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梧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9八下·和平期末)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卑劣(liè)驰骋(chěng)沼泽(zhǎo)强词夺理(qiáng)
B . 暸望(liào)迂回(yú)龟裂(jūn)目眩神迷(xuàn)
C . 蛮横(hèng)虔诚(qián)晦暗(huì)不修边幅(fú)
D . 堕落(zhuì)妩媚(wú)抉择(jué)瞬息万变(shùn)
2. (2分) (2016七下·湘潭期末) 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到银泰百货和杭州百货大楼等商家打折的时候,延安路上可谓人声鼎沸。

B . 在大街上,我看到两个路人正大声呵斥着对方,这场景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啊!
C . 拓展的岳阳楼景区增加了景点,每处景点,都使参观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相敬如宾。

D .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3. (2分)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你是学水利的,又不懂园艺,不要总是对园艺师指手画脚。

B . 张明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妥当,无可厚非。

C . 郑恺边开车边学李晨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被戏封为“模仿帝”。

D .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责无旁贷。

4. (2分) (2017九上·汕尾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华侨中学的语文教师。

(应该改为“她是华侨中学一位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优秀语文教师。


B . 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得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

(删掉“沮丧”或“懊悔”)
C . 追求梦想,即使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

(将“即使”改为“与其”)
D .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

(“亲近自然”和“融入自然”调换位置)
5.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木匠、瓦匠、油漆匠、水暖、房屋维修等应有尽有,做各种小生意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B . 面对这个问题,他感到非常为难,因为他担心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被拒之门外?
C . 参加庆祝建军80周年纪念升旗仪式的有解放军、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D . 王老师走进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6. (2分)(2019·亭湖模拟)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类是像彗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

②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者则较需要飞扬的才气。

③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

④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

⑤我时常想,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

⑥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发散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

A . ⑤⑥④①③②
B . ⑥③①④⑤②
C . ⑤①③⑥④②
D . ①③⑥④②⑤
7. (2分) (2017七下·莒县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B . 《最后一课》。

作者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著作有: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C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

D .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8. (2分)下面对诗《望岳》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 .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 .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13分)
9. (13分)(2019·马山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木造屋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 ,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② ,加涂③其上,必将挠④。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败⑤。

”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⑥ ,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注】①高阳应:宋国大夫。

室家:房屋。

②生: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

③涂:泥。

④挠:弯曲。

这里指生木被压弯。

⑤败:毁坏。

⑥劲:坚固有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高阳应将为室家________
②木益枯则劲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10. (1分)作者在慧骃国呆了________(时间)。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11. (4分) (2016九上·浦城期末) 古诗文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天下英雄谁敌手?________。

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12. (2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①记得七八岁时,我写了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②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③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简直急不可耐了。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我紧张极了。

④“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⑤“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⑥“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亲开始读诗。

⑦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小时。

⑧“我看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⑨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⑩“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⑪“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⑫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⑬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⑭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⑮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文中划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的心情。

(2)文章①—⑫小节以“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其大体表现为:
(3)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4)“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母亲对
“我”。

父亲对
“我”。

(5)如何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一句话?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述。

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绝唱
严阵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

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

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选文第(2)~(5)段文字分别写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2)选文第⑥段中写道“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残荷为什么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回答。

(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4)文中说那满池枯梗残叶,“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结尾又说“有些时候,越
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你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

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你仔细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以“呵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二、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13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答案:11-5、
答案:11-6、
答案:11-7、
答案:11-8、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
答案:12-6、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
解析: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