ ,θ ,…,θ ,…,θ
1
2
m
m+1
(θ =360m/M,m=0,1,…,M-1)方位上的电波事先 m
测量并存储 M 个复数组作标准库,那么在同样频率上对未
知方向电波按同样程序实时测得一个复数组,并用该复数
数组与对应不同方向的标准数组进行比较,就会从标准库
中找到一个最接近的数组(对应θ )和次接近的数组(对 n
表 1 德国 R&S 公司 DDF190 受车体影响参数
f M H z 20 3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ΔθR M S 17 12 8 6 9 4 3 3.5 3.5 3 2.5 3 15 2.5 2.5 2.5 2.5
R&S 公司给出不进行校正时的误差数据,在 20 MHz~ 30 MHz 时为 12°RMS,30 MHz~200 MHz 时为 5°RMS, 200 MHz~1300 MHz 时为 3 °RMS。 车体误差校正惯用的方法是测出误差校正表,通过计 算机自动修正。由于车体影响产生的误差值对电波相对车 头的到达方向都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偏开车头±(30°~ 60°)和±(120°~160°)时入射方向变化几度,车体 带来的影响就可能由 +20°变为 -20°,因此误差表校正 时越校越大。实践证明误差校正表对频率或方位缓慢变 化的误差起作用,对较快变化的误差特性几乎无效。因 而 R&S 公司建议原厂装车校正,校正的机理是把车体作 为天线阵的一部分进行处理,这样做使车体的影响减小 2~3 倍。
0 引言
随着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无 线电监测网的建设,全国无线电监测网的格局正逐步形 成。如何合理地配备先进的无线电监测系统和正确选择 监测、测向系统的技术体制,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 周期,提高监测效率,已经成为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中的 一个重要课题。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无线电测量设备测定目标无线电 信号的来波方位。根据不同的测向方法,将测向体制分为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沃特森 - 瓦特测向体制、干涉仪测 向体制、多普勒测向体制、空间谱估计测向体制等。干涉 仪测向体制中基于复数电压测量的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以 其具有测向准确度高、测向灵敏度高、测向速度快、抗干 扰能力强、稳定性好、设备复杂度较低等优点,成为目前 无线电监测中主流的测向体制。
从原理上讲,复数电压测量至少需要两部以上幅度和 相位相同的接收机进行工作,但 R&S 公司已开发出只用 一部接收机测量复数电压的技术,即单信道相关干涉仪, 其原理图见图 2。
1.3 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基础 从测向原理与模式的描述,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基础 可归纳为两点: (1)建立一套系统,可完成对天线阵列、各阵元间复 数电压测量,并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和速度; (2)按相关干涉仪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和样本群,并 进行相关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复数电压才能反映各天线的实际 输出。对一个天线阵列和一个理想的平面波场,各天线输 出电压应该是幅度相同,只有相位上的差别。可实际上, 阵列中的各天线不可能完全一致,并存在互耦,再加上天
图 2 单信道相关干涉仪原理图
3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的合理应用
相关干涉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度等 突出优点,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测向体制。由于其技术含量 较高和设计制造难度较大,故售价要高出相位体制或幅度 体制。如何保证高质量的设备发挥高质量的效果呢?下面 谈几点建议。
28 中国无线电2006/4
资 源 管 理
浅析
主流无线电 测向技术体制
福建省南平市无线电监测分站 鄢恒聪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的
1 基本原理与技术基础
1.1 基本原理
在远离辐射的某一观察面上,设置由几个天线构成的
天线阵列,尽管各天线可能有一些差别,并对电场有一定的
扰动,但只要是稳定不变的,那么对一个确定频率、确定方
位到达的电波,各天线元间输出一个确定的相对复电压数
组,它们在复数平面上,就有一个确定的图案,如图 1。
资 源 管 理
Hale Waihona Puke 3.1 选择大孔径天线阵 大孔径天线阵的选择是常被忽视的问题,甚至有人认 为天线阵越小越好。相关干涉仪测向同时使用了天线间的 矢量电压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所谓天线间隔误差 和多值性的制约,因而可以使用大尺寸天线阵。在考虑固 定站使用测向系统时应尽可能选用直径大的天线阵,而作 移动车载测向系统使用则应考虑便携性。
3.2 合理进行安装 用作固定站使用时,只要天线阵离塔顶平台的高度大 一些即可,而作移动车载测向系统使用时,如果离开车顶 高度小于 1 米,车体的影响不可忽略。离车顶高度越小, 影响就越严重。表 1 是德国 R&S 公司 DDF190 装在面包 车上校正前的误差与抽样值。
考虑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作用范围与所要求的监测区相符; (2)天线阵周围无高大建筑群和大功率发射台; (3)在配置多个站点时,各站间距离和位置符合定 位精度要求的布局; (4)天线尽可能架在高塔上,可增加作用范围和降 低周围建筑物影响。 总之,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以其在宽频段内实现高灵 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度,并便于应用在高架和车载 方面,且有很好的同道干扰抗扰度等突出的性能,理应成 为监测站首选的测向体制。
