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涵。

2、把爱表达得含蓄些,升华对爱情的认识。

3、学习以内容为基准,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从构思、语言、意境方面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意象的作用,学习诗人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写作特色,体会诗人在爱情的痛苦中的如何使情感得以升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PPT,音频,视频朗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由欣赏莫文蔚演唱的《当你老了》这首歌曲导入本诗。

下面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首歌《当你老了》,思考下这首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

这首歌的歌词原作者是中国人吗?明确:此歌是改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这首诗。

二、诗人简介。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生于都柏林。

叶芝十七岁开始写诗,早期作品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

后期作品融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思考为一体,以洗练的口语和含义丰富的象征手法,表现善恶、生死、美丑、灵肉的矛盾统一。

二十三岁遇见他生命中的重要女子后,即习惯用她来作为诗中一个重要象征。

叶芝为自己写的一首有名的墓志铭亦为上乘诗作,常为后人传述追思。

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芦苇中的风》、《责任》等。

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三、背景简介。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毛德•冈,诗人对她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个给了他一生幸与不幸的女人。

但毛德献身的是革命,叶芝献身的是爱情,这种错位,注定了悲剧,从此叶芝开始了他痛苦的爱情之旅。

即使毛德•冈的丈夫麦克布莱德去世后,叶芝再次求婚仍遭拒绝,终生未能与之结合。

四、品读诗歌。

1.初读:读准字音,熟悉语境。

注意“消逝”一词与“消失”“消释”的词义用法区分。

齐读、指名读。

2.再读:把握节奏,酝酿感情。

欣赏视频朗读,感受爱情的高尚和纯洁。

3.美读:读出情感,以读带悟。

五、鉴赏诗歌。

1、这首诗共三节,请简要概括每节的主要内容。

(理清思路)
第一节主要描摹恋人晚年的生活场景。

在回忆中唤起爱的记忆。

第二节诗人表白自己的心声——诗人爱的不是“你”的外表和青春。

而是“你”高贵的灵魂。

第三节回到原来的场景。

在“意象化”的呈现中,表达一种爱的超越性。

诗人想象着心中的爱人读诗歌时的景象――在炉子旁“凄然地回忆”那一段逝去的爱情。

这一节通过恋人的所思所想,来表白自己跟亘古不变的爱情。

尤为感人的是爱得那么深切那么热烈的诗人,竟然悄无声息,甘于寂寞地隐藏在一群星星之间。

2、诗歌第二节中“只有一个人”指的是谁?
提示:“只有一个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进一步表现诗人爱之深和爱之久。

3、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有何特点?和我们以往学的爱情诗有何不一样?
提示:这是一首化解“爱之痛苦”的作品,但没有直接宣泄痛苦,反而在含蓄地抒情中使之得到升华。

4、“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诗人为什么这样写?
提示:叶芝笔下的恋人,年华早已老去,头发已经花白,且睡思昏沉。

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久历弥坚。

5、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含义。

提示:在最后两句诗中,在头顶的山上踱步的“它”,指的应该就是上一句中消逝的“爱情”。

本来,“爱情”是一个抽象的词,诗人在这里也把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化身为一个生命,在山顶行走,在星星中藏起自己的脸。

这一结尾也有一种“意象化”的特点:一方面,“缓缓踱着步子”与“隐藏着脸庞”,再一次传达了那种无限的怅惘感、消逝感;另一方面,在山峦与群星之中,“爱情”——这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

诗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样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

6、有人说《当你老了》是一首对话的诗,你认为诗歌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提示:在第二节中,诗人从对“你”的描绘,转向了诉说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

诗人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

诗歌中,虽然“我”没有直接出面,但诗句本身就是“我”的喃喃诉说,读者也像参与了“我”与“你”之间想象的对话,被诗人的真情所感染。

7、诗歌意象理解。

白头:“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如霜白发流逝的是时光,更是你我梦中无可收拾的人事沧桑。

炉火:一炉微火,映出的是一首诗歌从文字到情感的温暖。

人生短暂休憩;虽然黯淡不明亮,暗示时光消逝,记忆模糊,但爱情之火一直萦绕在胸未熄灭。

睡思:“晚年惟好静”,睡思的昏沉迷离,大约就是回忆和老年的全部内涵。

诗歌:“回想”的美好,除了诗歌还有什么体裁适合承载呢?
六、深化主旨。

1、从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对毛德·冈一份怎样的爱?学习了本诗,我们从中有何启发?
诗人在毛德·冈年轻貌美时爱慕着她;在她老了的时候依然一如既往地眷恋着她,爱她
的皱纹,爱她朝圣者般的圣洁的灵魂,如天上的星星,永恒不灭。

这是超越时空,直达灵魂的爱,它矢志不渝,毫不张扬。

作者借对毛德·冈的爱,给我们阐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外表的愉悦,而是超越时空的灵魂的相知。

2、《当你老了》是叶芝抒写爱情的名作,后世多有仿作,你能谈谈本诗一直被人喜欢的原因吗?
超越时空的独特构思
平静而真挚的第二人称倾诉方式
朴素而含蓄的语言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显矢志不渝的爱
超越时空,冲破世俗的感人至深的爱
3、迁移:想起哪些爱情的篇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爱情观。

(1)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最浪漫的事》中的歌词;
(3)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的歌词;
(4)《当你老了》这首改写的歌。

七、作业。

1、再次齐读诗歌。

2、背诵这首诗。

八、板书设计。

当你老了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写作手法:想象对比想象、拟人
情感:温暖、平静圣洁、激动平静、惆怅、伤感
九、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体,并进行听读,以期感受并把握诗歌的情感,在鉴赏诗歌方面,内容安排的可能有点多,课堂时间还是比较紧凑,如果设置问题再少点就更好了,不过整体的教学效果还不错,通过本诗的学习,学生对健康的、崇高的爱情观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