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饰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 影响空气喷涂质量的工艺因素有(涂料粘度)、(空气压力)、(涂饰操作)。
2、家具表面涂饰方法主要有(刷涂)、(擦涂)、(喷涂)、(淋涂)、(辊涂)。
3、现代家具表面透明涂饰的着色作业多采用((底着色中修色)、(面着色)两种作法。
4、涂料是由成膜物质、着色材料、辅助材料、溶剂和稀释剂组成。
5、填孔的作用是填平表面、防止渗漆、木材着色、显现木纹
6、漆膜涂层的固化方法分为自然固化、加热固化、对流固化、辐射固化
7、涂饰底漆的目的是保护填孔着色层、减少面漆的消耗、使漆膜有一定厚度要求、防止面漆沉陷
8、腻子是由体质颜料、着色颜料、粘结剂、稀释剂组成。
二、名词解释
1.活性期:又称配漆使用时限或活性期,是指多组分漆当按规定比例调配混合后能允许使用的最长时间。
2.不透明涂饰:用不透明涂料(各种磁漆或调和漆)涂饰木材表面,形成不透明涂膜,掩盖了木材的天然花纹和颜色,称作不透明涂饰。
3.亮光涂饰:是采用亮光漆涂饰木材,漆膜外观丰满厚实,具高光泽(光泽度在60%以上),涂饰施工中,应把管孔填满、填实,漆膜应进行修饰、研磨、抛光。
4.附着力:系指漆膜与基材表面之间(也包括涂层与涂层之间)通过物理与化学作用相互牢固粘接在一起的能力。
5.空气喷涂:是利用压缩空气经过喷枪使涂料雾化并喷到被涂饰表面上,以形成连续完整涂层的一种涂饰方法。
6.水色:水色也称水性染料着色剂,是将能溶于水的染料按一定比例用热水冲泡溶解配成染料的水溶液。
7.酒色:也称醇性染料着色剂,是将能溶于醇类(主要是酒精)的染料(碱性染料、醇溶性染料与酸性染料等)用酒精或虫胶漆调配而成。
8.填孔:也称填管孔,就是用专门的填孔材料,将在木材表面的管孔全部填塞起来。
9.挥发速度:是指溶剂从涂层中挥发到空气中的速度。
10.光泽度:漆膜表面的正反射光量与同一条件下标准板表面正反射光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光泽度。
三、判断
1、PU和PE均可采用“湿碰湿”涂饰工艺。
2、当底漆用虫胶漆时,面漆可用PE。
3、酚醛漆应使用羊毛排笔涂饰。
4、对基材应顺纤维方向打磨
5、空气喷涂质量比刷涂质量好。
6、喷涂时所需的压力为0.2~0.6MPa。
7、涂料粘度大,空气压力应大些,否则喷涂困难,雾化不均,漆膜粗糙。
8、喷涂距离短易产流挂、起皱等缺陷。
9、喷涂时喷嘴始垂直喷涂表面,且喷枪移动速度固定。
10、PU在配漆与涂饰施工中,忌与水、酸、碱、醇等物质接触。
11、喷涂时若涂料黏度过高易产生橘皮现象。
12、油水分离器的作用在于滤去混入压缩空气中的凝结水和油污,防止引起漆膜泛白、气泡、针孔等缺陷。
13、腻平与填孔作业的目的相同。
14、市售底得宝属头度底漆。
15、清漆包括无色或有色透明清漆两种。
16、水砂纸号数越大,砂纸越细
17、抛光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消除磨光后在漆膜上留下的细微不平度。
18、调配好的漂白剂溶液可存放在金属容器中。
19、着色有基材着色(底着色中修色)和涂层着色(涂面色)之分。
20、对于基材处理以漆固砂磨法为好。
四、选择
1、涂饰PU时,下列那些物质不可作为溶剂使用(D)。
A、无水醋酸丁酯
B、无水二甲苯
C、无水环己酮
D、信那水
2、扁鬃刷不适于刷涂的涂料是(D )。
A、酯胶漆
B、酚醛漆
C、清油
D、硝基漆
3、涂饰NC时,使涂膜产生“发白”现象的原因是(BCD)。
A、涂饰环境湿度50%左右
B、溶剂含量多
C、溶剂中低沸点溶剂多
D、被涂饰基材含水率过高。
4、空气喷涂时,产生流挂的原因是(ABD)
A、喷涂量过多
B、喷涂距离太近
C、环境湿度低
D、喷涂角度不对。
5、空气喷涂聚氨脂漆的最佳粘度应为。
(B)
A、10~14s
B、14~18s
C、18~25s
D、25~30s
6、空气喷涂时,一般相邻两条纵向漆痕之间搭接的断面宽度约为。
(B)
A、1/4~1/3
B、1/3~1/2
C、1/3~1/5
D、1/4~1/5
7、羊毛排笔适于刷涂的涂料是(ABC)。
A、水性漆
B、聚氨酯漆
C、聚酯漆
D、调和漆
8、漆膜变色原因是(ACD)
A、基材本身变色
B、使用耐光性好的涂料
C、使用耐光性差的涂料
D、漂白剂残存在基材上与涂料反应
9、气泡与针孔产生的原因有(ABCD )
A、涂料粘度过高,一次涂刷过厚
B、填孔不实含有空气
C、涂料中混入空气
D、涂饰环境温度过高或相对湿度过高。
五、简答
1、你怎样鉴别PU和PE?
