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应急预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racteristics of Swine-Origin 2009 A(H1N1) Influenza Viruses Circulating in Humans. Science, 2009.
33
我国甲型H1N1流感报告病例发病曲线
9月30日,监测方案第二版下发
10月1日,国庆8天长假开始
• 1.如为可疑狂犬应立即捕获处死。
• 2.如为健康动物,应隔离留检10天,在留
检期间如发现可疑,应即处死、焚毁。
31
四、甲型H1N1流感
•
猪流感病毒感染人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接近于猪流感
H1N1病毒 流感病毒考古证据,1918年阿拉斯加冻土女尸,美国博物
馆死者肺标本 1974年,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到猪流感病毒 1976年
7.10---8.31
学校暑假期间
9.1学校开学
7月8日,改变防控策略。
密接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
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
6月18日,学校暴发
5月11日,第一
例输入性病例
34
全国报告甲型H1N1流感暴发地区分布
(5月30日-12月20日)
注: 紫色字体标注的省份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起数全国前五位省份。
万之间。
21
一 、病 原
•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为革兰氏阳性,方头大杆菌,需氧兼性厌
氧。在有氧条件下炭疽杆菌可以形成芽孢,有极强的
抵抗力。
22
二、 控制措施
• (一)隔离对新发患者应及时实行严格隔离、
规范治疗措施。
• (二)疫源地消毒疫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新发疫源
37
分年龄组重症发病率
38
分年龄组死亡率
39
既往基础疾病
重症病例
N=5310[n(%)]
死亡病例
N=571[n(%)]
合计
N=5881 [n(%)]
心血管疾病
713(13)
145(25)
85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
肺部疾病
645(12)
82(14)
727(12)
代谢性疾病
306(6)
52(9)
358(6)
肝脏疾病
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
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
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
仃息的迹象。
11
一、病 原
• 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培养
和生化特性大致相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稍
弯曲的杆菌,无芽胞,菌体单端有一根鞭毛,
长可达菌体长度的4~5倍,运动极为活泼。
三天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3例以上流脑2例死亡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5例以上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10例一周内一个县区发生5例以上登革热或首次出现一周内一个乡镇发生5例以上乙脑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5例以上钩端螺旋体病例一月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5例以上虐疾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30例以上流感样病例1例死亡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10例流行性腮腺炎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20例以上感染性腹泻1例死亡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10例以上猩红热8787a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点传染病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
2.区域性——自然疫源性
3.人群聚集性
7
传染病预防控制(干预)三大措施
控制传染原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8
问 题
• 国家重点控制传染病都有那些?
国家CDC2006年公布的重点控制传染性疾病13种:
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157:H7感染性腹泻
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炭疽、钩端螺旋体病、
虫——蠕虫等
4
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二个因素
传染源
自然因素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5
•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染病
2.食物、水——肠道传染病
3.破损皮肤——接触性传染病
4.输血、注射——血源性传染病
5.胎盘、产道生产——垂直传播性传染病
6
•
传染性疾病具有:
1.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Infect Dis, 2007. Human case of swine influenza A (H1N1), Aragon, Spain, November 2008. Eurosurveillance,
2009.
32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近和咬伤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
病几乎全部死亡。
28
病 原
•
•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75×180nm大小,外层为含脂质的囊膜,内部为
含核蛋白的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RNA病毒。
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29
治疗原则
• 狂犬病的治疗应在被咬伤(抓伤)后立即开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
鼠疫、布鲁氏菌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
登革热、病媒生物性疾病、
艾滋病、结核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
9
一、 霍
•
•
•
•
乱
问题1:霍乱属哪类传染病?
问题2:霍乱由什么细菌感染引起?
问题3:常见菌群有哪两个?
霍乱是由O1群和 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
• (一)对被咬的人的处理
• 1.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40-70%的
酒精或氯胺苯清洗,不要缝合伤口。
• 2.局部使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 3.应尽快开始疫苗的全程注射。
• (二)对病人的治疗原则
• 1.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O1群霍乱弧菌无荚膜。O139群霍乱弧菌有
一层薄的荚膜。
• 埃尔托霍乱弧菌可分为流行株和非流行株,
流行株可引起霍乱的流行和暴发,非流行株
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病例。
12
二、传染源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 以经水传播为主,海、水产品引起
传播,聚餐。
• 易感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且多为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8
➢
➢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
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9
二、炭 疽
•
目前阶段,炭疽对人类仍然构成威胁,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暴发流行。
214(4)
26(5)
240(4)
肾脏疾病
189(4)
34(6)
223(4)
神经系统疾病
158(3)
32(6)
190(3)
免疫功能抑制
175(3)
41(7)
216(4)
• 3.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
• 4.对症处理:
30
控制措施
• (一)健康教育
• (二)预防
• 1.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野
犬应捕杀,家犬、猫应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 2.疫苗接种:
• 3.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的使用
• (三) 对咬人动物的处理:
35
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病曲线
36
重症和死亡病例年龄性别分布
重症病例
年龄中位数为24岁(0~88岁)
男性病例占56.5%
5~14岁占16.0%,15~24岁占17.8%,25~49岁占31.4%。
死亡病例
年龄中位数为28岁(0~93岁)
男性病例占54.6%
15~24岁占22.4%,25~49岁占36.5%,50~64岁占14.7%。
触环境的管理
• 隔离:问题:如何隔离?解除隔离指标?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停服抗
生素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方
予以解除隔离。
• 疫情报告:问题:报告时限及方式?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应
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网络直
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报告时限
为2h
16
• 消毒:问题:对那些物品及环境进行消毒?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
物品、饮用水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
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 检疫:问题:对那些人员进行检疫?如何检疫?解除
检疫的指标?
