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陵渡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历史月考题
2012.12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2.《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
的乾隆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牌匾摘下来带走。

历史上最早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 )
A.孔子B.孟子
C.董仲舒D.朱熹
3.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
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4.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B.朱熹
C.陆九渊D.王阳明
5.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6.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7.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对于《红楼梦》这部小说,有人说道家看到的是淫,青年人看到的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悲剧。

而毛泽东说,他看到的只是“阶级斗争”!你认为下列描述能体现毛泽东论断的是( )
①揭露了在盛世的表象之下隐伏的严重社会危机②当时阶级
矛盾十分严重③土地和财富集中在贵族官僚手中④“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遮不住从里面开始溃烂的脓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
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这段议论( )
A.否定教会的作用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
C.肯定人的作用D.宣扬了等级观念
10.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

北宋及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说明了( )
①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②唐朝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③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
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③城市经济
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13.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

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14.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

《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这位“世纪人物”应是( )
15.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

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它说明了( )
①进化论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②进化论已经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③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进化论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6.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真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发生在12世纪,当时风磨和水磨在整个欧洲得到了使用。

”他这样认识工业革命是( )
A.强调生产过程中动力的变化
B.强调工业革命具有历史渊源
C.否认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主张法国应该结束内乱走向世界
17.右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18.“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上述言论( )
A.认为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目的
B.表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
C.全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必然性
D.体现了变革封建制度的艰巨性
19.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20.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在当时被称为“土八路”。

这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C.人民战争的路线D.“三三制”原则
21.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领先
23.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 A.网络技术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24.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

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C.特点D.评价
25.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到:“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文中的“它”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26.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

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7.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28.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29.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
觉③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④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0.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第Ⅱ卷主观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爆发前,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竞相粉墨登场,支配了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法国的复仇主义、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与“大塞尔维亚计划”等。

正是这些民族主义思潮,激化了各国的矛盾,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1)结合一战历史背景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4分)
(2)部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的民族主义有了新发展,请对此加以说明。

(4分)
32.材料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
的历史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4分)
33.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
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8分)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7分)
31.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实质原因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
瓜分殖民地,是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引起的。

战争挑起者煽动民族主义,以驱使民众参战。

(2)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中国攫取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
的行为在中国激起民愤,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广大市民参加进来,爆发了群众性五四爱国运动。

迫于压力,最终中国代表未在和约上签字。

32.[答案]
(1)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2)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
33.
(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4分,每点2分)
“新见”: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4分,每点2分)(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2分,每点1分)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6分,每点3分)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
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
的思想武器;(2分)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2分)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