答:目前涂料市场在二者的称谓上相当混乱,笼统地将二者称之为“聚酯漆”给用户再选用涂料时带来很大麻烦。
选用时用户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1.从组分上鉴别:PU一般为2~3组分,PE一般为3~4组分』
2.从固体含量上鉴别:PU一般为40%~70%,有大量有害气体挥发,PE一般接近100%,几
乎无有害气体挥发;
3.从活性期上鉴别:PU一般为4~8小时,PE一般为15~20分钟;
4.从使用溶剂上鉴别:PU一般使用醋酸丁酯、环己酮、二甲苯,PE一般使用苯乙烯。
2、腻平与填孔有何区别?
答:(1)所用材料不同:腻平所用材料为各种腻子,而填孔所用材料为填孔着色剂;
(2)作用不同:腻平将局部缺陷补平,而填孔是将管孔填满填实。
3、PU在涂饰施工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1)必须按规定比例配漆,硬化剂加多则漆膜脆;太少则漆膜软、干燥慢,降低了耐水、耐化学药品性。
(2)用多少配多少。
两组分混合后充分搅匀需静置20 min左右待气泡消失后再涂饰。
如配漆当日未用完则以专用配套稀释剂稀释至3倍,密封后可于次日与新漆混合使用,但混合的新漆应占80%以上。
(3)取料毕罐盖要密闭,以免吸潮变质(尤其硬化剂组分)。
(4)聚氨酯漆需用配套的专用稀释剂稀释,自选溶剂可用无水醋酸丁酯、无水二甲苯、无水环己酮等,最好使用配套稀料,而不可乱用其他稀料(如硝基稀料等)代替。
(5)配漆与涂饰过程中,忌与水、酸、碱、醇类接触,木材含水率不可过高,木材润湿或下涂层均需干透再涂漆。
注意空气喷涂时压缩空气中不得带人水、油等杂质。
(6)不宜一次涂厚,可多次薄涂,否则易发生气泡针孔。
双组分聚氨酯漆可采取“湿碰湿”工艺喷涂,即表于接涂。
对固化已久的漆膜需用砂纸打磨或用溶剂擦拭后再涂漆。
(7)合理控制施工环境条件。
(8)施工完毕后即用配套稀释剂将工具、容器等充分洗净。
(9)由于聚氨酯有毒,施工应特别注意劳动保护,工作场所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中午休息或下班后应漱口。
4、木制品油漆涂饰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在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使木材表面受到保护,空气、阳光、水分、昆虫、菌类、化学药品、脏物及外力都不会直接侵害木材,使木制品不致很快损坏。
第二个目的就是装饰功能,很多木材具有天然的美丽花纹,但是这种花纹只有经过油漆装饰后,才能清晰显现,并得到加强,富于立体感。
还可以把一些平淡无奇的材种以及各种人造板经油漆装饰而增色增辉。
经过油漆涂饰后,可以掩盖木材表面上的钉眼、虫眼、节疤、伤痕、夹皮等缺陷。
第三个目的就是美化环境,木制品(特别是木家具)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它的艺术价值除了造型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表面装饰取得的,经过涂饰之后的木制品,色质丰润,光彩照人,给人以美感。
5、染料和颜料有什么区别
颜料是白色或彩色的细微粉末状物质,它一般不溶于水、油及溶剂等介质中(个别颜料具有溶解性),但颜料能均匀分散于其中。
将颜料与成膜物质溶液混合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遮盖能力和各种色彩的漆层。
染料是一些能使植物纤维或其它物质着色的有机物质,大多数染料的外观形态是粉状的,少数有粒状、晶状、块状、浆状、液状等。
染料不同于颜料,一般可以在水、油或有机溶剂中溶解,而颜料一般不溶于水、油或溶剂等介质中。
6、聚酯漆和聚氨酯漆有的区别
聚氨酯漆是聚氨基甲酸酯漆的简称,是由多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反应而成,以氨基甲酸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聚氨酯漆是通过多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OH)与加成物(预聚物)中的游离异氰酸根(-NCO)相反应而固化成膜。
羟基固化型聚氨酯漆属双组份涂料(常分为甲有、乙两个组份),一个组份为羟基树脂,另一个组份为异氰酸酯树脂,平时两个组份分装,临使用前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涂于表面。
聚酯漆的成膜物质主要是不饱聚酯树脂,由饱和的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等)与不饱和的二元酸(如顺丁烯二酸酐)经缩聚反应制得的是一种线型聚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即有不饱和的碳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如在引发剂或热作用下)能与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而形成体型结构的不溶不熔物—不饱和聚酯漆的漆膜。
不饱和聚酯漆是多组份包装。
组份一是不饱和聚酯的苯乙烯溶液(加一定量的阻聚剂),组份二是引发剂,组份三是促进剂,组份四是蜡液。
7、基材表面为什么要处理
基材表面有许多天然缺陷,如节子、夹皮、变色、虫眼及腐朽等,这些缺陷如果不加处理就进行涂饰,是不会得到良好的涂饰效果的,必须对基材进行严格的检查和修整,方能得到理想的涂饰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涂饰效率。
对基材适当进行修整,可保证涂饰工艺过程中的各阶段不产生缺陷,使涂饰施工顺利进行,可用最少的材料与工时消耗取得最佳的效果,反之,基材修整不当,不但浪费材料,也不会得到较好的涂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