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对联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对联赏析
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乃我国的传统节日,骚人墨客平添雅兴,赋诗作对相沿成俗。
古往今来,留下了不少嵌“重阳”“重九”的对联。
吟咏这些妙联,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情趣。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重阳节对联赏析,供大家阅读。
文征明对联
相传,有一年重阳节,明代大画家文征明路遇一书生,书生吟一上联要求作对,联云: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
文征明随口应对: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下联自然天成,不露斧凿之痕,令书生击掌赞叹。
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
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
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
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
且“旬”与“日”,“月”与“阳”相重,丝丝入扣,无懈可击。
纪晓岚对联
清代纪晓岚曾为清高宗乾隆八十大寿撰一寿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联文是乾隆80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
联中“十八公”,隐“松”字,为寿征;“介寿”,助寿;“九重”,指帝王的居所;“重九节”,又名“重阳节”,即清高宗寿日正逢重九节;“称觞”,举杯祝酒。
联中巧用“八十”和“十八”、“九重”和“重九”互换,信手拈来,奇巧绝妙,妙趣横生。
才子对联
古时一陈姓才子常与一李姓才子作对互娱,一次重阳节两人路过一湖畔,陈姓才子吟道: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李姓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3个节气名,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3个节令名,以天寒对日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
浑然天成。
延伸阅读:重阳节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