对疫点内所有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自开始处理之日起
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初美国新泽西兵营猪流感H1N1暴发 500多人感染 1人死亡
Triple-Reassortant Swine Influenza A (H1) in Hum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2009. N EnglJ Med, 2009. Cases of Swine Influenza in Humans:
26
三、狂犬病
•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
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
现象,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后患
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
27
•
狂犬病的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31天至6
0天,15%发生在3个月以后,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
隐性感染(约占75%)。O1群与O139群之间无交
叉免疫。
• 流行
• 季节
有地方性、季节性及外来性
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我国发病季
节一般在5—11月,流行高峰在7—10月。
• 流行方式 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
13
三、监 测
•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手段,监测包
括对人群的监测、对水源的监测及对食品卫生的
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与应急处理
池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刘小玲
2012.9
1
疾
病
•传 染 性 疾 病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
传染性疾病——概念
•
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导致个体发病,并可在群体中通过各种方式或途
径形成传播和流行的疾病
3
•
病原微生物根据形态大小: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
作,对疫区村庄道路、环境用生石灰进行覆盖消毒。
(四)、预防接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新发疫区密切接触职业人群及养羊户
应采用人用炭疽疫苗进行应急预防接种。
(五)、疫情监测一旦发生疫情,应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定专人在疫
区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实行日报制,以便及时发现可疑新发病例。监测期
为14天。
25
•
•
(六)、疫区农牧部门应指派专业人员对疫区牲畜进行炭疽疫苗正常接种和应
地实行彻底消毒处理。对患者家中及羊圈
等污染场所用20%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及时
消毒,对患者的衣物、被褥、床单等污染
物可用0.2%过氧乙酸浸泡2小时消毒处理。
对不明原因死亡牲畜尸体及舍圈杂物进行
焚烧处理,并在远离村庄、水源处用生石
灰覆盖深埋2米以上。
23
深埋受感染的动物
24
•
•
•
(三)、外环境消毒由地方政府负责在疫区及周边村庄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
解除检疫。
• 预防服药:问题:预防服药的对象?
病家和密切接触者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和药物来源选
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
17
(三)流行期措施:
•
➢
➢
➢
问题:流行期的综合控制措施有哪些?
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
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两种甲类传
染病之一,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
严重的一种。
10
•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哪两个型?
•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
型。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
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
近年来非洲最严重的人间流行发病达万余人。1997年内,澳大利亚,法
国的牛群,美国得克萨斯洲的鹿和加拿大北部的美洲野牛暴发炭疽流行,
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0
•
我国30多个省(区)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这种疾病,甚至引起
流行。近10年来我国炭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的10个高发省(区)
的农牧业地区,占全国总发病数的90%以上,发病率在0.16—10.82/10
管理与监测。
• (一) 对腹泻病人的监测
肠道门诊是对人群监测的重要手段。
(二) 重点人群监测
(三) 外环境监测 水源、其他外环境
(四) 食品监测 食物,海、水产品
(五) 流行因素监测
14
四、控制措施
•
➢
➢
➢
➢
(一)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免疫接种
加强饮用水卫生
抓好饮食卫生
15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
•
•
•
•
•
发生了基因重配
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发生了变化
与人季节性流感不同
与猪流感H1N1病毒流行株相似
对烷胺类药物耐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Emergence of a Novel Swine-Origin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 Humans. N EnglJ Med, 2009. Antigenic and Genetic
急接种,并开展畜间炭疽疫情监测。要求村民对其家中牲畜实行圈养,并对
舍圈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七)、宣传教育 疫区疾控部门应在辖区内定期通过广播,宣传画,通告等多
种生动,形象具体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炭疽的传播方式和危害性,提高群众对
炭疽的警惕性,一经发现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兽医站和疾病控制部门报告。
严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死于炭疽动物的尸体必须焚烧。
33
我国甲型H1N1流感报告病例发病曲线
9月30日,监测方案第二版下发
10月1日,国庆8天长假开始
• 1.如为可疑狂犬应立即捕获处死。
• 2.如为健康动物,应隔离留检10天,在留
检期间如发现可疑,应即处死、焚毁。
31
四、甲型H1N1流感
•
猪流感病毒感染人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接近于猪流感
H1N1病毒 流感病毒考古证据,1918年阿拉斯加冻土女尸,美国博物
馆死者肺标本 1974年,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到猪流感病毒 1976年
7.10---8.31
学校暑假期间
9.1学校开学
7月8日,改变防控策略。
密接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
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
6月18日,学校暴发
5月11日,第一
例输入性病例
34
全国报告甲型H1N1流感暴发地区分布
(5月30日-12月20日)
注: 紫色字体标注的省份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起数全国前五位省份。
万之间。
21
一 、病 原
•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为革兰氏阳性,方头大杆菌,需氧兼性厌
氧。在有氧条件下炭疽杆菌可以形成芽孢,有极强的
抵抗力。
22
二、 控制措施
• (一)隔离对新发患者应及时实行严格隔离、
规范治疗措施。
• (二)疫源地消毒疫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新发疫源
37
分年龄组重症发病率
