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3-01-05T08:03:26.65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0期作者:沈颖
[导读] 目的:探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
沈颖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312099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根据对康复患者做不同护理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情绪护理疏导干预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对比两组康复期患者在护理措施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情绪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情绪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当患者在病情进入平稳期后即可进入康复期,除去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以外,对患者进行情绪护理也是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内容。

多数患者在康复期阶段都会出现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为此,在康复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情绪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措施[1-2]。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探究情绪护理措施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3.42±3.5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3±0.63)年。

观察组男23-52岁,平均年龄(34.52±3.0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74±0.85)年。

两组患者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后的禁忌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情绪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护理。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变化密切观察,对存在焦虑、抑郁负面情绪的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心态,对患者予以正面鼓励,为患者树立康复期治疗信心。

结合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患者采取集体、一对一心理护理。

a,集体干预:缓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压力,加强患者治疗信心,帮助患者减少负面情绪,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问题。

b,一对一护理干预。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对一心理指导,了解患者负面情绪原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2)健康教育。

为患者提供多元化健康教育渠道,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为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治疗的积极作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政治、预防措施,强化患者相关知识,促使患者正确认识药物治疗的作用,避免病情加重。

(3)指导运动教育。

结合患者实际身体需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锻炼方案,告知患者在康复期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病情恢复,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指导患者适当慢跑,加强患者体质。

(4)社交护理。

根据患者精神状况,为患者组织户外游玩活动,鼓励患者走出病房,多与其他人员沟通交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交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3]。

1.4统计学方法
3结论
精神分裂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患者会逐渐得到改善进入康复期,能够控制精神状况,但仍然会由于部分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影响康复期恢复,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

为此,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逐渐恢复。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精神分裂疾病患者进入康复期后,相对而言病情趋于稳定,改善自我认知,但患者负面情绪仍然尚未消除。

所以,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科学、针对性的情绪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病情,缓解患者精神状况以及负面情绪,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树立乐观上进的生活挑长度。

情绪护理措施能够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并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进展有效控制,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并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对该疾病的认知[5]。

本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联合情绪管理措施模式,经最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情绪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郭祥云.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102+107.
[2]刘云蓝.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的评价[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3):205-206.
[3]范雁琴.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应用临床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3):136-138+141.
[4]范雁琴.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应用临床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3):136-138+141.
[5]韩秀梅,雷婧.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83-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