2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原理框图
1.2 基本工作模式 相关干涉仪测向方法的基本工作模式: (1) 设置一个天线阵列,天线阵列为圆形,阵元为3~ 9 个; (2) 通过复数电压测量技术,事先对不同的频率、众 多方向的电波建立标准数据库; (3) 对未知电波测向时,首先按照建立标准数据库 的程序实时测得一个复数数组; (4) 通过相关(比较)运算,求得电波的到达方向。
应θ )。如果 M 值足够大,说明待测电波的到达方向在 n+1
27 中国无线电2006/4
资 源 管 理
图 1 复电压数组的平面表示
θ 与θ 之间,通过内插运算,就可求得未知电波的到
n
n+1
达方向。
线的二次辐射对电波场也产生扰动,故各天线输出值既有 相位差别,也有幅度差别。 当天线间隔接近或大于半波长时,只有复数电压才 是唯一确定的,如某天线输出幅度和相位相对参考天线 分别为 0.9 和 210°,复数表示为 U=acos Φ +jasin Φ =0.9cos210°+j0.9sin210°=-0.779- j0.5,这在复数平 面上对应唯一确定的矢量,这种唯一性不受孔径大小限制, 即允许天线阵为大孔径。若只用相位来表示,由于相位测 量范围限制在± 180°,这时只能测出 -150°。原本是相 位滞后 210°,却变成相位超前 150°,至少存在 210°与 150°的模糊,这就限制孔径不能很大,天线元最大间隔不 能超过λ min/2。
3.3 合理选择安装地点 作固定站使用时,要认真分析安装地点的条件,通常
29 中国无线电2006/4
如果在给定的频率上对θ ,θ ,…,θ ,…,θ
1
2
m
m+1
(θ =360m/M,m=0,1,…,M-1)方位上的电波事先 m
测量并存储 M 个复数组作标准库,那么在同样频率上对未
知方向电波按同样程序实时测得一个复数组,并用该复数
数组与对应不同方向的标准数组进行比较,就会从标准库
中找到一个最接近的数组(对应θ )和次接近的数组(对 n
表 1 德国 R&S 公司 DDF190 受车体影响参数
f M H z 20 3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ΔθR M S 17 12 8 6 9 4 3 3.5 3.5 3 2.5 3 15 2.5 2.5 2.5 2.5
R&S 公司给出不进行校正时的误差数据,在 20 MHz~ 30 MHz 时为 12°RMS,30 MHz~200 MHz 时为 5°RMS, 200 MHz~1300 MHz 时为 3 °RMS。 车体误差校正惯用的方法是测出误差校正表,通过计 算机自动修正。由于车体影响产生的误差值对电波相对车 头的到达方向都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偏开车头±(30°~ 60°)和±(120°~160°)时入射方向变化几度,车体 带来的影响就可能由 +20°变为 -20°,因此误差表校正 时越校越大。实践证明误差校正表对频率或方位缓慢变 化的误差起作用,对较快变化的误差特性几乎无效。因 而 R&S 公司建议原厂装车校正,校正的机理是把车体作 为天线阵的一部分进行处理,这样做使车体的影响减小 2~3 倍。
0 引言
随着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无 线电监测网的建设,全国无线电监测网的格局正逐步形 成。如何合理地配备先进的无线电监测系统和正确选择 监测、测向系统的技术体制,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 周期,提高监测效率,已经成为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中的 一个重要课题。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无线电测量设备测定目标无线电 信号的来波方位。根据不同的测向方法,将测向体制分为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沃特森 - 瓦特测向体制、干涉仪测 向体制、多普勒测向体制、空间谱估计测向体制等。干涉 仪测向体制中基于复数电压测量的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以 其具有测向准确度高、测向灵敏度高、测向速度快、抗干 扰能力强、稳定性好、设备复杂度较低等优点,成为目前 无线电监测中主流的测向体制。
从原理上讲,复数电压测量至少需要两部以上幅度和 相位相同的接收机进行工作,但 R&S 公司已开发出只用 一部接收机测量复数电压的技术,即单信道相关干涉仪, 其原理图见图 2。
1.3 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基础 从测向原理与模式的描述,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基础 可归纳为两点: (1)建立一套系统,可完成对天线阵列、各阵元间复 数电压测量,并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和速度; (2)按相关干涉仪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和样本群,并 进行相关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复数电压才能反映各天线的实际 输出。对一个天线阵列和一个理想的平面波场,各天线输 出电压应该是幅度相同,只有相位上的差别。可实际上, 阵列中的各天线不可能完全一致,并存在互耦,再加上天
图 2 单信道相关干涉仪原理图
3 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的合理应用
相关干涉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度等 突出优点,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测向体制。由于其技术含量 较高和设计制造难度较大,故售价要高出相位体制或幅度 体制。如何保证高质量的设备发挥高质量的效果呢?下面 谈几点建议。
28 中国无线电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