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1-30T05:48:24.161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郭丽敏[导读] 随着中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教育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提出了数学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核心素质.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课程中必须有效训练学生的核心素质。
郭丽敏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摘要:随着中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教育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提出了数学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核心素质.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课程中必须有效训练学生的核心素质。
当然,这也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学课程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学习者可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将抽象的知识理解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呢?这也
是本篇将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意义策略在新课标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当前我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此,教师要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确定教育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开发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
1、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数学课程是一种有着很强抽象性、逻辑推理性的严谨而复杂的科目。
它们共同构成数学教学内容的定义、逻辑关系、固定公式及运算原理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是,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果高中生没有很好地抓住教材,并且在其大脑中并没有建立具体的几何学知识概念和数理基础,也不能建立合理的数学抽象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那么,高中生就只学到了表面上的基本几何学知识。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老师重点训练我们在数理课程的核心素质,让同学们从根本上学会了一定的逻辑推导思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我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理学习水平。
2、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2.1采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及方法。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渗透到高中生数学教育的内涵,老师们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主动塑造全新的教学理念。
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形成合理的教育理念并着眼学生全方面素养的提高。
其次,老师们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能力,逐步改变原来的灌输型教学方法,引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为学生们留下了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并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互相讨论问题,让他们慢慢地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优秀学习习惯。
另外,老师们也要不断引入电子等教学设备,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支持保障。
[1]2.2培养学生的思维多元化。
高中数学知识点得复杂、繁琐、延展性较强,老师注重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结合基础知识,让学生有效学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基本初等函数的课程中,当介绍关于基本初等函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对之前学习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大致归类和总结,然后再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进行讲解。
这样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不仅对旧的知识点有了良好的复习,更是为更加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更加良好的铺垫,培养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层次化。
例如,高中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要将数学应用、服务于生活。
学好高中数学,就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身为高中的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课程设计,并协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使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方式要注重知识点从易到难。
在解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当学习了正弦定理公式和余弦定理之后,就通过运算得到了海伦公式(其中a,b,c依次是三角形三边长,p为半周长,S为三角形的面积)。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学习中,海伦公式有着广泛地运用,尤其是有关圆内接四边形的相关题目。
所以,高中数学不是脱离实际的一个科目,培养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
思考能力是高中数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思维训练是教师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与手段。
帮助学生培养出当遇到难题时首先进行自主思考的习惯,若自身无法解决,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再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所以在老师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加重了“课堂提问”的部分,引导学生去思考。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也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再通过实践方式,让学生深切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自身学习质量。
[2]2.3鼓励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反思。
自我学习反思就是说,同学们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可以及时对本节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在对知识内容整理的过程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合理的数学知识延伸。
唯有如此,高中生才会进一步加强对数学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理解,并在学习数学教学内容的过程当中不断感知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从而进行具体学习行为的纠正,对所学知识内容查漏补缺。
久而久之,同学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总结归纳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显著促进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重点工作。
2.4鼓励学生分组协作学习。
由于班级内每名同学都拥有独立的性格、家庭环境和行为习惯,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在数学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分组协作学习数学教学内容的方式能够使存在差异性的学生思维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并在此过期间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以及自己的不足,进行取长补短,协同学,最终实现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共同进步。
分组共同学习即实现阶段高中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也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老师的教学要求。
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指导高中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谈论和探究,让同学们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责任感。
[3]3.结语
总之,学校要紧密依托课堂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指导高中数学老师们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引入互联网技术,并根据课程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与策略,不断掌握新方法、新思路,建设有效课堂教学体系,在新时期培育更多、更出色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秀萍.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J]. 科技风, 2020, (7):52. [2]付祥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引导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1):25.[3]卢雪玲.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分析[ J]. 才智,2020, (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