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菌的致病性
二、机体的抗菌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三、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总结本次课内容
5分钟
25分钟
35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5分钟
教学
参考
资料
1、李凡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黄汉菊主编,《医学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即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为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致病菌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等抗原接触后产生的免疫。
第三节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一、按照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来源于宿主体外。外源性感染的感染源:病人;带菌者;病畜及带菌动物。
3.了解细菌的数量及侵入门户与致病的关系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细菌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难点: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
教学
手段
以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课件,适当组织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
复习上节内容,引出本次课程内容
2、病原体进入机体与那些因素有关?
3、试述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
专业
临床医学
科目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使用
教材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陈兴保主编
章节
名称
第十四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目的及要求1.掌握细菌毒力、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
2.熟悉感染的来源及方式;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抗菌作用
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来源于宿体内或体表,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
1、感染的途径
①呼吸道感染②消化道感染③创伤感染④接触感染
⑤节肢动物叮咬感染⑥垂直感染⑦多途径感染
2、感染的部位和方式
3、感染类型
①不感染②潜伏感染③隐性感染④显性感染
思考

练习
1、名词解释:侵袭力、外毒素、内毒素、感染;
外毒素: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的蛋白质。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死亡时释放。
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第二节宿主的抗菌免疫
机体对进入体内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致病菌等抗原的功能。
4、张佩主编,《医学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十四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微生物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引起疾病的能力。
细菌的毒力(virulence):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即致病性的强度。
细菌的毒力物质:侵袭力与毒素
侵袭力(invasiveness):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等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