38
分年龄组死亡率
39
既往基础疾病
重症病例
N=5310[n(%)]
死亡病例
N=571[n(%)]
合计
N=5881 [n(%)]
心血管疾病
713(13)
145(25)
85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
肺部疾病
645(12)
82(14)
727(12)
代谢性疾病
306(6)
52(9)
358(6)
肝脏疾病
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
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
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
仃息的迹象。
11
一、病 原
• 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培养
和生化特性大致相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稍
弯曲的杆菌,无芽胞,菌体单端有一根鞭毛,
长可达菌体长度的4~5倍,运动极为活泼。
三天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3例以上流脑2例死亡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5例以上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10例一周内一个县区发生5例以上登革热或首次出现一周内一个乡镇发生5例以上乙脑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5例以上钩端螺旋体病例一月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5例以上虐疾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30例以上流感样病例1例死亡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10例流行性腮腺炎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20例以上感染性腹泻1例死亡一周内一个社区单元发生10例以上猩红热8787a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点传染病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
2.区域性——自然疫源性
3.人群聚集性
7
传染病预防控制(干预)三大措施
控制传染原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8
问 题
• 国家重点控制传染病都有那些?
国家CDC2006年公布的重点控制传染性疾病13种:
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157:H7感染性腹泻
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炭疽、钩端螺旋体病、
虫——蠕虫等
4
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二个因素
传染源
自然因素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5
•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染病
2.食物、水——肠道传染病
3.破损皮肤——接触性传染病
4.输血、注射——血源性传染病
5.胎盘、产道生产——垂直传播性传染病
6
•
传染性疾病具有:
1.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Infect Dis, 2007. Human case of swine influenza A (H1N1), Aragon, Spain, November 2008. Eurosurveillance,
2009.
32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近和咬伤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
病几乎全部死亡。
28
病 原
•
•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75×180nm大小,外层为含脂质的囊膜,内部为
含核蛋白的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RNA病毒。
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29
治疗原则
• 狂犬病的治疗应在被咬伤(抓伤)后立即开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
鼠疫、布鲁氏菌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
登革热、病媒生物性疾病、
艾滋病、结核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
9
一、 霍
•
•
•
•
乱
问题1:霍乱属哪类传染病?
问题2:霍乱由什么细菌感染引起?
问题3:常见菌群有哪两个?
霍乱是由O1群和 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
• (一)对被咬的人的处理
• 1.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40-70%的
酒精或氯胺苯清洗,不要缝合伤口。
• 2.局部使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 3.应尽快开始疫苗的全程注射。
• (二)对病人的治疗原则
• 1.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O1群霍乱弧菌无荚膜。O139群霍乱弧菌有
一层薄的荚膜。
• 埃尔托霍乱弧菌可分为流行株和非流行株,
流行株可引起霍乱的流行和暴发,非流行株
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病例。
12
二、传染源和流行特征
•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 以经水传播为主,海、水产品引起
传播,聚餐。
• 易感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且多为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8
➢
➢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
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9
二、炭 疽
•
目前阶段,炭疽对人类仍然构成威胁,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暴发流行。
214(4)
26(5)
240(4)
肾脏疾病
189(4)
34(6)
223(4)
神经系统疾病
158(3)
32(6)
190(3)
免疫功能抑制
175(3)
41(7)
216(4)
• 3.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
• 4.对症处理:
30
控制措施
• (一)健康教育
• (二)预防
• 1.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野
犬应捕杀,家犬、猫应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 2.疫苗接种:
• 3.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的使用
• (三) 对咬人动物的处理:
35
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病曲线
36
重症和死亡病例年龄性别分布
重症病例
年龄中位数为24岁(0~88岁)
男性病例占56.5%
5~14岁占16.0%,15~24岁占17.8%,25~49岁占31.4%。
死亡病例
年龄中位数为28岁(0~93岁)
男性病例占54.6%
15~24岁占22.4%,25~49岁占36.5%,50~64岁占14.7%。
触环境的管理
• 隔离:问题:如何隔离?解除隔离指标?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停服抗
生素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方
予以解除隔离。
• 疫情报告:问题:报告时限及方式?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应
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网络直
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报告时限
为2h
16
• 消毒:问题:对那些物品及环境进行消毒?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
物品、饮用水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
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 检疫:问题:对那些人员进行检疫?如何检疫?解除
检疫的指标?
