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八年级(2023年新编) 熟悉而陌生的力沪科版《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把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养成在常见的现象中认识其科学道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具】弹簧、海绵、钢尺、乒乓球、钢球、磁体、微小形变演示器等多媒体视频、PPT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是郑成功的郑,自强不息的自强,合起来叫郑自强。

来自于四川省成都市,我和你们很有缘分。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诸葛亮)辅助他打下天下,建都成都,诸葛亮还是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我相信,我们能快乐的完成本节课学习。

今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最后得分最多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想一想:你能举出一些关于力的成语吗?
师述: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六章第一节力。

二、自主学习:
要求:1.快速阅读教材:P101-103。

2.思考:本节学习了力的哪些知识?梳理后记在学案上。

通过自学,哪位同学告诉我这节讲了力的哪些知识?由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三、知识点一:力是什么?
(一)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组表现力的图片,小组讨论思考:图景中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a)图中:推土机推泥土。

(b)图中:人拉车。

(c)图中:运动员举杠铃。

(d)图中:大象压跷跷板。

(e)图中:磁铁吸引铁钉。

(f)图中:磁铁排斥同名磁铁。

第一组用一个词概括,叫什么?(物体),第3组也用一个词概括是什么?(物体),中间第二组在语文里都是什么词性?(动词),物理里把他们叫做力的作用。

以上图片中的力现象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点就是什么?生答。

总结出力的概念,并板书。

板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

师述: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练习:出示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哪个是施力物体,哪个是受力物体?
(二)活动2:让小组讨论,并把答案写在学案上。

(1)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3)接触的物体一定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学生展示答案。

根据以上讨论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1)凡是有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2)不接触的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三:请同学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

让学生分享体验。

分析: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也对甲物体__________,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

例1. 出示视屏分析。

滑板车。

例2.出示视屏分析。

拉车
四、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4: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产生哪些效果?
猜想与假设:
学生活动四:进行活动:同学们利用桌上的进行活动,对弹簧、海绵、钢尺、乒乓球、钢球等物体施加力,并观察它们在力的作用下有什么变化?
完成学案相关内容的填写。

学生分享:体验的感觉。

引导对体验结论进行分类。

(第一类: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二类: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试试:分析每张图片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课堂练习】
1.手提水桶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这时手感到很疼,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2.小孩用力可将弹簧拉长,将木条压弯,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可让球向反方向飞出,汽车刹车后会越来越慢,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4.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课堂小结】分享: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一、力
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
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2.符号:F
3.重要结论:(1)凡是有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2)不接触的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含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一、导: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思:明确问题、独立思考
三、议:组织交流、探究展示
四、评:点拨深化、整理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