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十颗)。

2.纸板。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看桌上有什么?
幼:蚕豆、黄豆、红豆。

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幼:种子。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
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
幼: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
幼:黄豆、蚕豆。

师:排队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

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师:红豆有几颗?(幼:十颗),黄豆有几颗?(幼:十颗),蚕豆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
幼儿A: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B: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

幼C: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师: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
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
幼:种子标记,线。

师:这三条线怎么样?
幼: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
(3)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幼A:一样,幼B:不一样。

(4)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5)讲述操作结果。

幼A:不一样多。

幼B: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6)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7)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师手拿海洋球、乒乓球。

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幼: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幼: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戏:过小桥。

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

(3)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
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五、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完过小桥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

通过种子排队、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

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

活动中,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自己的理解,让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间,让幼儿对数学活动充满兴趣,并为入学前增添了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二)
活动设计背景: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序数的认识是零散的、无意识的。

所以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认识、学习序数。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序数的含义,会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序顺序。

2、会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3、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幼儿的逆向思维。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从左到右,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难点: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两个方向同时排列物体的次序的综合练习,将学习内容难度加大。

活动准备:
1、火车图片一幅(画有6节车厢分别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

2、小动物图片6张(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小兔)。

3、楼房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小动物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认识“6”以内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火车头朝左),引导幼儿观察。

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准备乘火车去旅行。

现在火车开来了。


提问:①这辆火车有几节车厢?每节车厢的颜色一样吗?(6节)
②第一节车厢是什么颜色?第二节车厢是什么颜色?黄色的是第几节车厢?绿色的是第几节车厢?
(2)教师边出示小动物图片边提问:
①哪些小动物都来乘车了?(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小兔)。

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呢?谁排第一,排在第三的是谁呢?小猪排第几呢?小鸡排第几?
②火车快要开了,小动物上车了,小猪说我要坐第五节车厢,我请一个小朋友帮我把小猪送上车。

(送到后和小朋友一起检查有没有送对)
③小猫说我想坐第三节车厢,但我不知道第三节车厢在哪,想请小朋友帮帮我。

(请小朋友帮送,在检查有没有送对)
④请小朋友把剩下的小动物都送上车。

⑤我们来检查一下小动物都坐在第几节车厢。

(从第一节开始数)
二、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方向物体的排列次序
①教师:“小动物们玩得真高兴,玩了一天也累了,它们调转火车头准备回家了。

(变换火车方向,车头朝右)请你们看一看现在小猪坐在第几节车厢?原来小猪坐第几节车厢啊?小猫现在坐第几节车厢,原来坐第几节车厢?为什么变了呢?”
小结:火车调头了,火车头在左边的时候,我们是从左边开始数,火车头在右边时,我们从右边开始数,数的方向改变了,小动物排列的次序也改变了。

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从右边开始数,小狗在第几节车厢,从左边开始数,它在第几节车厢?从右边开始数,小熊在第几节车厢,从左边开始数,它在第几节车厢?
③强调数的时候要注意方向,从哪边开始数。

三、学会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来表示动物的住处
(1)出示楼房。

提问:
①楼房一共有几层?
②第一层在哪里?(下面)
③数楼房要从哪儿开始数?(从下往上)
教师小结:我们数楼房时应该从下往上数。

④引导小朋友数一遍楼层。

(2)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来表示动物的住处。

引导语:“小动物们都累坏了,都想回到了自己的家。

但这些小动物都是新搬来这里的,不记得自己住哪一间了,它们只记得自己的房号,想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自己的房间,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3)小熊说我的房号是402,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找一找。

(4)和幼儿一起分析,402表示小猴住在第四层,第二个房间,我们一起数一数,402在哪里。

(5)小狗说我的房号是306,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找一找。

(6)询问幼儿306表示什么,在和幼儿一起把小狗送回家。

(7)请幼儿上来把其他小动物送回家。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可以排列序数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如站排、户外游戏时渗透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