对疫点内所有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自开始处理之日起
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初美国新泽西兵营猪流感H1N1暴发 500多人感染 1人死亡
Triple-Reassortant Swine Influenza A (H1) in Hum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2009. N EnglJ Med, 2009. Cases of Swine Influenza in Humans:
26
三、狂犬病
•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
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
现象,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后患
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
27
•
狂犬病的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31天至6
0天,15%发生在3个月以后,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
隐性感染(约占75%)。O1群与O139群之间无交
叉免疫。
• 流行
• 季节
有地方性、季节性及外来性
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我国发病季
节一般在5—11月,流行高峰在7—10月。
• 流行方式 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
13
三、监 测
•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手段,监测包
括对人群的监测、对水源的监测及对食品卫生的
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与应急处理
池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刘小玲
2012.9
1
疾
病
•传 染 性 疾 病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
传染性疾病——概念
•
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导致个体发病,并可在群体中通过各种方式或途
径形成传播和流行的疾病
3
•
病原微生物根据形态大小: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
作,对疫区村庄道路、环境用生石灰进行覆盖消毒。
(四)、预防接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新发疫区密切接触职业人群及养羊户
应采用人用炭疽疫苗进行应急预防接种。
(五)、疫情监测一旦发生疫情,应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定专人在疫
区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实行日报制,以便及时发现可疑新发病例。监测期
为14天。
25
•
•
(六)、疫区农牧部门应指派专业人员对疫区牲畜进行炭疽疫苗正常接种和应
地实行彻底消毒处理。对患者家中及羊圈
等污染场所用20%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及时
消毒,对患者的衣物、被褥、床单等污染
物可用0.2%过氧乙酸浸泡2小时消毒处理。
对不明原因死亡牲畜尸体及舍圈杂物进行
焚烧处理,并在远离村庄、水源处用生石
灰覆盖深埋2米以上。
23
深埋受感染的动物
24
•
•
•
(三)、外环境消毒由地方政府负责在疫区及周边村庄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
解除检疫。
• 预防服药:问题:预防服药的对象?
病家和密切接触者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和药物来源选
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
17
(三)流行期措施:
•
➢
➢
➢
问题:流行期的综合控制措施有哪些?
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
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两种甲类传
染病之一,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
严重的一种。
10
•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哪两个型?
•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
型。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
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
近年来非洲最严重的人间流行发病达万余人。1997年内,澳大利亚,法
国的牛群,美国得克萨斯洲的鹿和加拿大北部的美洲野牛暴发炭疽流行,
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0
•
我国30多个省(区)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这种疾病,甚至引起
流行。近10年来我国炭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的10个高发省(区)
的农牧业地区,占全国总发病数的90%以上,发病率在0.16—10.82/10
管理与监测。
• (一) 对腹泻病人的监测
肠道门诊是对人群监测的重要手段。
(二) 重点人群监测
(三) 外环境监测 水源、其他外环境
(四) 食品监测 食物,海、水产品
(五) 流行因素监测
14
四、控制措施
•
➢
➢
➢
➢
(一)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免疫接种
加强饮用水卫生
抓好饮食卫生
15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
•
•
•
•
•
发生了基因重配
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发生了变化
与人季节性流感不同
与猪流感H1N1病毒流行株相似
对烷胺类药物耐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Emergence of a Novel Swine-Origin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 Humans. N EnglJ Med, 2009. Antigenic and Genetic
急接种,并开展畜间炭疽疫情监测。要求村民对其家中牲畜实行圈养,并对
舍圈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七)、宣传教育 疫区疾控部门应在辖区内定期通过广播,宣传画,通告等多
种生动,形象具体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炭疽的传播方式和危害性,提高群众对
炭疽的警惕性,一经发现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兽医站和疾病控制部门报告。
严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死于炭疽动物的尸体必须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